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来一坐s话投资: 投资小思:投资的变与不变 变: 1、股市每天都是变化的,股价永远是波动的。而且这...

 learnmachine 2018-02-14

变:

1、股市每天都是变化的,股价永远是波动的。而且这种变化常常令投资人措手不及。新年伊始,谁能想到开始指数的“十九连阳”,接着又受美股大跌影响而又来了个“黑色一周”呢?股市的变脸真的是比翻书还快!

2、宏观经济形势总是发展变化的。不仅仅国内各种影响经济的因素始终在发展变化,而且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所谓的蝴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有影响的人物,或者有影响的国家有时打个喷嚏,全世界可能就跟着哆嗦。

3、科技手段总是不断创新着的。从马鞭子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什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各种新技术总是不断涌现,各种新概念也总是令人应接不暇地到来。

4、价值投资的方法是不断进化着的。在投资的世界观、价值观上,可能价值投资这个大家族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方法论上却是可以不断进化的。进化做得最好的当然首推巴菲特,尽管他已经是个87岁的老人了,然而我们发现他的投资一直处于不断进化之中,如近两年的买苹果等科技股,买航空股等等。

“变”的话题,引申开来可以谈的内容很多。


不变:

1、商业的本质是不变的。比如,零售百货,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其商业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科学技术再发展,这种商业的本质、好的商业模式的根本逻辑似乎永远是恒定的。再如,现在人们多是对阿里巴巴、腾讯的商业模式津津乐道,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消费独占理论、护城河理论去分析一下,比如,去分析一下它们的垄断属性(互联网的世界也与实体经济一样,竞争的结果会形成寡头垄断,甚至因为更高效,反而这种垄断效应更高、边际更广,也更容易造成老二非死不可),分析一下它们的用户转移成本、网络效应,是不是那种好的商业模式的根本逻辑仍然清晰地摆在那里呢?我想是的。

2、市场的长期有效性是不变的。格雷厄姆有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短期而言,我们知道市场确实是无效的,但是就长期而言,市场的这种“称重”作用是有效的吗?答曰:就长期而言,市场是有效的,而且时间周期越长,这种有效性体现得越充分。中国股市相比较于国外成熟市场可能这种长期的有效性体现得更为曲折,有时时间也更长,但终归根到底还是能够体现这种有效性的。在这个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举中国平安,它虽然业绩一直增长不错,但是可以在四年多的时间横盘或下跌;我们还可以举格力电器,长期以来市场对这么优秀的企业就一直具有偏见,给予它10倍左右的市盈率,然而,如果以年为时间单位去考量,其实市场的这种有效性最终还是体现出来了,比如去年。

3、对企业估值的正确理论是不变的。买入一家企业就是买入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之内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对威廉姆斯提出的这个DCF估值模型,巴菲特说这是估值的“唯一逻辑手段”,我的投资朋友“静逸投资”@静逸投资 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这个估值模型是检验一家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这个提法真好,它可以让我们的投资价值分析由此而变得简单、深刻、有效,或者说让我们找到了分析一家企业为什么长期投资价值高的“钥匙”。我认为有了这把钥匙,我们便可以不再纠结于企业的市值大小,不再纠结于市场风格的转换等等这些肤浅表面的东西,甚至我们还可以不再纠结于美国股市的由牛转熊等等这些不好把握的东西。

“不变”的话题,引申开来可以谈的内容也很多。

不能排除,在这个市场上有些灵敏的人可以依靠倾听市场的声音、顺应市场的这种种变化而赚钱,也不排除有些聪颖人士依靠对宏观经济、市场风格的把握与洞察而赚钱。正如我在前期的小文中所说的,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分析,这些年是不是有投资者如此神准地踏准市场的节奏呢?

如:08年大熊减仓,然后抄底;09年国家4万亿出笼,然后买强周期股;10年、11年、12年转而买入消费医药;13年转向神小创,乐享创业板疯牛;15年股灾之后,16年、17年转战绩优蓝筹,转战漂亮50。

我们真的不能排除有此神人,但是扪心自问:自己能够做到吗?老实回答,我自己是做不到的。那么,做不到怎么办呢?那就退而求其次,即抓住那些“不变”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是我们这种笨人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市场上长期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而且从一个长周期来看,这种笨办法也未是真笨。

顺手送点小福利,让你沾占运气。与雪球有约:雪球万2.5佣金投A股,通过我开户可薅50元交易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