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便利店其实很“烧钱” 关于便利店你需要知道的几个真相

 焦点个人图书 2018-02-22

这两天,零售业几乎被便利店“刷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从统计结果来看,便利店增长率超过2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47.5%。

在政策层面,由于近两年北京市商委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高达23.5%。甚至有媒体断言,照这个趋势下去,北京既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的下一个便利店密集区域。

企业层面,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大卖场巨头开始发展自己的便利店业态,拥有BAT背景的线上企业更是将便利店视为O2O布局中线下的流量入口。

无论是行业数据、政策扶持亦或是企业举措,都指向同一个趋势:便利店这个与超市、百货齐名的三大传统业态之一,开始展现新机,站在了又一轮风口之上。其超过20%的增长速度更是让实体店在“关店潮”中感到一丝暖意。

巴菲特曾说过,别人贪婪时我当恐惧。越来越多的各路玩家杀入便利店市场,这是一件好事情吗?当下应该给“高烧”中的便利店投资泼泼冷水,踩踩刹车,让外来者认清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

真相一便利店事实上也在增速放缓

虽然统计数据显示,便利店增长率超过2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47.5%。但有业界人士向《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就他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整个便利店行业也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尽管与微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大卖场、百货业态相比,便利店的增长算是相当不错,但涨势也不如之前那么乐观”。上述人士表示。

真相二

成本上涨甚至高于销售增长

便利店发达的地方往往也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租和人力成本相对要高出其他区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经针对19家便利店企业的调查显示,便利店平均单店销售额增加8.8%,而各项成本上升的比率为8.1%,各企业的门店经营继续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好邻居便利店总经理陶冶去年撰文称:从2009年到2015年,好邻居单店营业额上升一倍,但租金和人工两大成本的上涨都高于一倍甚至接近两倍。

真相三

真正赚钱的便利店不超过一半

尽管便利店与超市、百货并列为传统商业的“三大业态”,但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本土零售中没有一家以便利店为主营业态上市的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经营的便利店企业中,真正意义上能够实现盈利的不超过一半。“出于优化税收的缘故,便利店企业往往将很多门店以个体户加盟的形式来核算,并没有按照一般纳税人缴税。如果严格按照相关税收政策的话,很多本土便利店企业的盈利状况就非常堪忧”。上述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真相四开便利店其实很“烧钱”

一些投资人想当然以为便利店由于门店小,投入会比较少。但事实上便利店是一个重资产项目。原全时便利总裁张云根表示,全时便利一家店的投入保守估计要在100万-200万元之间。“做便利店项目,从创业到一年开出20家店的规模,至少要投资5000万元。在这个行业里面要有所作为,没有十几个亿的预算几乎’砸不出水花’”,张云根表示。

真相五经营便利店要比你想象中难

开一家小店能有多大学问?事实上,经营便利店的难度甚至要大卖场。便利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店扩张背后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来支撑。从后天到前端,供应链到营运标准,每一个细节都考验便利店经营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真相六本土便利店至今没有摆脱“小超市”的窠臼

尽管本土便利店在不遗余力向日本同行看齐,但至今为止,学习和模仿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形似而神不似”。一位便利店专家表示,本土便利店与日本便利店企业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门店营运能力和对于标准化的执行力;商品研发能力、信息技术以及自有品牌开发能力;供应链和物流配送能力。大多数本土便利店的玩法依然是超市小型化的概念,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相去甚远。

毫无疑问,便利店正处于风口之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便利店专业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描述这个行业的现状是,“市场条件很好,企业任需努力”。我们从日本7-11便利店做大做强超越伊藤洋华堂的案例可以看出,未来便利店在消费市场完全有可能超越大卖场成为主导业态。

那么,在当下,企业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经营便利店呢?《第三只眼看零售》非常欣赏邻里家便利CEO王紫的那句话:卖场更新是用心经营的基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