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的一个症状就是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但有时候会跟一些其他疾病的昏迷混淆,甚至发生危险的状况,导致误诊或者治疗不及时。所以了解了它的发病原因之后,还应做好预防工作。预防低血糖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下面具体来分析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 (1)血糖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或不稳定性糖尿病。磺脲类降血糖药,尤其是格列苯脲较多见;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药较少见。 (2)非降血糖类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常见的有柳酸盐类、抗组胺类、保泰松、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类、异烟肼、酚妥拉明、利舍平、甲巯咪唑、甲基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性低血糖症等,约50种药可诱发低血糖症。 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1型糖尿病早期。 (2)胃大部切除术后,又称饱餐后低血糖症。 (3)胃肠功能异常综合征。 (4)儿童、婴幼儿特发性低血糖症(含先天性代谢紊乱)。 (5)特发性(即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及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糖类摄入不足导致的低血糖: (1)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 (2)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 (3)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 (4)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