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怪村”,一群人都住在坑洞里,冬暖夏凉一住就是四千年

 潇潇雨ekg9m5f4 2018-02-13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描绘的就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坑院建筑。这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距今已经有约4000年的历史了。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境内,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

地坑院传承的,不仅仅是历代百姓的智慧、风俗,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存哲学。红白喜事乃是各家大事,都是在地坑院里操办的。

男人们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们则在土窑里操持家务。很多坑院都是从父亲那一辈开始建造,之前仅有四孔,随着人口的增多,挖到了现在的九孔。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洞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到三个地坑院相连。要进入地坑院,需要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地坑院冬暖夏凉,温度常年在20℃左右,属于天然的空调。门洞多数只有一道大门,有的做两道门,分别称为大门和二门。

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窑洞,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如今这里家家户户已经装上了自来水,方便了不少。

穿山灶、火头炒、紧接着炖、焖、蒸几道工序,地坑院里较有特色的饮食“八大碗”与“十大碗”既成,是当地人操办红白喜事或节庆假日准备的特别饮食。

如今随着人口的外迁,地坑院已经没有了往常的热闹,现多用来接待游玩的客人。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到50厘米的栏马墙,一来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来为了人们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

这种村落在地面上看不到房舍,只闻人言笑语,走进村落,方可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有人称它为另一个“北京的四合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