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节 | 诗学(二)

 hongzhuanyidui 2018-02-14

作者简介

黄节(1873-1935),字晦闻,广东顺德人,诗人、学者,著有《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

《诗学》是黄节先生在北大任教时的讲义,讲述先秦至明代是个的发展脉络,虽不足五万字,然言简意赅,成一家之言。

六朝诗学

自五、七言既兴,于是诗学源流以此为大。晋荀绰撰《五言诗美文》,梁昭明太子亦有《五言英华十九卷》,虽皆不传,然亦可见五言诗之蔚起于时也。

五言古诗既兴,于是有五言诗之变体,其源则始自六朝。如梁沈约《拟青青河畔草》诗:

漠漠床上尘,中心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欲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则五言两句换韵,变古诗之体而为之者也(《青青河畔草》乃十九首中之一,所传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起首八句,已开沈约之体,特未以为一篇如沈作耳)。又如柳恽《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时晚。

不道新知乐,且言行路远。

则五言四句换韵,变古诗之体而为之者也(卓文君《白头吟》起首八句已开柳恽之体,特亦未为一篇如柳作耳)

顾由五言两句换韵一变而为四句换韵,再变而为八句同韵。如同时范云《巫山高》诗: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

霭霭朝云去,冥冥暮雨归。

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

枕席竟谁荐,相望徒依依。

中四句相对,一如柳恽《江南曲》,则为五律之滥觞矣。又由柳恽《江南曲》离而二之,由范云《巫山》诗中分之,则梁简文《梁尘诗》:

依帷蒙重翠,带日聚轻红。

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

已为五绝之滥觞矣。是故从柳恽之体者,在梁若纪少瑜、若王枢,在陈若徐穆,皆有之。从范云之体者,同时若邵陵王,在梁若元帝、若何逊、若吴均,在陈若顾野王,在北周若庾信,皆有之。由兹而再变,则若庾丹之《秋闺有望》诗:

耿耿横天汉,飘飘出岫云。

月斜树倒影,风至水回文。

已泣机中妇,复悲堂上君。

罗襦晓长襞,翠被夜徒熏。

空汲银床井,谁缝金缕裙。

所思竟不至,空持清夜分。

已为五言排律之滥觞矣。在梁若吴均、若徐悱,皆有之。

由是观之,六朝五言诗,由古诗而创为后世五律、五绝、五言排律之体,其源流可递数者也。

七言诗既兴,于是有七言诗之变体,其源流亦始自六朝。如晋谢道韫《咏雪》诗: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则七言三句同韵,变古诗之体而为之者也(张衡《四愁诗》起三句,实为兹体之祖)。又如梁萧子显《乌栖曲》:

握中酒杯玛瑙钟,裙边杂佩琥珀龙。

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则七言两句换韵,变古诗之体而为之者也(项羽《垓下歌》实为兹体之祖)

顾由七言三句同韵一变而为两句换韵,再变而为四句三同韵。如梁简文《春别》诗:

别观葡萄带实垂,江南豆蔻生连枝。

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

四句三同韵,亦变古诗之体而为之者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起四句,五七言并用,亦四句二同韵,实为兹体之祖)。然已为七绝之滥觞矣。简文既开兹体,又为《春情曲》: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路尘飞。

已见垂驹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

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

盖本《春别诗》之体而少变之,已骎骎乎具七律之形矣。至庾信《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落泪,到道啼乌恒夜啼。

则已为七律之滥觞矣。由兹而再变则为沈君攸之《薄暮动弦歌》:

柳谷向晚沉余日,蕙楼临暝徒斜光。

金户半人丛林影,兰径时移落蕊香。

丝绳玉壶传绮席,秦筝赵瑟响高堂。

舞裙拂履喧珠佩,歌音出扇绕尘梁。

云边雪飞弦柱促,留宾但须罗袖长。

日暮邀欢恒不倦,处处行乐为时康。

又已为七言排律之滥觞矣。

由是观之,六朝七言诗,由古诗而创为后世七绝、七律、七言排律之体,其源流又可递数者也。

是故以六朝之词藻,上承汉魏而下开唐宋,凡诗之体格,无不备于是时,如上所举,可以觇矣。

然以五、七言较论,则五言之作,其源流为远。魏晋之间,以阮籍别为一派,与陈思相匹,《诗品》云:

其源出于小雅,司马氏之初,则左思、刘琨、郭璞,三分鼎足,莫此为盛。

而左之挺拔,源出刘桢。刘之源刚,源出王粲。郭之豪隽,源出潘岳。过江而后,笃生渊明,其源出于应璩,而又协左思风力,要之渊明之诗,卓绝后先,三百之遗也。

宋代词人则以谢灵运、鲍照为首。而谢源于陈思,鲍源于二张(晋张协、张华)。若谢混、谢瞻、袁淑、王微、王僧达源于张华。

萧齐以谢朓独步一时,其源出于谢混。

梁代右文,作者为众,若江淹、何逊,足为两雄。沈约、范云、吴均、柳恽,差堪羽翼。而江则成就于谢跳,沈则宪章乎鲍照,其源尤可溯。

陈则徐陵称首,北周庾信为优。

至隋而杨素沉雄华赡,风骨甚遒,已僻唐人陈、杜、沈、宋之轨。此则五言之盛,其源流可称述者也。

若夫七言之作,则以六朝之大。惟鲍照一人,最为遒宕,梁武、庾信亦自靡丽,斯为次之。溯其源流,不若五言远矣。

盖五言极盛于汉代,至六朝而未衰。七言则汉始萌芽,尚沿骚体(如汉武《瓠子》、《秋风》,张衡《四愁》,皆汉七言长篇,未脱骚体是也)。至魏文《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始称七言巨制。

以是观之,则七言未振于汉代,迄六朝而方兴,是以其源流之远,未及五言。盖非无故也,兹表列源流于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