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人过年最讲究的习俗全在这里!

 文汇秋雨书馆 2018-02-16

在扬州,

过了腊月初八,

大街小巷就飘着年的味道。

不管年前,

还是年后,

许多都是有讲究的。

哪些依然遵循传统,

哪些已悄然变革?

小编为您排一排。


■腊月十七

掸尘


“有钱没钱,干净过年”,家中彻底打扫卫生。民众中有“十七十八,越扫越发”的谚语。掸去家具上的灰尘、将被子清洗干净,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年到来。寓意是除去一年灰尘,也就是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邪气、不吉利的东西等清除出去,希望新的一年更加健康、兴旺。


■腊月二十四

送灶


“官三民四”是扬州人的老传统。传说灶神爷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晚上,要到天宫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之事。因此,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为灶神送行,称为“送灶”。 民间还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的规定。因为女子在家经常要烧饭,一年烧到头,难免有点牢骚,就会把铲子扔到锅里,这样的声响会惊动灶神,让灶神不高兴。所以,送灶都是由男子来送的。

送灶有几样必不可少。一是灶饭,用糯米煮成,上嵌红枣、莲子及蜜饯等,有点类似超市里卖的八宝饭,直到三十晚接灶后才可另作处理;二是将用纸折或用芦苇编成的马,放在盘子里,下撒一些草豆类的马料,代表灶神上天的坐骑;还有就是麦芽饼,让灶王爷吃了后黏在牙齿上,到了玉帝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腊月二十五

年蒸


扬州民间有个说法:二十三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二十六忙年蒸。老扬州人年蒸是大事,而且过年蒸的包子不能叫包子,得叫点心。点心皮是由面粉发酵而成,没发酵之前叫死面,发酵之后才叫活面。在过去的年代,物资匮乏,点心是一家人过年的口粮,所以数量庞大,事情也重要许多。
如今有了速冻包子,过年家家户户吃包子都是意思意思。


腊月二十八

辞年


辞年,有辞旧迎新的概念,寓意对过去的一年做个圆满的总结,感谢各路神仙的保佑,能平安顺利度过这一年,也期望明年也能一帆风顺,自然晚上全家要吃个团圆饭,这顿饭也很隆重规模仅次于除夕的年夜饭。


除夕夜


年三十白天,家家户户都要将所有门上贴上春联,迎接新春的到来。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扬州人的团圆饭吃那些菜有讲究:水芹菜,意味着路路通‘粉丝,意味着细水长流;豌豆,扬州人读作安豆,平平安安的意思;还有青菜、豆腐,意味着清清爽爽;烧杂烩扬州叫全家福;红烧鳊鱼肯定是少不了的,只不过要等到正月初一才能吃,寓意“年年有余”。

大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后要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长辈们开始给晚辈发压岁钱。 三十晚上,长辈们都要把云片糕、苹果、橘子等摆在每个人的床头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吃云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苹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吃橘子却有着扬州独特的寓意。因为在扬州话里,运气叫做“局气”,走运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气的“局”谐音,所以赠人橘子。

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因为老式的大门是木制的,门后面从上到下有几根横木,中间还有门闩开关,这一风俗就是爬门头。老年人说小个子三十晚上爬门头能长个头,爬得快长得快,爬得高长得高。小孩多的人家孩子们还互相展开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初一:

穿新衣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扬州管初一睡觉叫睡“元宝觉”,前一天往往守岁,也应该睡觉。正月初一换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得是新崭崭的。

  初一早上,一般都吃汤圆、银耳羹、莲子羹等,这顿饭,妇女是不下厨的,这也是对一年以来妇女辛勤劳动的慰藉。扬州汤圆的做法多种多样,有一种“四喜汤圆”,是人们在大年初一早上最爱吃的。这种汤圆分别用四种馅心做成:蔬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碗里的圆子面不能全吃完,圆子得留双数,也是为了讨个吉利。大年初一中午也不新做饭菜,而是把三十晚上的剩饭剩菜端出来热一热再吃,这叫做“隔年陈”

初一这天,跌了跟头,要说“捡了元宝”。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初二:

拜年先到舅舅家


  正月初二是“女儿节”,是女婿上门的日子,每到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肯定要携夫带子回娘家来和父母相聚。

  从初二开始,就要到长辈家拜年了。第一个要拜的是舅舅家,因为在扬州地区,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晚辈结婚摆酒,舅舅要坐在上席上。拜完舅舅家,就要去伯伯家、叔叔家,随后再去姑妈家、姨妈家等。




■初五:

迎财神


过去,这天扬州人都要到财神庙去烧香。旧时扬州的财神庙有三座:一座在彩衣街口,叫“大财神庙”;一座在北柳巷北头,叫“小财神庙”;另一座在城北邗沟桥南头,叫“邗沟大王庙”,供奉的是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西汉时的吴王刘濞。

这一天天没亮,扬州民间有一个风俗:一家的男主人要起大早去附近的河边或井里去挑水,这个水叫做“财神水”,传说谁抢到第一名谁就能在新年发大财。  

初五是迎接财神回家的日子。早上吃饺子,叫做“吃元宝”;中午的菜肴也要丰盛些,用来供奉财神;晚上关门,就叫做“关财门”。


正月十三

上灯  

扬州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正月十三这天晚上是上灯,上灯时要吃汤圆,正月十八晚上是落灯,落灯时要吃面条。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吃面条则意味着顺顺畅畅。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重要的节目就是逛灯会。正月十三上灯,上灯时要吃圆子,吃圆子象征“圆圆满满”。旧时,灯节里玩灯、唱戏、舞狮子、请“柳树姑娘”。

猜灯谜成为一项现代人也很推崇的活动。每逢这时候,不少商场,都会在店堂里设置多条灯谜,派送奖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