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记者 李蓓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名为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了。 文中作者的岳父, 因为流感29天后死亡, 而家庭经济也被拖垮了。 流感焦虑席卷朋友圈, 今天,我们特邀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周剑平 来给大家解答, 流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情况会导致死亡? 治疗关键是什么? 如何预防?↓↓↓ 仅今年1月,流感死亡56人! 周剑平医生说:流感会致命,这是常识! 流感凶猛,我们欠它一颗敬畏之心。要知道,“东北岳父”可不是被它击倒的唯一生命。 仅今年1月,全国就有27万多流行性感冒病例,死亡56人。 这组数据来源于国家卫计委2月12日在其官网发布的2018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归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流行性感冒共录得发病数273949例,死亡56人。 南方疫情于今年第三周下降 好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流感疫情已经回落。 中国流感监测网络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以来,在流感样病例监测方面,北方省份疫情继2018年第一周出现下行拐点后持续下降,南方省份疫情也于2018年第三周出现下行拐点并呈下降趋势。 问1:流感与普通感冒有啥不同? ![]() ![]() ![]() 流感病毒往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部分患者伴发腹泻、全身肌肉酸痛乃至心肌炎等全身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人体普遍缺乏天然抗体,因此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反复感染和发病。 问2:流感为何会导致死亡? 流感相关死亡事件虽然不算高发,但也绝非罕见——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超过5000万人死亡 2009年新型H1N1流感在我国多省市大面积暴发,全球死亡人数超过18000人 2013年我国暴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截至目前全国重症死亡率接近40% 根据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RICU)主治医师陈巍介绍,本科今年收治的重症流感患者死亡率也几近50%。 部分流感患者病情早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流感病毒会累及下呼吸道,引发重症肺炎。 问3:流感的治疗关键是什么? ■重点1:及时就医! 抗病毒治疗讲究及时、足量、足疗程: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2-4天则较为多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充足的睡眠、休息、饮水或常规感冒药物应用后,病情仍无好转或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进行筛查)、胸部X-RAY或CT检查。 ■重点2:48小时内服药! 一旦确诊流感,应尽早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重点3:首选药物有讲究! 首选药物为奥司他韦、其它还有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临床大多病例死亡原因之一也包括未能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关于治疗疗程则需要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决定。 ![]() 问4:如何预防流感? ![]() 室内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流感高发期间,尽量少去空气浑浊或人员拥挤的场所。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 ![]() 老年人、患有慢性器质性病变的人群、儿童等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 一旦出现发热、咽痛等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 ![]() 医生重要提醒 就一名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患者生了病,切莫逞强,更不能自以为是,按照医嘱要求执行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善待身边学医的家人或是朋友,有时身体健康垮塌只在顷刻之间,一旦遇到突发疾病,这位学医的TA往往能让你少走冤枉路从而不至于贻误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