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集就让一口铁锅上了热搜,《舌尖3》教会餐饮老板什么?

 昵称535749 2018-02-23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内参君     2018-02-23 13:51

节目还没播完  章丘铁锅就上了热搜  

2月19日晚,《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正式开播。时隔四年,吸引万千吃货、带红众多餐饮品牌的《舌尖》系列又回来了。

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始终围绕着美食本身。而《舌尖3》第一期的主题,则是围绕着器具: 从陶器、青铜,到铁器、瓷器,中国烹饪器具一路走来,伴随着文明的不断前行,新材料的发明、发现与应用,烧烤、蒸煮、煎炒也相继出现,中国烹饪方式产生了飞跃。

比如第一期出现的河南三门穿山灶,一个灶台七口锅,可以放置七口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能够很快做出当地著名的“陕州十碗席”。

同样是器具,第一期节目还没播完,章丘铁锅就登上了热搜。

这个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经过12道工序,7道冷锻,5道热锻,秉承的是传统技艺。几乎一夜之间,淘宝上出现众多“章丘铁锅”,朋友圈也沸腾了,第一批“铁锅”代购已经出现……号称“全国人民种草一口锅”!

除了手工铁锅,第一集中出现的淮阳菜刀、银杏砧板,也全部都火了。

结合前两季受益的品牌  《舌尖》让餐饮老板学到什么  

这样火爆的场景,和前两季播出时如出一辙。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前两季出现过很多的传统美食,比如手工挂面、血肠、火腿、鱼头泡饼、黄馍馍、西湖醋鱼、白切鸡、萝卜饭、煎饼卷大葱等等,几乎播出一个品类,就带火一个品类。 很多镜头中出现的餐馆,也因此而被改写了命运。

对于餐饮人来说,《舌尖》系列教会餐饮老板什么?在餐饮老板内参看来,至少有两点启示:

- A -   

好的产品要会卖,要学会讲故事  

代表案例:西贝  

为什么《舌尖》播出的美食,都能火起来、被人们记住?因为三季以来,《舌尖》始终主打人文牌,始终在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

一款好的产品,仅仅凭借味蕾的记忆,是很容易被忘记、被覆盖的。  如果美食背后有故事、有情怀,那么这款产品就有了更深的记忆点,被重复提及、讲述、传播、推广,乃至重复消费的几率就非常大。

行业内流传最广的案例,莫过于西贝借势《舌尖》系列,无论签约《舌尖1》黄老汉,还是《舌尖2》的张爷爷手工空心挂面,西贝都把自己的品牌与《舌尖》系列紧密连接,借助《舌尖》系列的传播,提升自己的品牌势能。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因为制作松茸,三位出镜的云南女子也火了起来,有酒店专门邀请她们在店内制作松茸,成为酒店对外宣传日常经营的招牌。

- B -   

除了产品本身,器物的故事讲好了一样有用  

代表案例:禾珍珠小锅米饭  

第三季上来就“捧红”了一口锅,说明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美食的“周边”器物一样具有吸引力

同样是讲“锅的故事”,禾珍珠小锅米饭采用被誉为“煮饭神器”的铁釜,并作为自己的品牌特色。这是一种源于战国时期的炊具,能让米饭均匀受热,激发出米粒的原始香味。在偏爱面食的郑州,他们的米饭,也因为这口锅,让顾客有了更深的记忆点和价值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