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宗 宗,本也,聚也。又流派之本源为宗,凡事物之系统,必先有宗主,而后有支别。本经居三阳之中间,而本穴挨次之穴,为三阳络(即三阳经之络脉,相互构通),犹系统之支别也。本穴居三阳络之前,犹会别支而宗主之也,故名“会宗”。主治五痫、耳聋、肌腹痛等症。禁针,宜灸。 ![]() . 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腕上3寸支沟穴尺侧,当尺骨的桡侧缘取穴。 功能主治 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经络。主治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穴位配伍 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 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聋耳鸣、臂痛、癫痫。 三阳络 手三阳之脉,并列上行,行至本穴,三经线较为接近,两旁二经之络脉,当有与本穴通处,因名“三阳络”。与三阴交,地五会命名义同。意其所应症,当有关于手三阳经也。治暴瘖耳聋,四肢不欲动摇。 ![]() 功能主治 功能: 舒筋通络,开窍镇痛。 主治: 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卒聋,龋齿牙痛。 运动系统疾病:挫闪腰痛,手臂痛不能上举。 取穴方法 半屈肘俯掌,手背腕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取穴。 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合谷穴、肩井穴缓解治疗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耳聋、臂痛。 四渎 渎,为沟渠之大者,本穴前穴为三阳络,则犹汇细流而为巨川也。古称江、淮、湖、济为“四渎”,以其有润通之力也。考本穴治症,多以润通为务,即犹灌溉航运也。主治呼吸气短,暴耳聋、下齿龈痛。 又四渎为星名。凡四星,在东井星之南,轩辕星之东,为江淮河济之精,其占为流水泛溢、津梁舟揖之事,与本穴功能润通相符。治症与三阳络亦略同。 ![]() 功能主治 古代记述:耳聋,牙痛,咽肿,颊疡,痄腮,臂膊疼痛。 近人报道:腕下垂,前臂瘫痪,腕伸无力,手指枸挛咽中异物感,头胀痛。 取穴方法 半屈肘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上7寸,尺、桡两骨之间取穴。 穴位配伍 耳暴感:天牖、四渎。 头痛:太阳、四渎。 前臂痛、伸腕无力:曲池、四渎。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痛、耳聋牙痛、偏头痛、神经衰弱、眩晕、肾炎等。 更多相关知识关注下方微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