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jiezhukuaile 2018-02-15
各位同道,本人多年来探求仲景理论原意的研究成果,终于正式出版,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伤寒六经原意》、《伤寒解外方证原意》与《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作者:李宇铭博士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伤寒六经原意》乃三书中的“重头戏”!恢复了《伤寒论》背後的生理理论“三焦营卫理论”,继而提出“三焦营卫伤寒说”六经本源理论。

其后两书为《解外》与《治内》方证原意,对《伤寒论》中大部分方证进行深入详解,是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理论的详细说明。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三书内容介绍


《伤寒六经原意》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本书将六经作为重点,直面仲景原文,运用智者察同的中庸之道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寻找答案,透过类证、类方、类药等分析视角,分别从还原基础理论、厘清基本概念和重构六经原貌等角度深入剖析,找到六经与仲景学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还原仲景经方之大道。
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者,中医药院校师生,经方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自序:力求原意的回归路

前言:智者察同的中庸之道——论仲景学说之客观研究方法

 

【上篇:还原基础理论】

三焦营卫理论——以气血贯穿整体的生理学

三焦与体表部位对应关系

肝与三焦关系——下焦营血藏散即是肝

表里部位概念——表证专指恶寒、里专指下焦

手足四肢与三焦表里对应关系

胃病六大分类:寒、热、虚、实、燥、水停

针灸应用原则——针灸非为重病而设

 

【中篇:厘清基本概念】

坏病:并非变证

阴阳自和:专指寸尺脉调和

脾约:葛根汤证下利是典型脾约

客气:并非外来邪气

痞:不包括按之柔软

痹:不包括沉重疼痛

发于阴阳:即病起于伤寒、中风

寒热真假:寒热皆是真象

无大热:无邪热在表的发热

中风:风为阳邪有微热

伤寒:伤寒无广狭义之分

经:指一身经脉

六经:外至内深入六阶段

 

【下篇:重构六经原貌】

“之为病”条文意义——提纲并非定义

阳明病概念:正气充实、邪气入胃、正邪交争激烈

少阳病概念:胃虚而虚热上炎、热在上焦

太阴病概念:脾胃俱虚

少阴病与厥阴病概念:共为下焦气血皆虚,厥阴更见虚热上炎、热在上焦

六经纵论——“三焦营卫伤寒说”

参考文献


ISBN9787513216906

定价:25元(人民币)



《伤寒解外方证原意》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本书对约50首与解外相关的经方进行重新考证,每一首方皆提出新的观点,不少观点与主流理论大相径庭,力求恢复经方理论原貌。

《伤寒解外方证原意》中所载的方证,包括了几大部分:确实能够解表、解外之方;一般认为能治表之方,经考证却发现其方义并非在于解表;一般认为并无解表之功,但经考证却发现其方具有解外功效之方。本书体现出张仲景在治疗外感病过程中,对于有无邪气在表的重视。

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者,中医药院校师生,经方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桂枝汤方义在宣卫降营
葛根汤属太阳伤寒代表方
越婢汤属太阳温病代表方
表郁轻证并非病情较轻
二阳并病条文串解
桂枝汤非发汗解表机理
太阳病篇非发汗解表方
小青龙汤可不发汗
五苓散并非表里同治
桂枝人参汤并非表里同治
葛根黄芩黄连汤并非表里同治
厚朴七物汤并非表里同治 
附:温经汤属逆流挽舟法
去桂加白朮汤证非小便自利
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的关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去桂之意
白虎加人参汤证属表里三焦热盛
黄芩汤原能解表
小柴胡汤证重在邪结下焦
小柴胡汤辨证使用方法
大柴胡汤证无邪在阳明
小柴胡汤类方证治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并非太少两感
麻黄升麻汤属表郁轻证
参考书目


ISBN9787513216487

定价:25元(人民币)





《伤寒治内方证原意》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本书对张仲景所创的六十多首与治内(包含了治疗各种非在表、而在三焦五脏六腑的病证)相关的经方作重新考证,每一首方皆有提出新的观点,力求还原仲景学术原貌。本书将经方与证候之间的病机联系作为重点,从证候,到病机,再到方药三步的一线贯穿,看到“证-机-方-药-量”之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还原仲景经方之大道。

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者,中医药院校师生,经方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三承气汤证治再考

29条本当用小承气汤

栀子豉汤证属少阳病

五苓散证属水停热郁在胃

猪苓汤与五苓散证比较

附:茯苓泽泻汤证属中虚热郁津伤水停

心下痞并非单纯病在中焦

痞证证治

结胸属少阳病

四逆散证属血虚而阳郁

四逆汤证属中下二焦阳虚

四逆汤类方证治

苓桂朮甘汤证并非脾阳虚

厥热胜复机理

气上冲证治

咽痛属下焦阳虚而虚热上炎

吴茱萸汤属四逆汤轻剂

理中丸能治中上二焦虚寒

烧裈散证属“瘥前病”

参考书目


ISBN9787513216845

定价:25元(人民币)

【按此立即订购】




选择以下连结一次过订购三书:
【当当网dangdang.com】(点击作者姓名可见到三书)


【作者介绍】

李宇铭,香港人,中医学博士。热爱中医,独尊仲景学说,坚持传统中医;临床擅用经方原方及原方剂量,用药精练;力倡发展中医,先从自身做起;素食多年,崇尚简朴绿色生活,主张全人医治。

 

201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博士学位,师从姜良铎教授临床学习中医内科学、温病学,主要研究经方药物剂量功效关系、仲景学说理论。在学期间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奖、中国教育部颁发“港澳及华侨学博士生奖学金一等奖”。此前于香港浸會大学中医药学院,先后获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营誉双学位、哲学硕士(中医学)学位,师从李致重教授学习仲景学说、中西医学比较、师从薛益明教授学习各家学说。在本科毕业之前,曾额外花一年时间,到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专研《伤寒论》。现供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

 

热心公益,2009年与香港中医友好创办了全仁中医非牟利慈善组织,曾多次到菲律宾等偏远地区进行义诊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迹曾被香港多家媒体以及《中国中医药报》广泛报导。曾获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颁发香港杰出青年义工、海港青年商会颁发青年领袖选举得奖人、香港工商及科技局与明报未来领袖获选人、香港学生事务协会颁发杰出学生服务奖、香港童军总会“营誉童军奖章”与“总领袖奖章”、香港青年奖励计划“金章”等名衔。

 

如对本书内容有任何建议,欢迎电邮至:leeyuming@ymail.com,或登录作者微博:http://www.weibo.com/cmedvincent,与作者联系。






《伤寒六经原意》自序

 

假如一个说故事的人,说自己讲《西游记》,可是却是没有按照原书的内容,而是自创故事大话西游,大家肯定知道他在撒谎。

或者一个讲《易经》的专家,解释某一个具有争议的卦象时,旁引博证,引用了许多个注家的观点,将争议的论据都摆出来,可是到最后却不知道那一个才是最好,只是从中选择了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然后自己又补上了一个个人意见,让争论之中又再增加了一种观点。

又例如一个教《论语》的老师,讲课时先引用论语的一句话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后他就解释如何从生活上体现和而不同,说:跟朋友相处,需要找到别人的共通点,就能够建立很好的友谊,这句话当然没错,非常实用,可是为什么孔子要强调君子能和而不同,可是小人不能够?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区别?这老师的解释方法,叫作只讲引申义而没有讲本义

又假设在《道德经》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读了这一句话,就说: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住在附近,都是听到鸡叫狗吠的邻居了,却宁死也不愿见面,那样的国家实在太差了!可是这句话本来整句是这样说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形容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景象!老死不相往来,是指人们生活到老,都不会用兵器妄动干戈,没有发生争执,安居乐业,是生活太平的意思。那么,之前的解释方法叫断章取义,没有看到原文上下之间的联系。

以上这些例子,与现在研究仲景学说的情况十分相似。

由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字古奥,并不容易诠释,在解读仲景理论的时候,历代注家多以个人发挥,在注解时以意会的方法直接得出结果,甚少有推论过程,这造成了后世学习者的更多不明白,一方面本义尚未明了,而且更要推测注者的用意,甚至要研究每一个注家之间的差别,导致学习仲景学说出现重重障碍。

当我们还未懂得本意是什么时,却先要学引申义,那样是本末倒置浮游无根。所谓:知识是建构而成的,又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人学习新的知识,都是从将新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作连结,从打基础入手,亦像滚雪球的效应。当我们还未明白仲景理论的本义,又如何能联系上引申义?

 

 

 

 

《伤寒六经原意》是笔者学习仲景学说的毕业总结。回想过去学习的道路,也不算得是容易。记得大二之时,学了一个学期的《伤寒论》,通过考试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将大部份东西还给老师了,就连《伤寒论》中的六条提纲是什么都记不住,更莫说是应用于临床。当时的心态,就是认为经典这东西不合时宜,学中医为何要学这么古老难懂的东西?

幸好到后来,受到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不少同学组织了经典的学习小组,潜移默化的让我觉得经典是重要的东西,我应该好好的去学习她。于是,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伤寒论》的课堂上旁听,希望重新学好。可是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应用《伤寒论》的东西,或许是因为同时学习多门课程,难以专心一致,不能全情投入的去体会经典。

于是,大四结束时我作了一个决定,就是休学一年,参加了大学的交流计划,孤身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去,重新学习中医。那一年,我不用修任何学分,能自由的按自己兴趣学习。我专心的学习《伤寒论》,一年内曾经听过4次《伤寒论》的本科课程,让自己滚瓜烂熟,也旁听了硕士和博士班的《伤寒论》,还跟随了一些善用经方的老师门诊学习。经过了这一年的密集训练后,总算是入门了。

开始学习中医的前数年是浑噩度日,其后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自己。发现学习张仲景的东西,就好像渡海一样,还是必须要放下身上的包袱,投身进去,放下才能游到彼岸。若只在岸上轻叹远望,实难登经典的殿堂。

 

 

本书以《原意》为名,目标为力求原意,以张仲景自己解释自己,亦可称为狭义的以经解经。这是相对于广义的以经解经而言,过去一般说的以经解经,多是指以《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经来解释张仲景的理论,自从第一位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开始,上千年以来的众多医家,大部份都是努力的做这一份工作。

按《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医经、经方、神仙、房中是医学的四个流派,换句话说,医经与经方是截然不同的两大学派,过去医家用广义以经解经的方法,以医经的角度解释经方的理论,实际上是在进行医经经方的理论大融合。可以说,经过上千年的努力,这一个融合的理论体系基本上已经形成,如现在的教科书上,以经络藏府的角度理解《伤寒论》,当属此例。

    可是,医经并不能够完整解释张仲景的理论。虽然张仲景也是明确的继承了《黄帝内经》等一些医经的内容,显然他也有了自己的创新。最明显的例证,如《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与《黄帝内经》里面诸种三阴三阳概念,是完全不相同的,张仲景只是取了六经,其却是另一套新概念。这就好像哲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概念时,亦会用旧的名词术语,但是自己重新作定义一样,方便后人接受。也就好像经方一词,在《汉书·艺文志》中本指经验之方,到现在则专指张仲景的方剂,因此不可望文生义。

    在这种前提下,研究张仲景的思想,不可以单靠《黄帝内经》等医经的理论,必须回到张仲景的自身上,以张仲景自己去解释自己,这就是本书提出的,狭义的以经解经,对张仲景的理论正本清源。

    本书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先是直面原文,主要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找寻答案,在研究过程中主张以张仲景的原文解释自己,基本不参考历代注家的论述,而以当前教材的观点作为主流看法,以对比参照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有助理解与仲景原意之间的异同。

   

 

本书研究思路,承蒙恩师的启发引导。记得在本科念《伤寒论》课程时,老师李致重教授强调,在课程结束之后,假若要真正提高《伤寒论》的水平,在研究生阶段要继续研究张仲景的理论,而且要从三个比较做起,分别是:类证、类方、类药。

具体而言,将各种证候比较,例如发热下利发黄关节疼痛这一些证候,为何在不同条文中出现而用不同治法?透过证候的比较分析,可训练我们细微的辨证论治能力,准确辨证。(注:本书中所说的证候均是指临床表现,是指疾病的现象;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解释为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即认为本质,并非仲景原意。)

类方分析,例如将桂枝汤类方小柴胡汤类方承气汤类方等各自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张仲景在用药上的加减变化,如何与病机互相紧扣,从药物的变化中看到病机的演变过程。

类药分析,例如将同一类药物,如桂枝、麻黄、生姜同样是辛温之药,为何有不同功效?他们的差异在哪?类药比较可训练我们用药精确,达致两味药能治好病,则不用三味药的境界。类药研究的更深一层,即是类药量的研究,例如桂枝一药,它在全部仲景方之中的用量,从最大到最小的药量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出不同药量层次所针对的特定病机,使临床用药剂量上有所准绳。药量的比较研究,即是笔者后来在硕士以及博士论文中的主要研究课题,可称为剂量功效关系研究

当然,除了类证、类方、类药三种比较方法之外,在仲景书中还存在大量比较。曾在二手书店中找到一本84年出版的书叫《伤寒论手册》,这本书中将《伤寒论》中各种内容进行了资料分类编次,包括:类病证、类症状、类脉、类八纲气血、类法、类方、类药等七种分类,当资料整齐编次之后,就很容易发现条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实际上书中的分类,已经概括了从古到今诸多医家对于仲景学说的各种研究角度。

可是,这七种分类,还是远远不够。就像一班同学里面,你说要将这几十个人去分类,如何区分?可以按他们的高矮、肥瘦、成绩、兴趣、声线、姓名、出生月份、各种技能……,但是每一种分类都有其局限性,看不到每一个人的全部。实际上,最终极的分类,就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例如以高矮的分类,我们将全班同学由高到矮排列,就可以看到整个演变过程。所以,分类的研究到了最后,即是没有分类,而是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化,而又同时看到每一个个体之间的互相联系、整体的变化。

学习《伤寒论》的更高层次,并非在于熟悉每一条条文的解释、不在掌握每一首方剂的应用,而是在于贯穿每一条条文、看到方药之间的灵活变化,看到无字处,亦即发现各种有字内容之间的无形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四维的时空概念。此即等同于得道,发现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经验片段。

 

 

本书强调原意,或许会有人非议,认为千年来中医是不断发展的,现在还要回到原点上,这岂不是倒退?对于中医是有所发展的观点,笔者十分认同,可是发展是否等同于进步,则要视乎具体情况。就像仲景学说的研究中,不少后世发展的理论,基本上是用了仲景理论的术语,可是实际上却非张仲景的原意,甚至说仲景原意一直隐藏不显,从未有人提出过正确的本义。例如中风、脾约、痞、痹、半表表里、芍药敛阴、柴胡升散……等等一大堆理论问题,主流的理解均与仲景原意不符。可是,当我们运用后世发展出的新理论来应用经方,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说这是张仲景的思想?虽然说的是张仲景的原话,可是内涵却不是张仲景的原意,究竟是名实不符,抑或当称为断章取义?实在值得我们深思。虽然发挥、创新是可取的,但不知其源,则如无水之木、无根之叶,没有继承,何来发展?

透过对仲景学说的正本清源,无论对于经方理论的理解,抑或现代临床应用,都有重要价值。

再者,亦有人非议,仲景书中不少内容或为后人修改。例如《伤寒论》中不少方后写疑非仲景意,肯定不是仲景原文;或如《伤寒论》由于战乱错简,之后再经过了王叔和的编次,条文排列次序已非仲景原意;再如《金匮要略》原书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有虫蛀,当中的文字不少与《伤寒论》不同,明显被修改过的痕迹。对于以上此等问题,假如从消极的角度看,那么仲景学说的研究是不可能再进一步的,因为目前没有一个完美的《伤寒杂病论》竹简的原书,似乎要解决此一问题,就必须等待考古学的新发现。

实际上以上的观点均属于假设,没有人知道《伤寒杂病论》的原貌如何,会否现在看到的赵开美版《仲景全书》,实际上已经十分接近当初的原貌?会否《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已经是本来《伤寒杂病论》的全部?王叔和的整理,实际上没多少改动?从积极的角度看,这都是有可能的事。

因此,笔者不打算守株待兔,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假设《仲景全书》中文字基本正确,在此前提下对仲景理论重新考察。

以此角度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可惊讶的发现,整部《伤寒论》是一个庞大紧密的体系,条文之间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一个非常紧密的网络,密不可分;即使是《金匮要略》,亦处处与《伤寒论》前后呼应,揭示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疾病的异同。这正是学习仲景学说的难点,因为它是一个系统、体系、整体,不可能简单的用线性思维去理解,而必须要面面俱全才能得道

 

 

在研究到后期,发现本书的内容,可作为一本仲景学说的《中医基础理论》。张仲景在他的原序中,清楚的指出写作《伤寒杂病论》的目的: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虽然让后人懂得如何治病,是本书的目的之一,可是如何能治好病?必须要懂得见病知源,这才是中医所谓辨证论治的重点。仲景书中大部份内容,都是直接列出证候(再次强调,本书所说的证候均指临床表现,而非阶段性的病理概括,而较少病机探讨,使后人难以明白其辨证思路。本书的目的,在于揭示张仲景的理论思维,所谓医者意也,若明白了张仲的原意,在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时候,则能直捣黄龙,进入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奠定、成熟而完美的中医理论之中。

本研究的写作,部份内容文气较长,是由于考虑到不同的读者层面。毕竟仲景学说的内容,并非当前中医界人所熟悉,因此在论证时尽量引文详尽,以助阅读理解。若您是仲景学说的研究者,阅读本书的时候不妨顺序进深,能够逐步体会到本书的研究方法;若您是初学仲景学说的爱好者,阅读本书时大可不必深究理论的推论考证过程,直接明白推论的结果,主要阅读每一段的句头句末即可。

多年的研究,让我深切感受到,张仲景真乃圣人也!后学何德何能,竟能一窥仲景学说的奥秘、揭示这千年以来秘藏的理论?笔者不敢说书中发现全部正确,但亦自信本书的内容,是近代仲景学说理论研究的突破,逐步恢复张仲景理论的真貌!是否如此,恳请诸位学者贤达批评指正,感谢提出不足与争议之处,促进学术进步。

张仲景的理论实在高深渊博,此书内容只是仲景学说的一小部份而已,仍需日后继续努力研究,盼望更多有志之士的参与,共同创造仲景学派的当代复兴!

 

作者

2012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六经原意》前言

智者察同的中庸之道

——论仲景学说之客观研究方法

 

    《伤寒六经原意》是笔者在学习仲景学说的过程中,每当发现现行理论解释不通之时,则寻根究底,挖掘更符合原意的解释方法,最后竟成为了一篇又一篇的专题文章,透过研究而学习仲景思想。

    研究开始时是从问题入手,视乎问题的性质而采用相应的方法,到后来随着研究日益深化,发现自己不自觉地采用了一种研究的态度思路方法,而这种不自觉更逐渐演变成了自觉,每于研究时提醒自己谨守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尝试总结本书的研究方法,作为本书的前言。

 

一、过往仲景学说的研究问题——随文释义

历代对于《伤寒论》的研究注家不止千家,以现在各家学说的角度理解,一般将注家归纳成三大类:维护旧论、错简重订、辨证论治等三大派。当然,假若用不同角度细分,也有不同的研究注释角度,例如有用类证、类方、类药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层出不穷。

若以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各种研究均是以注解为主,就是透过解释经文原意为主要研究目的。解释本身并无错误,而且更应该说,正确的解释非常重要,后世的注解即是一道桥梁,解释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明白原书作者的思想。可是,如何解释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如何解释才能揭示真正的原意?如何解释才不至于误解?如何解释才能避免渗入了后世的思想?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历代注家的解释方法,绝大部份都是采用了感悟直觉,在解释时只有结论而无推论。这实际上并非中医医家特有的问题,而是整个古代中国文化,都习惯了运用关联式的思考,直接论述结果而省略了推论过程。

举例而言,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解释太阳病第一条时说: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这一种注解方式,是典型直觉推论,虽然成无己亦引用了经曰(此句原文未能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不知出自何经),但只引用一句他经经文即用作解释仲景理论,并不一定客观,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说: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脉浮除了主表外亦主其他病证,为何成无己在解释此条时不选择以此句经文作解?明显地,成氏是自己先有了太阳主表的想法,后来再找上相关的经文作支持。再者,注解中说的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即是解释者自己的演绎,并无推论过程,而到了最后一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实际上亦未有解释各种证候的发生机理,似乎要求读者自己感悟,不允许读者追问为何

当然,上述举例并不在于批评成无己的不是,类似现象普遍存在于历代注家之中,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这种运用感悟直觉的注解方式,虽然亦有正确的时候,但当人人各自表述自己意见时,究竟,众说纷纭之中是否只有一个真理?

历代注家在解释仲景学说的时候,各自运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张仲景,当我们回顾过去众多医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仲景各家学说。现在的中医学生在学习张仲景之时,并不能直接学习其原意,而必须先要努力理解各个注家的特点、差异,当我们认识了许多注家的思想之后,又会发现每一个注家的观点不同,不能互相沟通融合,到最后产生更多问题,让仲景思想添上层层迷雾。当代所使用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教材,就是在各个注家之中选取较为符合现代解释的观点,形成另一种新的注本。

既然如此,面对着浩瀚的注家,难道只有各讲各,无法找到仲景原意?回答此一问题,先要认识仲景学说的特点。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仲景学说的特点

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中,是对象决定了方法。道理十分简单,例如测量身高会用,测量体重会用,我们不会说要一尺白菜一斤腰围。可是,自古到今在研究仲景学说的时候,多是以研究方法为先,忽略了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因此容易得出了一米西瓜的结果。

    仲景学说具有独特之处,是在其他经典中无法找到的。张仲景最先提出了辨证论治体系,是最早的理法方药齐备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是《伤寒杂病论》的最大价值。

仲景书与《黄帝内经》作一比较。《黄帝内经》可以理解为论文汇编,是集合了众多不同学术观点的文集,其中的医学理论前后并不一定互通,由于每一篇的理论不同,未必能以一理贯通全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则是一人之作,虽然一般认为张仲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成,但是张仲景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是将合适的方药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之中。因此,研究《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不同,前者需要视乎每一篇的内容进行独立研究,后者需要将全书作为一体来研究。

    再将《伤寒杂病论》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作比较。虽然两者都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可是吴鞠通明显地是承袭自张仲景以及其他明清温病学家的理论观点,而张仲景的理论体系,似乎未能明显的从《黄帝内经》中所能找到,是原创的理论体系。若从两书运用的药物比较,《温病条辨》中运用了约266种药物,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则只用了约166种,不要忘记《温病条辨》只是温病学专着,而张仲景的二书则包括了伤寒与杂病,可知张仲景用药非常精炼,而到了吴鞠通则用药广泛,反映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已经产生了变化。

    从以上的两种比较,可知张仲景的理论是自成体系,并不能够完全以接近时代的《黄帝内经》抑或其他经典作解释,而后世的医学理论,大都从《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作为基础而有所发展。因此欲要明白仲景学说的原意,必须以张仲景自身去证明自己。此即内证外证的区别,以张仲景解释自己作为内证最为客观,而其他如《内经》抑或后世医家的理论均为外证,只能作为辅助。

 

三、研究态度——“以经解经的对与错

一般学者亦明白,不应以今评古抑或“以古非今”,以后世医家的观点去评价张仲景容易产生谬误,可是却较少指出以经解经的问题,这里引申讨论。

    自从成无己全面注解《伤寒论》以后,以《黄帝内经》等医经理论来解释张仲景的方法,则称为以经解经,广义的可理解为以医经解释经方,狭义的可理解为以《黄帝内经》解释《伤寒杂病论》。无论如何,这些方法均属外证,尝试以外在的理论去解释张仲景。

    无可否认,张仲景应学习过《黄帝内经》的部份理论,但是张仲景的理论与《内经》有明显不同。例如《内经》基本上没有记载方药(只有十三首简单方),主要运用针灸治疗;《伤寒论》则理法方药完备,而较少运用针灸。又比如说,《伤寒论》六经(或称六病)的三阴三阳理论,并不能用《黄帝内经》的各种三阴三阳的理论作解释,是另一种新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确实为两种不同理论体系。

    从这些角度理解,张仲景明显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而且自成体系,假若我们将全部张仲景的理论以《黄帝内经》作解释,则可以说是一种理论的倒退。就好像现代已经是有飞机的年代,假如我们却坚持用汽车的原理去解释飞机,则如何解释飞机能够升空?又比如现在可以用打印机列印文件,假如我们坚持以雕版印刷术的方法去解释打印机原理,是否有点过时?

    张仲景的理论与《黄帝内经》等医经明显不同,可是在过去一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努力的用以经解经的方法,以《内经》去解释《伤寒论》,就好像是当初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之后,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成为了儒道佛合一的中国化佛教一样。当然,《伤寒杂病论》被《内经》化,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实际上即医经经方理论融合的尝试,可以说,经过了一千多年以后,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一新理论了,我们现在的《伤寒论》教材,可以理解为《伤寒论》被《内经》化的产物。

    可是,这一种医经融合经方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经方的思想被医经所吞并。由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较少深入的理论阐述,故此以经解经即是以医经的理论,加上张仲景的方药,实际上即以医经的理论取代了经方本身的理论,故此使《伤寒杂病论》本身的原意被湮没了。能够用医经理论解释经方,表面上看似是一种进步,实际上亦是一种倒退,未能揭示经方本身的深意,只是用更接近我们身边的汽车来解释飞机,好像更容易明白一点而已,没有真正的明白其本义。

因此,在解释仲景原意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态度,认为张仲景的理论具有独特性,应当寻找内证,而不能单纯以外证作解释。

 

四、研究思路——智者察同的中庸之道

在讨论了过去研究方法的问题后,笔者提出重视类比察同的研究思路,帮助我们挖掘仲景原意。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虽然该篇文中这一句话原意是用在养生之道上,由于智者能够懂得观察天地万物、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因此懂得养生,这里的察同所强调的是类比,是在《黄帝内经》中十分重视的思想。又如《素问·示从容论篇》说: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可以说,类比的方法,是古人十分常用的方法,认为类比是认识万物的最佳途径。

类比概念是相对于具体概念而言。类比概念是观察事物之间的共性,而具体概念则是观察事物各自的特性,从逻辑与研究方法而言,类比概念属于综合方法,而具体概念则属于分析方法。例如说,桌子上有苹果、橙子、香蕉、西瓜、桃子等五种东西,假若以综合的角度作观察,我们则可以得出水果这一共性,假若我们以分析的方法,则会指出每一种水果的特点,例如苹果红色、橙子多汁、香蕉色黄柔软……等等各自的描述。

类比所运用的思路,进一步讲即是中庸之道中庸即是用中,凡事恰到好处、找到最佳点即是中庸。就好像上述五种东西,水果这一结论即是其最佳点,能够发现各样事物的关系。换言之,发现事物的共性,即中庸之道。

    由此角度出发,在研究张仲景的理论时,有一种简单法则:能够用一种理论解释清楚问题,则不用两种理论解释。由于《伤寒杂病论》是一人之作,其理论当是而非,在解释张仲景的理论时,应当能用一种理论通释全书,而并非在各处解释不同。例如说气上冲一证,在仲景书中一共有九种证情,各方证之间的共通点为何?过去注家在解释气上冲的成因时,较少串联起来论述,以致每一方证各自解释其特点,而没有分析这九种方证之间的共性(可参笔者在《伤寒治内方证原意·气上冲证治》一文论述);又如芍药的功效,一般认为芍药具有双重功效,例如在桂枝加芍药汤中即认为芍药能够缓急又能通络,可是如此解释,则芍药在某些方剂中能补益,某些则能通泄,如此则未能看到芍药在诸方中的共性,而只是随文释义(可参笔者在《伤寒解外方证原意·桂枝汤方义在宣降营卫》一文)。

    找寻理论之间的共性,在中医上即找寻核心病机。例如发热一证,在许多病证中均可出现,太阳中风可见发热,阳明府实可见发热,小柴胡汤证可见往来寒热,过去在解释这样不同发热之证,多强调他们各自的特性,而在本文的角度而,则更强调各种发热之间的共性,即核心病机。又如上述气上冲的成因有许多,不然张仲景就不会列出九种方证,可是假若我们不知道九种方证的共同成因,则无法了解各种病情之间的演变关系。得知每一种病证的核心病机,则有助明白其与非核心病机的关系,亦即知常达变,核心病机即最典型的病情、即病之,而兼夹各种不同病机则属其。故此在《内经》多次强调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运用察同、类比、综合、中庸的方法,抓核心、共性,是中医经典研究的重要思路。

 

五、客观的研究方法——彻底的以张仲景解释自己

1.   何谓客观

《辞海》说:谓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与主观相对,简而言之客观即是客观实在,实事求是的去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在仲景学说的研究而言,若以在上述定义来看,客观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即指:不带个人偏见,按照张仲景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他的理论,并非如历代众多注家一样随文释义,尝试用外证感悟直觉去解释张仲景。

2.   何谓原意

所谓原意,并非指某医家整个人的思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明白另一个人。即使我们读懂了全部张仲景的文本,也不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明白张仲景的思想,而只能说是读懂了他的文字而已,实际上所有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均是只能够从现存的文献中挖掘其部分思想。虽然透过文本研究未必能完全反映一个人思想的全部,但这也只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或者说,既然作者写下该书,则当理解书中的理论反映作者欲表达的核心思想,否则无必要记载下来。

3.   何谓仲景原意的研究?

透过挖掘仲景书中的理论,尝试将理论整体性的框架呈现出来,是研究仲景原意的主要研究工作。这类似于张仲景所说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里思过半矣,并非从疗效而言说治愈百分之五十的病人,而是从理论思维而言,是指若后世能看到他的书,透过他的论述,能明白一半以上的中医理论。因此,客观的研究仲景原意,是指透过客观研究张仲景的文本,尽量呈现张仲景的理论原貌,力求将仲景学说的理论体系揭示出来。

4.   “三等”证据层次

如何客观的研究张仲景的原意?除了上述的态度思路之外,在论证的证据资料上可分为三种等次:

第一层次:是最佳的证据层次,完全以张仲景解释自己

每一种理论的分析归纳,均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以善本作为研究基础,此即所谓“内证”。研究时所使用的理论解释,若一种概念的解释能够通释全书,则不采用两种理论,符合“简单法则”;若在仲景书中找到的例证越多,则可信性越大。

    透过电脑数据库的帮助,能够便捷地进行这一层次的研究,对相关条文作出考证分析。例如说要研究“客气”一词的概念为何,只需搜寻所有具有此一关键词的条文(或相近术语),列出进行客观比较,找出各种条文的共通解释方法。可参本书中篇《客气》一文的具体示范。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采用宋·林亿校正,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校刻版本(习称宋版或赵版),具体考证时将参考其他版本原文作分析对照,包括《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唐本伤寒论》等。

    第二层次,较次等的研究证据层次,以他经解释张仲景

透过与张仲景时代接近的医著作为辅助解释,例如《黄帝内经》、《难经》、《脉经》、《神农本草经》、《中藏经》等,作为仲景理论解释的助证,但不能单纯以其他医著的理论直接作为仲景原意的理论依据。其他如《说文解字》等同时代的文字学著作亦属此一层次。

    第三层次,对比参考资料,有助理解现代理论异同

历代注家对于仲景学说的观点属于“外证”,基本不可作为立论依据,但可以作为对比参考资料,以便比较仲景原意与后世思想的异同。除了注家以外,如现代的教材、字典、各种本草著作、医书,抑或其他较为次要的《伤寒论》版本,均属此一层次。

    简言之,在研究仲景原意时,必须注意立足在客观的文本资料基础上,彻底让张仲景解释自己,至于其他以经解经的方法则可作为一种辅助支持,后世文本只可作为对照参考。

5.   “三点固定法”论证方式

在考证、论证新的学术观点时,采用一种笔者称为“三点固定法”的论证方式。

“三点固定法”本身是登山技术的专有名词,是指攀爬陡削的岩壁时,如何能够安全攀行,即“双手双足”形成人体的四个支撑点,透过轮流使用其中三个点作固定,让一个点可以移动攀行。在文献论证上亦十分类似,若要论证一个新观点时,需要以“三点”作为依据。每当一个新观点被论证以后,则可成为论证其他新观点时的“三点”依据之一,引领研究不断向前推进。

三点“固定”,是强调三个“稳固”的文献依据,即是该文献例证本身较少争议,能够作为稳固的论证基础,能更好的推论一个新的论点。另外,选择“三”点的原因,是由于若只有一个文献例证,则是“孤证不立”,即使两个例证仍有可能是巧合,若有三个例证同时指向新的解释,则论据较为充分。当然,假如文献例证依据更多,则论证可信性越强;但是,有时候文献例证较少,只有一、两例证据时,不代表这即是不可信,而是可信性相对较低而已。

仲景学说的“稳固的”文献依据,若以三点文献依据皆是第一层次最为可信,若两层次的证据相混则较次,三点皆是第三层次的证据则不为可信。

 

六、结语

张仲景被历代推崇为医圣,是中医发展的一个高峰,仲景学说的理论至今仍然未能被后世全面解释,因此,仲景原意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可贴近而难以完全到达的最高境界,本书的研究正是朝着此一方向进发,务求将仲景本源的理论再现于世。

由于本书的研究,并非先订立规则再启动研究,而是一边研究、边总结方法,本前言则是研究到了后期的自我总结,只是将之放在全书开首,以助读者明白笔者的研究思路。因此,书中前部分的一些文章,未必完全按照本文的思想,到后来讨论问题方式渐趋成熟,是笔者研究逐步深入的真实写照。读者亦会发现,随着书中内容逐渐推进,题材日益深化,研究发现每有惊喜,最后更进入本书的高峰——“六经”本原理论的破解。

    本文作为讨论仲景学说的研究方法,内容较为理论性,进入后文讨论具体理论问题,抑或读毕后全书再返回阅读本文,定能对文中观点有更深刻的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