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5集

 MAY的学习簿 2018-02-12

来自四维通慧 16:19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是战国初期鲁国人,因为他是孔子的孙子,姓孔名伋,“作《中庸》,子思笔。”孔伋的父亲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因为在孔子二十岁,他儿子出生的时候,鲁王送给他一条黄河大鲤鱼来祝贺,所以孔子把他儿子起名叫孔鲤。


子思在历史上的分量不仅仅是孔子的孙子,更重要的是他在儒家道统的传承上是承上启下。上面孔子曾子,下边是孟子,孟子往下是荀子,虽然荀子的东西不纯,有儒家、墨家、道家三者杂合起来的,但荀子仍然是大儒。我们后面要提到一部《中庸》影响了两位大儒,《中庸》的前一半影响了荀子,后一半影响了孟。所以孟子作了七篇文章,终的是他的后半部分《诚明》篇,荀子做的书叫《不苟》,他受的影响是《中庸》的前半部,两代人都受了子思的影响。


关于子思的著作,历史上有二十三篇著作叫《子思子》。在《隋唐志》里也提到《子思子》,隋唐时《子思子》这部书还在,但今天就没有了,流传到今天的只有《中庸》、《表记》、《坊记》、《缁衣》这四篇了。但是我们知道还有《五行》等共二十三篇文章,都失传了。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书,很幸运在帛书里面发现了一篇子思的文章叫《五行》,但是帛书是蚕丝上写的,年长日久,虫吃鼠咬,都已经稀烂了,《五行》已经没法读了,知道有这个东西,但是字迹已经缺失的很厉害了。但是二十年以后到了93年,在湖北郭店发掘了一个楚墓,里面发现了竹简书,里面有儒学十四篇,里面就有《缁衣》、《五行》。很幸运我们现在又把《五行》找回来了,这五行是“仁义礼智圣”,后世说的“仁义礼智信”是从子思的五行发展出来的,形成后世五轮的思想,所以子思是承前启后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我们从这五篇文章来分析,分析子思的思想,分析子思思想的演变过程,大概子思经过了两个阶段,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子思的作品有《中庸》的前一半、《表记》、《坊记》、《缁衣》,每一章前面都是子曰、自言之、仲尼曰。都是孔子说的话,所以在初期阶段,子思宣传儒家的理论还是不敢偏离孔子的言论,不敢偏离祖宗的思想,真正他自己的思想,这种完整的思路和独立的思想还没有形成。


我们看《中庸》前二十章都是子曰,所以《中庸》前一半都是用孔子的原话编缀而成的,这在文章的题材上叫记言体,子思的第一个思想是著述孔子的言论,所以记言体的文章比较多。到了《五行》这一个阶段,谈“仁义礼智圣”,《中庸》第二十章以后是没有子曰了,只有两处是子曰,剩下完全是子思自己的思想。


 好了,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


 书籍推荐 

 刘宏毅老师编著《“四维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套装全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