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
性
质
|
所
属
|
宫
省
|
所在地
|
备
注
|
太学
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
|
汉代大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设立
|
太常
|
外省【宫外】
|
长安城西七里
|
“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
|
乐府
宫廷礼仪和宴饮宾客等活动提供演出
招纳乐工艺妓
采集民间歌谣
|
俗乐、雅乐
俗乐【郑声】
|
少府
|
省官【宫内】
|
上林苑中
毗邻平乐观
|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哀帝建平元年【前6】罢乐府。
|
高庙
|
汉高祖刘邦的祠庙
|
太常
|
宫内
|
西城门内
东太常街南
|
有钟十枚,可受十石,声响百里
|
太乐
|
掌郊庙伎乐,军乐;掌国之祭祀,大享用乐之事
|
太常
|
外官【宫外】
|
直城门大街
太常街内
|
太常府所属机构
|
掖庭
(永巷)
|
俗乐【郑声】
掖庭位于未央宫北部,前殿以北,环列于皇后所居的椒房殿
|
少府
|
省官【宫内】
《汉宫仪》:“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
禁中
秦代称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改
称“掖廷”。
掖庭是嫔妃和宫女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集中能歌善舞的材人,为帝王娱乐之用,史称“掖庭材人”。
|
黄门
指汉代后宫中的掖庭小门
|
俗乐【郑声】
|
少府
|
省官【宫内】
|
后宫嫔妃居住地
|
专供后宫宴乐
|
黄门鼓吹
天子宴乐群臣的乐队
|
主管鼓吹乐,参与仪仗和—部分宫廷仪礼活动,往往兼管百戏。
|
少府
|
省官【宫内】
|
|
|
女乐
|
太乐、雅乐
|
太常
|
外官【宫外】
|
太常街内
|
专业歌舞艺人歌妓、舞妓
|
太常太医
|
太常太医令,掌诊治疾病的太医和主持药物方剂的药府。太医既负责中央官吏的疾病诊治,又掌管郡县的医疗事宜
|
太常
|
宫外
|
西城门内
太常街
|
太常太医主要为朝廷公卿百官服务。,
|
少府太医
|
少府太医令下有太医监、侍医、为后妃诊治疾病的女医(也称乳医)、掌御用药的尚方和本草待诏;其职责发展为后来隶于内府的药房官。
|
少府
|
宫内
|
皇宫内
|
少府太医专门为帝室医事服务的,相当于后世的御医。
|
天禄阁
|
国家图书馆
|
御史府
|
汉初丞相萧何在未央宫主持修建。
|
未央宫内
|
未央宫前殿北面;东为天禄阁,西为石渠阁。
|
石渠阁
|
汉宫御用藏书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
|
御史府
|
未央宫内
|
麒麟阁
|
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
|
|
|
未央宫内
|
天禄阁西北
|
兰台
|
汉代中央档案奠基库
|
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主管。
|
|
未央宫内
|
|
织室
|
皇家丝织品
大作坊
|
少府
|
|
未央宫内
|
|
暴室
|
暴晒织染物
|
少府掖庭令
|
暴室位置不在嫔妃姬妾居住的掖庭八区(后为十四区)殿舍之内。
|
未央宫北阙
|
“掖庭诏狱”,囚禁犯罪的嫔妃宫女以及男子宫刑监狱地
|
凌室
|
储藏冰块
《三辅黄图》和《汉书》都记载说未央宫有温室、清凉殿和凌室,凌室为“藏冰之所也”。
|
少府
|
|
长乐宫、未央宫内皆有凌室
|
《汉书·五行志》说:“凌室所以供养饮食”
|
华阳街
|
|
|
|
横门大街
|
|
香室街
|
|
|
|
清明门大街
|
|
章台街
|
|
|
|
安门大街
|
|
槀
街
|
属国使节馆舍均集中于此街。
俗称“蛮夷邸”。
|
|
|
直城门大街
|
大宛王毋寡、莎车王呼屠征、郅支单于被斩首,皆悬头槀街蛮夷邸间。
|
葡桃宫
|
外国君长使者官邸;匈奴单于、乌孙昆弥入京朝贺皆在葡桃宫下榻。
|
大鸿胪
|
宫外
|
上林苑
长安城西
|
中渭桥南
建章宫西北
毗邻平乐观
|
平乐观
|
大宴外国君长使者;京师民观角抵戏处。
|
大鸿胪
|
宫外
|
上林苑
|
汉高祖时初建,武帝扩建。大型游乐场
|
备
注
|
“八街九陌”:
据《长安志》记载:长安城中的8条大街,分别是华阳街、香室街、章台街、夕阴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和前街。
“九陌”所指,是汉长安城通往城郊区的9条大道。当时汉长安城近畿三辅“地狭人众,四方并臻”,不仅长安城中人口众多,而且四郊近县,杜霸五陵之间也是“名都对郭,邑居相承”的繁华之地。章城门外的便门桥大道,因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于此道作桥跨渭水以趋茂陵”,而茂陵当时户口殷盛,经济发达,为五陵邑之冠,属全国最繁华地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