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病呕哕证及预后 心欣的博客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8-02-15

下面我们看辩呕哕(yǔe)。

 原文378 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里讲的是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这一条也是一个要求背的一级重点条文。

 这个干呕是肝寒犯胃,肝胃两寒,胃气上逆。这个吐涎沫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这个涎沫不是从胃里吐出来的,而是从口腔中自己生的。所以有的人说,他既然干呕怎么还能吐出涎呢?这个涎沫不是从胃里吐出来的,而是他口腔中大量的分泌清稀的唾液。

  唾液在中医里把它叫做神池水,上池水,把它叫做金津玉液,是多么珍贵的东西是人体的津液所化。在古代的传统的养阴的功夫里头,有叩齿、搅舌、咽津液,长期练这个吞津的功夫,这是一个养阴的功夫,真是灌溉脏腑,濡润四肢,清神补脑,面色红润。所以想美容,你就练这个功夫。后来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他唾液分泌减少。所以我常常把唾液分泌的多和少看成是这个人是不是真正做到心身放松的一个客观指标。我们有时侯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放松,那你就看看你是不是常口干。
   分泌大量的清稀的唾液,这不是金津,不是玉液,不是神池水,不是上池水,而是寒饮不化,是病理产物,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阳不摄阴,他才分泌了这样的大量的寒饮。吴茱萸汤。吃了一个星期,唾液分泌减少,不用再随身带这个碗吐唾沫。吃了两个星期不吐唾沫了。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吐涎沫的人,那可以判断,他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实际上吐涎沫,可以是少阴肾阳饮邪不化,可以是脾阳虚饮邪不化,可以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这在《伤寒论》都有描述。我们在前面少阴病篇,讲到四逆汤的适应证的时候,曾经提到四逆汤的另外一个适应证,可以温化胸中的寒饮。你怎么知道胸中有寒饮呢。那个病人也可以经常吐清稀的唾液,那你怎么知道吐唾液是肾阳虚啊?从全身症状来看。
       而我们378 条,这种吐涎沫,你怎么知道是肝胃两寒呢?也是从其他症状来看,特别其中有一个头痛的症状。厥阴肝经头痛,它的疼痛的部位是在颠顶。为什么是颠顶痛啊?因为是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于颠顶。头痛的发作时间常常在深夜。因为这肝寒、阴寒的证侯,血分的证侯常常夜间加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注:后头部疼痛的是太阳经受邪,前额疼痛的是阳明经受邪,偏头痛的是少阳经受邪,其他阴经都不到头。所以太阴病没有头痛,少阴病没有头痛。
       (如,脉管炎脉管炎是动脉血栓形成以后,造成的末端的坏死,这种证侯疼痛,夜里其它病人就别想睡觉,夜里痛得他叫,打杜冷丁来止痛。到了白天他倒是睡得呼噜呼噜的。为什么夜间重,就是因为病变在血分,病变在阴分。
       我们现在谈到的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它是肝胃两寒,浊阴邪气循经上扰清窍。自然界阴气最盛的时候,他最容易发病,所以夜间疼。我遇到一个病人,夜里头痛,拿脑袋撞这个箱子,这一大片漆都给撞得脱落了,那个箱子就给撞了一个坑。头痛了那么多年,十来年的头痛。用吴茱萸汤,也就前前后后吃了一个月,他这个头痛就好了。
      注:所以上述三个症状,单有干呕可以用吴茱萸汤,单有吐涎沫可以用吴茱萸汤,单有颠顶痛、夜间重,可以用吴茱萸汤。见到其中任何一个症状,我们就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
     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在阳明病篇到的“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那是阳明胃家虚寒,受纳无权,一吃下就想吐,但是他没有吐出来如果他要随口就吐出来的话,那是胃热了。在少阴病篇讲到的“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是胃家虚寒,胃寒气逆,剧烈呕吐造成的人体升降逆乱。升降逆乱以后,就导致了阴阳气不相顺接,而一时的出现了手脚发凉。所以这个人痛苦难耐,表现了烦躁欲死。现在讲的378 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是肝胃两寒,浊阴上逆,所以说吴茱萸汤的适应证,病位主要在肝胃,病性主要是虚寒。也有少阴寒邪犯胃的,那就是377条,“呕而脉弱(说明正虚),小便复利这是阳不摄阴,身有微热虚阳外浮,或者是阴盛格阳),难治”,治疗用四逆汤。

379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在“太阳篇”遇到过“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胆热犯胃就出现喜呕、多呕、善呕,而这个发热呢是胆腑郁热。少阳病的热型有两个,邪在经的时候,是往来寒热。热郁胆腑的时候,是持续发热。胆热犯胃,用小柴胡汤是正治之法。379条说的是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表现。正如太阴病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太阴病脏邪还腑,阴病出阳。正如在少阴病篇“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这是少阴外出太阳。

其实“呕而发热者”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也可以把它当作肝热犯胃,体现了厥阴病两极转化的这种特点。
    下面看376 条,“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所谓呕家,就是平素就经常有呕吐病的这个人,“有痈脓者”痈脓就是体内有化脓性的病灶,这显然是毒热内盛所造成的。你不要用和胃降逆止呕的药来制止他吐脓。“脓尽自愈”把这个痈脓中的脓血吐干净了,它就不再吐了。这一条是告诉你,有时侯呕吐是机体排邪的一种表现,你不要强行的止吐。就象太阴病、少阴病,当他们自愈的时候,象太阴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此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那个下利,你不要去止下利,那是机体阳气恢复以后,排泄体内的湿浊邪气的一种表现,是给邪气以出路的一种表现,你不要用止泻的方法治疗。 少阴病也有自利而愈的那个条文,那种自利也是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排泄体内的寒湿邪气的一种表现,那种下利,也不要用止泻的方法来治疗。
    关于厥阴病篇所附的下利的证侯,所附的呕吐的证侯,我们就都谈完了。无论下利也罢,无论呕吐也罢,都体现了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这样两极转化的特点。而在这里头非常重点的方证,有白头翁汤证,有吴茱萸汤证,这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讲完“呕吐”,我们现在讲“哕”。

380 条:“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fei4]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哕”在宋代以前得中医书籍中,指的是“呃逆、呃忒[te4]”,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膈肌痉挛。所以你看《伤寒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这个“哕”就是指的“膈肌痉挛”,“呃逆、呃忒”,也可以把它叫做“吃逆”,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膈肌痉挛。宋朝以后,这个词义发生了变化,“哕”字就变成了“干呕”。我们《伤寒论》是汉代的著作,所以《伤寒论》中所出现的“哕”是“膈肌痉挛”,“膈肌痉挛”有胃气上逆的因素,也有肝气上逆的因素,也有膈气上逆的因素情况就比较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胃气上逆。
       这个胃中寒冷就是胃家虚寒,这个病是怎么造成的呢?从他写的这个病历来看,伤寒外感吐下,造成了中气虚衰,所以说“极虚”。医生用强烈的汗法,为什么用强烈的汗法呢?“其人外气怫郁”,结果发现这个人有些脸红,身上轻度发热,好象表气闭郁,所以又用了强烈的发汗的方法,那么发汗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的“水疗” 法。“水疗”我们以前没有(特别)提到过。所谓“水疗”,一个是饮水疗法,一个是用水来洗浴的方法。那么饮水疗法,我们在讲“五苓散适应证”的时候提到过,但是没有直接用“水疗”这个词,我们只是讲的饮水疗法,它治疗“胃中津液不足”的口渴,要“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因为当胃中津伤的,胃受纳功能,脾运化功能都比较低下,胃津液不足,就要引水自救,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引水自救,特别是“胃中津液不足”的时候,就想大量的喝冷水,实际上大量的喝冷水常常造成“水停中焦”。所以仲景所提倡的饮水疗法,就是“少少与饮之”,慢慢地每次给他喝少量的温水,因为胃的受纳、运化功能低下,这是“水疗”一法还有一条“水疗”,就是用水来浇浴退热。或者用水来浇浴让他出汗,有类似于今天我们通过洗澡的方式来出汗,来退热。现在一个“里气极虚”的证候,你就用水浇浴的方法来洗澡,这就更会伤里气,所以仲景说了“中焦虚寒,虚气上逆”,就出现了呃逆不止。那么这个证候我们用什么方子来治疗?“中焦虚寒,虚气上逆”出现的是“呃逆”,吴茱萸汤。
       吴茱萸的适应证阳明病篇的“食谷欲呕,属阳明”,那是“胃家虚寒,受纳无权”;少阴病篇的“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那是一个“胃寒气逆,剧烈呕吐”,结果造成阴阳气一时不能相顺接,病人痛苦难耐,所以出现了“烦躁欲死”,这些症状非常类似于少阴的“阳衰阴盛证”,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厥阴病篇“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那是一个“肝寒犯胃”,又有“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又有“肝胃两寒,浊阴上逆巅顶”,也用吴茱萸汤“暖肝胃,降浊阴”。 这三条方证都以“呕吐”为主,它们的病机是“胃家虚寒”。我们讲的它的主证,380 条,它的主证是“呃逆不止”,对于一个“呃逆”的证候,我们也应当辨证。在太阳病篇曾经提到过旋复代赭汤,它所治疗的不是呃逆,而是“噫[ai4]气”。这个证候是“胃虚痰浊中阻”,用旋复代赭汤“化痰,镇逆,补中”,来治疗噫气不除。可是我们说,旋复代赭汤这张方子,在现代临床上又常常用于“胃虚痰阻”的“呃逆不止”,那是旋复代赭汤在临床上扩大应用范围,可以治疗呃逆不止。这个呃逆,只要是“胃虚而痰浊中阻,胃气和膈气上逆”的,我们就可以用旋复代赭汤来治疗。而治呃逆不止的时候,代赭石要适当的重用。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呃逆,为什么不用旋复代赭汤呢?因为它的病机不是“胃虚痰阻”,而是“胃家虚寒,无力以降”,没有力量降,所以虚气上逆,导致的一个“呃逆不止”,导致的一个“膈气上逆”。那么既然抓病机,它是属于“胃家虚寒,虚气上逆”的话,那我们用吴茱萸汤“暖胃降逆”,尽管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的有三条讲的都不是呃逆,而讲的是呕吐,抓病机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治疗胃家虚寒的呃逆不止。好,这一条,380条,我们就作这么多的讲解。
       下面看381 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这是一个实证造成的呃逆。那么实证常常是“有形邪气”的阻滞使“膈气不降,膈气上逆”而出现了呃逆。有形邪气阻滞于腹部,是水湿类的邪气还是燥热类的邪气?怎么鉴别?那就看看大小便。所以叫“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如果是小便不利的,那就是水湿留滞,造成腹部气机不畅就出现了腹满,然后膈气不能降而膈气上逆,就出现了呃逆不止,这个时候就用利尿的方法。利尿的话在没有明显寒热情况下,我们就用五苓散如果有明显的寒的真武汤利尿温阳散寒如果明显有热的,就用猪苓如果大便干结不通,又有腹胀满,又有呃逆不止,这显然是燥实内结,就用小承气汤,因毒热症状,就是一个肚子胀,我们选小承气汤通便兼制呃逆。
       下面是厥阴病的预后

329 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应该是津液不足,引水自救。所以对于一个厥阴阴寒退却,阳气恢复,给他慢慢的喝少量的温水,以恢复体内的阴液,这也属于饮水疗法。
       360 条和361 条两条应当合起来读,“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61 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361条的下利脉紧提示了寒邪盛,因此这是个“寒盛伤阳”的证候。360 条的这个“下利”,应当是阳气恢复以后,祛除寒湿浊邪外排的一种表现脉紧主寒邪盛,由“紧”转“弱”提示了寒邪退,这就是《皇帝内经》所说的“大则病进,小则平”。361条的“汗出”是营卫通达,“身濈[ji2]然汗出而解”我们这三条谈的都是放到厥阴病篇的“阳复寒退”的自愈证,所以在自愈的过程中,有阳气恢复的征兆,或者有口渴,或者有微热,或者有脉数,这都是好的兆头,叫做“阴病见阳脉者生,阴病见阳证者生”。
       下面几条原文讲的是预后不良的证候

343 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我们临床如果用灸法的话,少阴、厥阴都应当灸,因为少阴是人体阴阳之根本,真阳衰微的证候,特别是发展到厥阴病的时候,还一定伴有心肾真阳的虚衰,所以临床我们可以灸厥阴,灸少阴。至于灸哪一个穴位,那我们根据临床常用的末段的穴位,有的人主张灸章门,其实章门这个穴不好灸,正在两肋,古人又用的是瘢痕灸,所以我们还是灸末端的穴位效果较好。植物的生长有顶端优势,我们人在针灸治疗上有末端优势,实际上末端穴位的疗效比靠中心的穴位的疗效要好多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主要是末端神经末梢丰富,机体反映敏感,所以经络所接受的这个信息也强烈,因此无论是针或灸,我们多采取针刺肘膝以下的穴位,疗效相对来说要好。
       344 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燥不得卧者,死”。
       345 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 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62 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脉是指的太溪脉,也就是足跟动脉,我们能摸得到的,在太溪穴那个地方,是足少阴肾经所过的部位,它是候少阴正气的强弱的。趺阳脉就是足背动脉,我们在足背摸到的那个动脉的搏动点,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冲阳穴的部位,它是候脾胃之气的盛衰的对于一个下利,阴阳两伤的病人,他还有没有生机,我们就看看当时这个寸、关、尺三部脉摸不到的时候,我们要判断他有没有生机,重点是看胃气。后世特别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就特别强调这一点。尽管其它脏器的正气已经虚衰了,只要胃气不衰,后天化源没有枯竭,这个人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在362 条,寸、关、尺三部脉摸不到的时候,他强调了趺阳脉,对判断这个人的生死预后的重要性,所谓“少阴负趺阳者”,就是说,太溪脉不如趺阳脉强,也就是说,趺阳脉有力量,而太溪脉没有力量,趺阳脉大于太溪脉。那就提示了胃气没有衰,胃气尚存,留得胃气在,就留得一线生机,这也体现了张仲景保胃气的思想。
       368 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zui4, 一昼夜]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晬时就是周时,就是对头儿24 小时。这个晬字的本义是指小儿周岁,小孩满一周了,那叫晬日。下利以后摸不到脉,阳脱阴伤,手足当然会厥冷,他的预后怎么样?你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助阳滋阴,积极治疗的过程中,观察他24 小时,如果脉渐渐的恢复了,手足温,那这个病人还可以好。“脉不还者死”,观察24 小时,仍然是没有脉,那这个预后就很差了。
    369 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65 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沉主病里,弦主气郁,病在里,肝气郁,可以导致五脏六腑的气机失畅,那么导致大肠气机不畅的话就会出现下重,实际上湿邪阻滞出现下重最容易阻滞气机,所以治疗里急后重都要加一个有行气作用的木香。“大则病进”,“脉微弱数者”是阳气的恢复,这个病就要好,“虽发热不死”。
       我们现在把厥阴病篇再做一个总结。临床表现可以出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就用当归四逆汤,这是指的厥阴邪伤比较浅,而不是专指的经脉。肝胃两寒,它的临床表现就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用吴茱萸汤来治疗在临床上也常常有经脏两寒的,既然经寒用当归四逆,脏寒用吴茱萸汤,所以经脏两寒的,我们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如果厥阴病是由少阴传来的,在心肾真阳虚衰的基础上,又导致了厥阴肝和心包的阳气的衰竭,那么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衰竭了,《伤寒论》中把它叫脏厥,没有提出具体的治法,后世医家虽然提到了用大剂的通脉四逆汤来治疗,预后不佳。另外一种寒盛伤阳为主的,出现那个脉阴阳俱紧,又有咽痛,又有吐利的,那个病的预后好,甚至可以自愈。如果厥阴病阳复太过的话,造成的热症,有种临床表现,一种是阳热上伤阳络,出现了汗出,咽中痛而喉痹一种是阳热下伤阴络,出现便脓血,一种是阳热泛溢肌肤,出现了身发痈脓,一种是阳复太过以后,它可以表现了热不退不止不罢,这是厥阴的热证。张仲景以发热的天数的多少,和厥冷下利天数的多少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这个病的预后如何,这叫厥热胜复证,也叫厥热进退证。如果阳气局部的恢复是太过的,而阴寒没有完全退却,这就出现了厥阴的寒热错杂证。对此我们讲了上热下寒蛔虫中阻的蛔厥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那个提纲证,这都是上热下寒,这两个证候治疗都用乌梅汤。在厥阴病篇所附的上热下寒证,还有一个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那是一个胃热脾寒,上面有食入口即吐,下面有虚寒的下利,治疗用黄芩黄连干姜人参汤,清上温下。在厥阴病篇,附入了厥、利、呕、哕的证候,厥证我们上次课做过小结,“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凡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可以看成厥证的提纲,其中热厥,其中的寒厥,其中的蛔厥,其中的血虚寒厥,其中的痰阻胸阳致厥,水阻胃阳致厥,我们把以前讲过的气郁作厥,这七个厥都是我们应当掌握的,掌握它的临床表现,掌握导致厥冷的基本病机,掌握治法和用方。至于呕、哕、下、利的证候,它们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治疗的时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