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泥硯~秦磚

 来来永胜 2018-02-12

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如似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砚终似结丹。

澄泥古法制砚,是将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河水中,河水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再经过反复擀压、捶打和揉捏,排出泥中的空气,制成砚形入火烧制而成。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以泥制作,通过火烧而成的砚台;由于使用了经过澄洗的细泥,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并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澄泥砚也因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

万岁不败汉砖砚 

长:18.5cm宽:18.5cm高:5.5cm  出土地:浙江

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还有陶砚。砖瓦砚则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言“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及墓室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因质如石、发墨如油而不损毫的特点,被文人大量使用改其为砚。正如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

砖瓦砚制做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以金石学的繁荣而发展开来。砖瓦砚比起四大名砚中的石砚,来的更有文化、更有内涵,颇得文人喜爱和收藏。

龙纹汉砖砚

长:21cm宽:11.4cm高: 4cm 出土地:山东

砖是墙的重体。秦以前的墙壁以夯土或土块完成,表面粗糙不规整。自有了砖后完全改变了中国建筑学的结构和审美。古人有厚葬的习俗,生前所享所用之物要带入地下,化仙后依然享用。砖也不能例外,用于支撑墓顶和隔离地下水的侵害。这些砖多有图案和文字,内容吉祥。

我们所说的能制作砚台的秦砖汉瓦专指秦汉时期的贵族墓砖和秦汉时期的宫廷瓦当。

从这两方砚,手头沉重似铁,砚面有清晰的胶胎纹证明,秦汉时期的贵族墓砖是严格用澄泥之法所制。

砖瓦属陶类,在地下埋藏近千余年,受地下水及泥土的侵蚀,陶粒间隙加大,并有部分矿物质被泥土释出而变得质地疏松。

在鉴定中有一方法:将其泡入水中,旧砖瓦极具吸水性可看到周身布满气泡,闻时有浓郁的泥土芳香;仿品烧制温度高,密度大吸水性差,不会看到明显的气泡;用此法均可鉴定古陶类器物。

砖瓦砚制做就要将这一吸水的缺点摒除。《古玩指南》曰:“制砖瓦砚,凿其型后上蜡封其气孔,而不至于将墨吸入其中”。


2006年8月4日

五方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