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故里】藏在海河中学里的近代中国教育简史

 网罗天津卫 2018-02-24

 


 

维新运动过后,天津兴办新学的数量在各通商口岸中位居第一。仅在德租界内现海河中学一带,便曾有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全国最早的公立中学、直隶省第一家女子中学,可以看出,天津的教育在当时的确处于领先地位。


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创办了吞纳学院。这座学院又名博文书院,位于当时德租界警察总部后身(今海河中学一带)的一座德国日耳曼式风格的洋房里。


1895年,在博文书院的基础上,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成立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堂,这便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八国联军入侵后,北洋大学堂被占领改为联军司令部,遂迁至西沽。数年后,德国领事馆组织德商集资,又在这里兴建了“天津德华学堂”。这所学堂除中学外,还包括女子学堂和小学。


1909年1月5日的天津《星期报》有如下报道:“一所新德国小学(school)于昨天上午11点钟正式开学。德国领事,Knipping博士主持了一个盛大的由该校的学生和家长参加的集会。一间在德华学堂大楼中已整修好的大屋子被保证用于小学的使用。这间教室享有独立的入口。教室中已经布置好课桌和通常的教学用具。德华学堂的Aring先生负责管理这所新小学。Beyer先生是助教。除了普通的课程外还将增加运动、唱歌和图画课。”


1910年,德国领事馆又在北洋西学堂内建立了德国女子学堂。这是天津最早的女子中学,校长、职员均为德国人,主要招收租界内外籍子女和中国豪门贵族小姐。


1917年天津收回德租界,1919年,天津教育界著名人士李金藻出面将该校接管,改组成立大营门中学。1924年4月,又在此筹建“直隶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后又更名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天津市立第一女子中学”。


1968年,这座承载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校园正式定名为海河中学。至今,几代学校留存下来的近百件老教具仍收藏在海河中学,它们也见证了天津百年教育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