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心电图是通过仪器从体表记录心电活动的变化图,从而推测心脏疾病。既然是推测,就有可能出错,比如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偶尔会遇见心电图表现虽然酷似心梗,但并不是心梗,需鉴别。小编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可能发生“假心梗”的疾病,并将其按发生机制分别整理于下。 心脏相对位置改变 主要见于:左侧气胸,左侧胸腔积液,纵膈畸胎瘤,慢性肺心病。 因此,立位或坐位记录心电图,可作为鉴别左侧气胸和心肌梗死的方法。[1] 2 儿茶酚胺增高 主要见于:急性颅脑外伤,脑胶质瘤。
3 中毒 主要见于:双硫仑反应,乙醛脱氢酶活性低的患者。
4 膜电位的改变 主要见于:高钾血症。
5 冠脉供血不足 主要见于:肺栓塞、哮喘、急性胆囊炎。
6 心肌损伤 主要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胸部外伤、病毒性心肌炎。[5]
7 包裹性心包积液 心电图表现:异常Q波,sT-T可正常。
①急性心梗一般会有对应的症状和体征,多伴有心梗的高危因素; ②心电图有定位特点; ③心电图呈心梗特有的动态演变,实在难以鉴别,且高度怀疑者,可行冠脉造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