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辰龙在天 2018-02-18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中华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和发源于古希腊的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太多地讲究自由和个人主义。就像是裴多菲的诗说的那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美国独立战争时候一个将军所说,不自由,毋宁死,这些都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浓厚的色彩。

而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群己之道。中国文化中的思想家认为,人只有在群体中才有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人活着,就是要为群体做贡献。儒家思想家孔子一直提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要博爱世界上的人,要亲近有仁德的人,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把仁者爱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是宋代思想家张载,他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不仅要把人作为自己的同胞,还有把万物作为自己的朋友去对待。而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的墨家思想,在这一点上,倒是非常相近的。墨家认为,我们不能像儒家一样,爱人还要有远近亲疏之分,只要是社会上的人,都要一视同仁狠狠地去爱。从这个意义出发,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其实都是出自于儒家的经典易经。在易经的第一、第二卦的乾卦和坤卦中,提出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哲学。易经的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我们人,应该像天一样,永远不停地运转,像天一样,刚健有为而自强不息。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历经苦难而不断地从逆境中奋起,从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而一步步繁荣昌盛。孔子曾经说过,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反正,人活着就是要奋斗,而不是睡觉,因为,人死了就可以长睡不醒了!

第三个特点,就是易经中的坤卦中所说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我们人应该有一种宽厚的胸怀,去容纳一些不同的东西。这里面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时时刻刻精进自己的道德,第二是要像大地一样兼容并蓄。所以,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自省和反思,同时,中国文化又是一种以和为核心理念的兼容并包的思想。所以,中国文化特别有一种吸收改造外来文化为我所用的能力,中国文化也特别强调和和天下,并不是那种到处征战杀伐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