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红袍的本来面目,哪个才是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流光无名 2018-02-14

随着大红袍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母树的真假之争也愈演愈烈。

大红袍的“代指”,实际上经过了从某枞茶树(状元红袍所披盖的茶树)的名称——某品种茶树(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的名称——某类别(武夷岩茶)茶叶的总称的转变。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大红袍”所代指的含义也就不同。

大红袍的本来面目,哪个才是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大红袍母树

说法一:正副大红袍

根据《武夷山的茶与风景》一书《上篇·茶》明确记载了大红袍有正副之分。”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之句可以这么解读:为了保护“正大红袍”的茶树,僧人故意在“副大红袍”的茶树附近刻上“大红袍”三个字,以转移游人的视线。因为“副大红袍”长在较高的地方。游人不易采摘。僧人这样可疑地“掉包”,实属无奈之举。但此举既可以保护“正大红袍”茶树,无意中也大大提高了“副大红袍”茶树的名气,延续了“大红袍”的品种和品牌。


正副大红袍

说法二:50年代就死了

关于“正大红袍”的说法,和年近百岁、解放前就着手研究武夷岩茶的茶叶泰斗整天付老人所说的如出一辙。他回忆说:原来的“大红袍”茶树在距离现在“大红袍”不远处,就在一个大岩壁下的路边,树枞有将近一米,上面有水滴从数丈高的岩壁滴下,年终不干,正好滴在茶树上,茶叶非常茂盛,可是在50年代就死了。

大红袍的本来面目,哪个才是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武夷大红袍

说法三:

另外,《中国名茶志·福建卷》的武夷岩茶文章中记载:现今九龙窠之“大红袍”,据林馥泉一九四一年调查认为系名丛“奇丹”之误。并得寺僧信任,看到了一株真本“大红袍”在九龙窠的岩脚下,树根终年有水从岩壁涓涓流下,树干满生苔藓,树及衰老。曾作记载:树高135厘米,主干八根。

大红袍的本来面目,哪个才是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九龙窠

所以现存的“母树大红袍”虽然不一定是最初传说中的“大红袍”,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存的“大红袍”茶树是原生态“母树大红袍”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