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江山携手 2018-02-23
2013年4月16日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于八十年代中期发现陪葬的兵马俑,九十年代中期主墓发掘,由于有几个侧室未被盗掘,出土了相当的文物,特别是其中的玉器,现在多数都存放在徐州博物馆,成为其馆藏的主要文物。整个陵区包括王墓、后墓、兵马坑,现在已开辟成汉文化景区,还存放了很多画像石。最初,发掘者依据墓葬内出土的钱币年代和封泥上地名的范围,确定墓主应是七国之乱以前统治这些地区的某位刘姓楚王。因为在七国之乱中,楚国参与叛乱,兵败后被分削,封泥记录的许多地方都被割了出去。由于第一代刘姓楚王的陵墓已被确定为楚王山汉墓,因此墓主则集中在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及其子第三代楚王刘戊,发掘简报在墓主身份上便是做此种结论,并未明确指明是谁。随即相关的研究者就此展开了讨论,支持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都各有说辞,甚至还有认为是第四、五代的。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整个陵墓的情况“天井、外墓道后段、内墓道、甬道诸部分的工程量基本上已完成,但外墓道前段及各室多只做出雏形,没有来得及重新加工”,发掘过程中还发现墓门塞石使用不规律,事先已发掘的兵马俑有少量朝向错误。支持墓主是第三代楚王的人认为;第二代在位仅四年,不太可能建造如此规模的陵墓;其墓葬草率开凿及其混乱情况表明这次下葬十分匆忙,应与重要的历史变故相关;刘戊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自杀,或许其家族和国人希望尽快以国王礼将其安葬,造成既成事实,即使被削爵也不便追究。支持是第二代楚王墓的人认为;此类墓葬先开天井,再开两头,这种开凿方式是可以在两三年之内完成该墓的开石量,与刘郢客在位时间吻合;墓葬现存的状态也正说明了二代楚王在位短暂,未及精细加工,甚至墓室可能都未开凿完,这不符合刘戊在位二十年应能开凿的陵墓情况;狮子山楚王陵陪葬大量玉器,墓主拥有金缕玉衣、玉馆,刘戊兵败自杀,纵使获得赦免,也不可能如此高规格;至第四代楚王,时间仓促,即使后期工程也难以完成,自身难保的楚王家族和楚国官吏大概无法动用这样的人力物力来完成。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从墓葬的形制上看,带天井的横穴墓多少带了些竖穴墓的特征,徐州附近的陵墓中有第一代楚王的楚王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是此类形制,两者相承继的关系应比较明显,时间上也应相承。平面布局上,狮子山楚王陵比例不够协调,处于此类墓葬早期的不成熟状态。有相关研究者指出;驮篮山汉墓比狮子山楚王陵显得规整精细;徐州发掘的国王陵墓被盗一空的很多,而对待玉衣,盗贼通常只抽掉上面的金银丝,不顾玉片散落一地,因此发掘的墓葬多有散玉片出土,但驮篮山汉墓却未出一片,更像是刘戊的陵墓。刘戊在史籍上的名声并不好,不如其父,传是他孙女的解忧公主——乌孙王后,一生传奇足以出一部冗长而却精彩的电视剧。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渎行录·淮海烟云】狮子山楚王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