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扫地僧一一 2018-02-20

新榜连续2年全国公众号总排名前5

欢迎转载,须署名并注明来自占豪微信,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新财迷微信公众号(ID:newcaimi)的战友们,今天由于系统问题,占豪关于以色列和波兰为什么干起来的评论,没能贴到头条中,小编已在文末留言区把评论贴上并置顶,战友们可拉到底部到留言区查阅。记得不要忘记点个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两天,整个朋友圈都被被这首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刷屏了,整个中国好像都被它感动了。


其实,莫说这首20字的小诗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连袁枚这个人大多数人也是不知道的。


这首小诗之所以能火起来,是因为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了它。小梁用最朴实无华的天籁之音,既唤醒了这首小诗,也唤醒了我们心中的那个自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难道是这区区20个字和山里可爱的孩子们吗?


还是梁老师山区支教的精神?


当然,他们都很打动我们,但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首诗最打动我们的,其实是中华文化中那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梁老师、小梁以及袁枚的《苔》,他们都在传递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之所以这么感动,就是因为我们自己,骨子里都有这种精神,我们都曾努力或在努力开放。而《苔》这首诗、梁老师传承给小梁及山里的小梁们,他们传递的也是这一中华精神!


这首诗,让占豪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那时候,农村很穷,平时基本吃不上肉,一年下来还经常吃杂面馒头,馒头里能偷偷夹点白糖,就是上好的美味了。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割点肉。


夏天和秋天是占豪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可以到河里抓点鱼、到树林子里抓点爬叉(知了的幼虫)、到田里捉母蝈蝈或逮只青蛙,这些都是可以解馋改善生活的时节。遇到下雨天,阴凉处的腐木上会长点蘑菇或木耳,也是可以当肉吃的。


那时候,家里都孩子多,父母在忙农时基本顾不到孩子,更不可能像现在孩子那样享受那么多关爱及丰富的物质生活。偶尔,有什么事没搞对的事,还会挨上父母的一顿“破鞋炖肉”或“皮带炖皮”。


然而,就在那样的环境下,该成长也还是成长了。


记得大约三四岁的时候,自己和很多孩子不太一样,喜欢往距家不远的小学跑。说是小学,实则就是几间土坯房字,里边连课桌都没有。一个年级一个班,两个村二三十个孩子,都是从家里搬小板凳,趴在大约20公分宽的长条木板上学习。黑板也很简陋,就是在土坯墙上抹了点水泥、刷了点黑漆。教室的门非常破旧,窗户就是几根木棍,连块挡风的塑料布都没有。


占豪当时跑到学校玩,就是趴在那个土坯房的窗户下听老师讲课。记得有一次老师教了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领读几遍,让孩子在里边读她出来透气,占豪在外边已经会背了,这让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好惊奇了一阵逢人便说。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后来还真的当了占豪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启蒙老师。


想想自己的成长,可不就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吗”?自己从一个农村娃,经历波折到城市,然后又一步一步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扎扎实实地发展自己走到今天,何尝不是“苔花如米小”?而这一切的过程,不正是“也学牡丹开”吗?


仔细想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如苔花般渺小,我们的父母没有给我们特别好的发展基础,他们大多为了养育我们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但是,我们就是再小,我们也是一个有梦想的花苞。一个花苞,到底能不能开放,除了环境之外,更多的因素其实是自己。


所以,哪怕我们小如苔花,那也要像牡丹一样开放。或许,没有人欣赏我们,但我们要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负责,怒放一次,今生无憾尔。


中华文化第一经《易经》的首卦首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苔》这首诗,传递的正是这种民族精神,而我们身上,流淌的就是自强不息的血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这首经典小诗被小梁的天籁之音唱出来时,我们的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