分享

[干货]髌骨疼痛综合征,股内肌的误解

 xyf4345 2018-02-08


    股四头肌的四分之一能成为前膝疼痛的关键吗?

(没时间读这个吗?使用 Betteridge的标题定律吧!“任何以问号结尾的标题都可以用“否”字来回答。”所以,股内侧肌不是髌骨疼痛的关键---它不可能是。但是探索其中的原因是很有趣的)。

    治疗髌骨综合症(PFPS)的运动处方,不仅要加强股四头肌,还要加强股四头肌的四分之一。几乎每个寻求专业治疗的人都被告知要特别训练股内斜肌(VMO---股四头肌的一部分,在你的大腿内侧,拉住你的膝盖骨的内侧边缘。这被广泛认为是治疗髌骨疼痛的金标准。它需要降级。


    股四头肌加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因为VMO(股内斜肌)---而在无数的情况下,VMO(股内斜肌)在一般大腿训练中都能得到肯定。真扯淡!


看看股四头肌

股内侧肌的拉丁文全名股内斜肌。这个全名几乎从未使用过,但是治疗师只是喜欢使用VMO的缩写,也许因为它听起来更花哨。或者是因为它比“股内侧肌”更容易说。无论哪种情况,这都是肌肉过度强调。真的没有必要让任何人特别提及股四头肌的这一部分。

    股四头肌实际上是在膝盖骨处融合的四块肌肉。上部是相当薄的股直肌,然后是大腿外侧、中部和内侧的三块肌肉: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膝盖骨的位置部分是由这些肌肉之间的“拔河”决定的。所谓的髌骨活动轨迹问题,其意义尚不清楚(但可能微不足道),从理论上讲,可能是因为股外侧肌拉得太厉害,或者股内侧肌拉得太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或者是由于收缩的时间(协调)问题---例如,双方可能都足够强大,但如果收缩不能很好地协调,效果可能是不对称的,等等。

    髌骨活动轨迹的临床意义在这本书的前面已经被揭穿。(啊?什么书?)快速回顾:Peeler等人发现“VM(股内侧肌)插入长度、VM(股内侧肌)纤维角、肢体对线和髌骨关节功能障碍的部位和疼痛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Balcarek等人发现VMO(股内斜肌)在有或没有不稳定髌骨关节的人中是相同的。如果VMO(股内斜肌)与这个关节的稳定性相关,那么在肌肉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任何可能已经被发现的萎缩,都可以很容易地归因于因为疼痛而不用---反之亦然。

 

    功能差异又如何呢?大致相同:研究发现,与没有PFPS(髌骨综合征)的患者相比,PFPS(髌骨综合征)患者的VM(股内侧肌)时间活动没有差异。再一次,如果有这样的差别,它可能是一种症状。

    但这是一个笑点,关于这个话题的致命一击,最后的VMO(股内斜肌)…


股内侧肌是否有可能“单独”收缩?

    如果我们不能训练VM(股内侧肌)来发挥它的作用,那么上述的问题其实都无关紧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一种方法使其比股四头肌的其他部位收缩更多:“单独”,或者至少是加强VM(股内侧肌)收缩。但这可能吗?

 

    像我这样的人多年来经常大声说“不”。我将VM(股内侧肌)单独称为一个“有害的误解”,基于像Mirzabeigi等人的证据---多年来的众多研究中有一项强烈表明VM(股内侧肌)单独收缩是不可能的(或者仅仅是在你在太阳马戏团所看到的是可能的,但一般人是无法看到的)。在2002年,Malone, Davies, Walsh 写到,“通过特定的股内侧肌单独练习的概念不应该再成为我们词汇表的一部分。”这样的专业意见十年来一直很常见,现在仍然存在。


我们是不对的。

    最近的证据大多改变了我的想法。最近至少有六项研究(这些研究规模很小,但也都相当直接,而且可能也足够)表明,仅仅是正确的训练确实优先让VM(股内侧肌)参与进来。不明显,但有一点。不用管它的价值。有趣的是,这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 蹲下,做一些等长髋内收(将你的膝盖紧紧贴在一起)

  • 在最大活动范围的最深处进行腿部压力练习,加上等长髋内收

  • 在极不稳定的表面进行蹲下

  • 利用生物反馈缓慢蹲下

  • 用楔子蹲(站在楔子上,脚趾头朝下)

  • 深蹲

    这对我来说有点意外,仅仅是“深蹲”就可以了,甚至蹲一点点。我们真的要等到2016年才发现这个问题吗?以前的调查是否真的忽略了这一点?科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可以“单独收缩”股内侧肌。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证明VM(股内侧肌)的真正的“单独收缩”,只是VM(股内侧肌)相对于股四头肌的其他部分收缩了一些。虽然我可能永远都不应该再使用“不可能”这个词,但在任何情况下,一般人都不可能单独或甚至在任何接近它的地方收缩VM(股内侧肌)。这就像试着只用臀部肌肉,而不用腘绳肌腱做下蹲一样---祝你好运。

    那么,如果您可以预先收缩VM(股内侧肌)呢?它真的重要吗?

这些研究都与髌骨疼痛的治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甚至没有人试图证明选择性地加强VM(股内侧肌)比任何其他类型的训练都要好。我已经提出了大量的证据,有力地表明微弱的收缩可能不是原因,所以修复它可能不是解决的方法。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它是不存在的,但至少有一项研究试图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并发现髌骨关节的运动学和接触压力并没有受到VM(股内侧肌)强度的显著影响。

    即使PFPS(髌骨综合征)患者的VM(股内侧肌)很弱,加强它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考虑到我们所知的其他一切,我认为,似乎来自VM(股内侧肌)训练的任何好处实际上都可能仅仅是来自于整个股四头肌的锻炼。

    话虽如此,到了锻炼的时候,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在“有备无患”的基础上强调VM(股内侧肌)收缩。做深蹲和压腿。做这些的时候同时捏你的膝盖。蹲在摇摆板上。有证据表明,不管它的价值,你都会激活你的VM(股内侧肌)多一点。

翻译及校稿人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