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国人物画真的落后于西方了吗?

 明远小筑 2018-02-23

比较东西方的绘画你可以看到,中国画的人物大多是线条勾勒、灵动飘逸,但是面目呆板、千人一面,看多了就是二维的平面(图一,明,崔子忠,云中玉女图,局部)。

西方油画就不同,人物表情丰富,十分写实,立体感强,还颇具戏剧张力。同时代的中西画作相比较(图2,西班牙1656年,委拉施凯兹,宫娥,局部),西方油画明显技艺上高明不少。

中国从象形文字开始就有了美术的萌芽,为什么历经数千年技艺的探索,在写实方面反而与西方美术的差距越来越大?归纳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从创作内容上看,国画本来就不注重写实,更重写意。

国画注重思想表达,强调人的体验感受,突出画面意境,而思想也好、感受也罢、还有意境这些都是虚无而难以描绘的,于是在追求内容形似的基础上,画得抽象一点,反而更准确、有味道。比如云中玉女图描绘一位仙女站在层叠翻卷的云雾之上,凝视人间沧桑,全图惜墨如金,除头发着焦墨之外,其余皆以线条勾勒,淡墨晕染,凸显仙气飘飘、远离尘世的意境。

而西方美术重观察、重写实、重细节,在解刨学方面也有深厚的研究,对人物画于是有更准确、更精深的造诣。比如《宫娥》画中的镜子上有男女二人,正是西班牙国王夫妇,我们看到的图像视角,正是国王去观察房间的视角,这个角度极为新颖,和观画者的角度不谋而合,让我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感。画的左面有巨大的花架,也反映了场景的真实性。

中国起初其实是有深研人物画的,并在三维透视方面有了进步,比如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烈女传图卷》(图三),后面的朝代许多画作也有继承与发展,比如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四)。

2.从创作者来说,中国从宋开始兴起文人画,作者通常诗书画兼修。

中国的文字从象形字开始,它本身就是一种图画,所以我们写字与画画都用同一种工具——毛笔。我们欣赏书法时,需要体会那线条里的轻重缓急,需要体会笔锋的起承转合,这其实就是体会书法里的画意与旋律美。宋开始的文人画就深刻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念,它将书法与画法、诗意与画意相融合,创作了世界上独特的审美形式。

但同时,诗文的创作、书法的精进、画技的淬炼,每一项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相较之下,西方绘画者更加术业有专攻,于是中国画家明显在时间精力的分配与人物技法上,落后于讲究实证精神的西方画家。

上面玉女图就有崔子忠自己的题诗:“杜远山下鲜桃花,一万里路蒸红霞。昨宵王母云中过,逢驻七香金凤车。”落款还有一个白文方印“子忠之印”。

3.从创作工具上看,中国的作画工具是毛笔。

毛笔的头尖而圆润,灵活多变、擅长线条描绘,线条的优势是具有表现力,使画面充满动感。因为毛笔的特质,中国在汉代之后的绘画,都偏重线条发展,对色彩的重视不够。线条的劣势是难以产生足够立体感,无法将人物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而西方的油画笔,头是平的,更擅长色块,它通过不同颜色、不同深度色块的堆积,能够更好反映出人物面部明暗变化,产生凹凸立体感。

其实不单单是中国人物画与西方绘画迥异,更多的中国山水画也是如此,国画不能说是落后于西方绘画,仅仅是着重点不同。而且自照相机发明之后,写实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于是从印象主义开始,西方绘画也开始追求写意。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反而领先西方一大步。

参考书目: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蒋勋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