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似断似续法

 醉月诗苑 2019-12-29

中国的诗歌,是“七巧板”结构,上下文的连接,常常不是依靠语法而是靠语意来连接。因此,在诗歌的结构安排或意象组合中省略掉一些起交代和连接作用的陈述性成分,在似断还续中形成大量的“空白”,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进行想象的空间。这种艺术手段,我们称之为“似断似续”,贺贻孙《诗筏》云:“诗文以不断不续为主,然须于似断似续处求之。”

一、结构安排上的“似断似续”
例1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该诗写诗人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询问,诗人与隐者的徒弟一问一答,童子的三句回答中,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赡,令人回味无穷。 问话的过程全被省略掉了,而问全部包含在答之中了。
如果将省略的问话内容补充进去,就成为这样几问几答的对话了:
诗人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
诗人问:上哪儿采药?
童子答:就在这座山上。
诗人问:究竟在哪块地方?
童子答:山那么高,云雾又那么浓,具体在哪儿,我也搞不清。
但如将上面这段对话都写入诗中,则叠床架屋,词肥义瘠,令人生厌了。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办法,不把问话内容写入诗中,而在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使读者可从答话里体味和推导出所问的内容,既使语句精练,又不使诗歌结构断层。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该诗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不在此——在山中——不知处,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以此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二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惆怅——期冀——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这两种结构,从诗歌的字面上看似乎是“断”的,而从意脉上看则是“续”的。其实,诗歌省略许多生活内容和具体过程,既可以使诗歌在表达上显得更加简洁,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任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这种情况,在《长干曲》《石壕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诗歌中都有运用,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

二、意象组合上的“似断似续”
中华诗词得抒情达意,主要靠意境;意境的形成,主要靠意象的组合;而意象的组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靠动词、副词、连词等关联词来实现的,如“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中的“分”和“挂”就是起着关联作用的;一种是直接靠意象拼叠来实现的。
例2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该诗所描写的中心就在一个“早”字,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诗人没有使用动词谓语或其他关联词,而是采用意象叠加法,直接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表示景物的名词,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诗人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 ,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经过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
这种意象组合上的“似断似续”,主要表现在多用实词,把连接意象的关联词语甚至动词省略掉,从而在各个意象之间造成跳跃性,并留下大量的空白(比如,鸡在何处?何时啼鸣?茅店、板桥和月亮的空间位置关系怎样?这些在诗中都没有交代),牵引和激发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丰富诗歌的意趣。这种手法,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极其深远,许多诗词名句都是采用意象叠加法,使诗歌文“断”意“不断”。

例如:
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马致远《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采用“似断似续”写法,最大的好处是,既文字简洁,又留下一定的空间,任由读者驰骋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使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但是,必须做到文“断”意“不断”。意脉一断,则成散金碎银,不复成篇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