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吾道有涯 2018-02-11



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计算

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是指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额。用公式表示为:应计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

4、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特殊规定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固定资,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当照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4、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估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5、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有确凿证据表明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月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另外,在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残值率)*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双倍余额递减法举例

举例:某企业购入设备原值1000万,净残值10%,预计使用年限5年。计算每一年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原值*2/预计使用年限=1000*2/5=400万

第二年折旧额=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1000-400)*2/5=240万

第三年折旧额=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1000-400-240)*2/5=144万

第四年折旧额=(原值-已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2  =(1000-400-240-144-100)2=58万

第五年折旧额的计算同第四年


年数总和法举例

举例:某公司购入一台设备,价值80万元,预计残值5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5年。计算每一年的折旧额各是多少?

年数总和=1+2+3+4+5=15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总和

第一年至第五年折旧率分别为5/15,4/15,3/15,2/15,1/15

应计折旧额=80-5=75万

第一年折旧额=75*5/15=25万

第二年折旧额=75*4/15=20万

第三年折旧额=75*3/15=15万

第四年折旧额=75*2/15=10万

第五年折旧额=75*1/15= 5万


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六十条 。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折旧年限低于此规定年限,则应做相应的纳税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