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徐州 | 从山中“天井”看西汉楚王地宫“变形记”

 微湖渔夫 2023-06-2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位于徐州市区东部的狮子山主峰南坡。该墓坐北朝南,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侧室、棺室、后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出土遗物达2000余件(套),是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狮子山汉墓是“凿山为藏”的横穴崖洞墓,但是该墓的外墓道北端内墓道上部有一长18.65米、宽13.2米、南端深8.45米、北端深10.9米的宽敞天井。这样的天井从未见于其他汉墓,引起考古学者的广泛注意。

图片









(一)大天井啥作用?

墓葬的形制、规模是墓主人身份和级别的象征,修筑陵墓是历代帝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修筑陵墓时,帝王一般亲自过问,委托重臣主持,从选址到施工营建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

图片

但考察狮子山汉墓平面布局,不难发现其比例严重失调,整体结构突出特点是“大天井、小洞室”,即墓道与天井规模宏大,主体建筑却相对狭小,内外颇不相称。一般而言,“事死如事生”的楚王,不可能允许设计伊始就出现这么严重的偏差。

天井的设置原因及功用,发掘者在简报中未能论及,其他研究者也说法不一。其实,天井的出现有更深层的原因,它极有可能是墓室结构嬗变的产物。这就需要从古代陵墓修筑过程谈起,将天井与整体墓室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

图片







(二)由竖穴改横穴是一次创举


仔细观察狮子山汉墓会发现,如果将墓室的主体部分撇开,仅将天井与外墓道结合起来看,该墓是一座典型的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竖穴岩坑墓,天井的规模正好相当于墓室,且外墓道与天井长宽比例合理。

图片

但是不可否认,该墓已经完全具备横穴崖洞墓的特点。另外,狮子山汉墓天井的开凿质量远高于墓室:天井四壁打磨平整,不见凿痕,裂隙处亦用特制的石料砌填。而主体洞室则凿得粗糙草率,壁面未及凿平,许多石头未清除。

也许是墓主猝死,该墓没能按照原设计要求凿完所造成。但这种解释经不起推敲——因此,如果天井与主体洞室确是一个整体,则以上两种情况都不会导致天井质量远高于主体洞室,那种认为墓主猝死,没有足够时间营建,造成“天井质量高,主体洞室质量低”的说法不成立。

图片

该墓的修筑应是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先以天井作为主体墓室兴建,但在按原设计要求即将完工时,墓主或施工者发现不能达到既定的愿望或要求,遂在已修好天井的基础上,向里开凿若干洞室。而开凿洞室属于前所未有的创举,所以各室的结构布局、形制式样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三)独辟蹊径,改进深埋厚藏形制

天井的质量甚高,印证了该墓当初是想修建成一座竖穴岩坑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造墓者放弃已经打磨好的竖穴岩坑,而向里开凿狭小洞室作为主体墓室呢?

图片

根据发掘简报介绍,天井上部和南壁同一平面上凿有一周大小相似的长方形小石龛,北壁5个、东壁4个、西壁4个、四角各1个,一般宽25厘米、高35厘米、进深30厘米,底面平整,个别方洞内发现垫铁。过去人们对上述现象一直无法理解。

图片

结合“天井原是作为主体墓室兴建”的推测,这些小龛,或为砌建岩坑石室券顶的基点,修墓者企图利用长条石或石板砌筑一个巨大石室,宛如北洞山汉墓的附属建筑。聪明的古人只好弃竖穴而求洞室,于是带有废弃的竖穴岩坑的横穴崖洞墓出现了,也就是今天的“大天井、小洞室”的平面格局。

图片

由此可见,狮子山汉墓是目前已发现的惟一一座经过二次施工的诸侯王墓,天井是既定设计方案改变的产物,是竖穴岩坑墓在横穴崖洞墓中的孑遗。

图片







(四)精工细凿,卷出来的营建技术


根据《史记 ·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和《汉书 · 诸侯王表》记载,受封于徐州的楚王一共有12代,依照汉制,诸侯有封地者死后葬于封地。目前在徐州发现的多座楚王墓,只有龟山汉墓出土过标明墓主身份的印章,能够确定墓主为第六代楚王刘注,其余陵墓多被盗掘或为空墓,缺少判定墓主的直接证据,为确定墓葬顺序带来一定难度。

图片

狮子山汉墓平面布局比例失调,各室功能不明确,开凿较为随意,皆体现横穴崖洞墓肇始阶段的特征,大天井更是早期楚王墓中所仅见,这些情况表明狮子山汉墓年代较早。

该墓随葬器物质量高、数量多,仅玉器就出土200余件,既有精美的金缕玉衣,又有与之配套使用的豪华玉棺,葬玉规格如此之高,显然墓主身份地位十分尊宠。然而狮子山汉墓墓葬规模与第二代楚王在位仅3年多的历史相矛盾,该墓随葬玉器规格与第三代叛王身份极不相符。

图片

近年有学者研究分析,最大可能是第一代楚王刘交。










(五)布局相仿,内部细节略有不同

狮子山汉墓整体上缺乏规划,墓室开凿粗糙,墓室顶部与侧壁呈弧形连接,墓室给人的感觉是“洞”而非“室”。虽然墓室众多,但各室功能尚不完全清晰,除庖厨、仓储、武库、钱库等功能有所体现外,没有乐舞、厕间、沐浴等配套生活设施。

北洞山和驮篮山两座汉墓则布局严谨,墓室分布疏密有致,除规模略小于狮子山外,规模庞大的天井不再出现,墓室功能齐全,浴室、厕所、乐舞厅、水井等配套生活设施几乎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地面建筑。

图片

从目前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陵墓看来,其开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山顶上开凿竖穴岩坑,然后在坑内构筑墓室,另一种则是沿山坡立面水平地向山腹内开凿洞穴,然后在洞内营建墓室。

结合汉代葬俗及狮子山汉墓天井成因,推测横穴崖洞墓的产生契机,应是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在竭力模仿地面建筑营建墓室的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和建筑技术影响而突然勃兴的。

图片

当然,一种新的葬制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它受到各诸侯国的政治背景、经济实力,

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

综合因素的影响,

对于更深层次原因,

则待狮子山汉墓考古报告出版后再作探讨。

来源:徐州杂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