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对柏拉图洞穴理论如何认识的?

 天下小粮仓 2018-02-24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而讲述的一个著名比喻。大略如下: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关涉到其「理念论」,「认识论」以及「理想国」的构想。故须依次分说。

一、理念论

古希腊哲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追问世界的本原。这有两种追问世界本原的方式,一种是追问世界从什么东西中「产生」,或最终由什么东西「构成」。另一种则追问万物成其本身的「依据」是什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第二种探讨世界本原的方式。

在柏拉图之前,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都已经论证过世界是迁流不止的,「一切皆变,无物常住」。这流变不止的万物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一个事物的存在,桌子之所以是桌子,是因为桌子具有「桌子的本质属性或形式」。万物皆是如此。柏拉图把事物的这种「本质属性或形式」同具体事物分离出来,称为「理念」。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成其为某一物,是因为它「分有」了某种「理念」从而获得了某种「本质属性或形式」。理念世界便独立于现象世界而单独存在。一百种不同的桌子,之所以都是桌子,是因为它们都分有了「桌子」的理念。

不止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是依据于理念。像「善」「美」「正义」等观念,其存在也依据于理念。一个具体行为是善,一个具体东西是美,是因为他们分有了「善」或「美」的理念。在理念世界中,「善」是最高的理念。

具体的现象世界是流变不定的,而「理念」是确定的。所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更真实、更绝对的存在。现象世界是不靠谱的。

二、认识论

有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分别,并认为理念世界更真实,现象世界更虚幻。那么自然,对现象世界的认识便是虚幻的认识,而对理念世界的认识才是真实的认识。

基于这种分别,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对可见世界的认识叫做「意见」,对可知世界的认识叫做「真理」。在柏拉图的比喻中,山洞里面是可见世界,山洞外面是可知世界。

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又分别有两个层次。因此「意见」和「真理」也相应的分了两个层次。

可见世界分为事物和事物的影像。对事物影像的认识叫「想象」,对事物的认识叫「信念」。可知世界的两个层次,对应山洞中木偶的影子和木偶。

可知世界可分为数理对象和纯粹理念。对数理对象的认识叫「理智」,对纯粹理念的认识叫「理性」。可知世界的两个层次对应山洞外具体的事物和太阳。

世界从事物的影像到理念,一共分了四个层次,人的认识也相应的有四个层次。

人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像眼睛有能看见东西的「视觉能力」一样。但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有光。人在黑暗中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光的终极来源就是太阳。「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理想国》)

而人的认识能力之所以能获得知识,也是由于「理念」像光一样照亮了人的灵魂,而最高的理念便是如太阳一般的「善」。「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理想国》)

于是人的认识关键便在于灵魂的「转向」,转向光明,转向「善」的理念。「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理想国》)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脱束缚走出山洞最后看到太阳的过程,也便是这种认识的「灵魂转向」。「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如果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理想国》)

三、哲学王与理想国

解脱出去看到真实世界的那个人是不愿回到山洞里的。因为山洞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虚幻,并且回到山洞,他反而会因为适应不了黑暗看不清影像而被嘲笑,没人会相信他所说的山洞外的真实世界,他甚至可能会被杀死。

但柏拉图恰恰认为,山洞中正需要这样的人来治理。因为他见过了真正真实的世界,他便再也不会为了山洞中的影子而计较,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

一个国家便是山洞,国家需要那些真正掌握了真理的人来治理。就如同山洞正需要走出洞外的人来治理一样。「因为你已经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国家将被我们和你们清醒地管理着,而不是象如今的大多数国家那样被昏昏然地管理着,被那些为影子而互相殴斗。」(《理想国》)

同时由于对山洞里虚妄的情形认知。也不会在意山洞中的一切所谓「权力」。「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理想国》)

所以柏拉图认为「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比如山洞之外的世界——也就是追求真理。

而「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柏拉图认为,「除了真正的哲学生活而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什么能轻视政治权力的?」

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构想了一个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度。

当然,柏拉图并认为解脱束缚走出山洞的人没有义务重新回到山洞。走出山洞的人可以自由的生活。柏拉图是想国家培养出一个那样的人来。「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被国家所培养而走出山洞的人,则有义务回到山洞。「哲学家生在别的国家中有理由拒不参加辛苦的政治工作,因为他们完全是自发地产生的,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培养造就的;一切自力更生不是被培养而产生的人才不欠任何人的情,因而没有热切要报答培育之恩的心情,那是正当的。但是我们已经培养了你们……你们受到了比别人更好更完全的教育,有更大的能力参加两种生活。因此你们每个人在轮值时必须下去和其他人同住,习惯于观看模糊影象。」

物理思维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教师 05-30 23:56 关注

要理解“洞穴比喻”,首先要理解“太阳比喻”和“线段比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这三个比喻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讲述的,构成了《理想国》一书的核心。

在“太阳比喻”中,柏拉图用太阳比喻“善”,用视觉比喻理性(灵魂求知的能力),用物体比喻“理念”。

“线段比喻”是柏拉图对知识和意见的分类,这个分类是有高低等级之分的。首先一分为二:知识和意见,知识是可靠不变的,意见是生成变化的。意见是较低级的——对应可见世界(太阳比喻中视觉能感到的),知识是较高级的——对应可知世界,感觉无能为力,但凭理性可推知。

可见世界还要再一分为二,较低级的是可见中的可见,柏拉图称之为想象,比如阴影,影像,海市蜃楼等;较高级的是可见中的可知,柏拉图称之为信念,比如物体本身。

可知世界也要再一分为二,较低级的是可知中的可见,比如几何学。几何学由假设出发,并演绎推理出一系列可靠的定理和推论。但关于假设本身是如何得到的并非几何学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个由假设开始的下降过程。

假设(包括定义、基本原理等)是通过辩证法得到的,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部分对应的就是可知的可知。按照柏拉图的分类,辩证法(或哲学)是最高的学问,其次是数学,几何学;诗歌,艺术等都是更低级的学问。比如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学几何学,也可以掌握几何学,但只有创立几何学的先贤才称得上是掌握了哲学这一最高级的学问。

“洞穴比喻”是讲假想一群人被关在山洞里,他们只许面对山洞尽头的墙壁,不许回头,不许往两边看,在他们身后的高处有火堆。这里火堆对应的是“太阳比喻”中的太阳,借助火光他们可看到投射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并以最能看清影子的人为最高明的,并选举他们为领袖。这里影子对应线段比喻中“可见世界”中的“可见”部分。

这时假设有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被迫站起来,解除桎梏,往后看。此时他会看到火堆,借助火堆的火光他会发现原来还有物体本身,影子只是光照射到物体上投射到墙上的影子。这里他已上升到了“可见世界”中的“可知”部分。

此时被解除束缚的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走出洞穴来到地面,此时阳光对他来说太过刺眼了,他转过身来,逐渐使自己的眼睛适应更强烈的阳光。此时他会首先看清自己的影子,即“可知世界”中的“可见”部分。这里的太阳对应“太阳比喻”中的“善”。被解除束缚的人比喻哲学家。

当被解除束缚的人适应了刺眼的阳光后,他就可在阳光下走动了,看到各种物体,日月星辰,知道四季更替,春种秋收。这比喻哲学家已上升到了“可知世界”中的“可知”部分。

但柏拉图认为被解除束缚的人还必须回到地穴中,以解救他的同伴。这并不符合哲学家的利益,因为回到地穴中,哲学家会不适应地穴中的黑暗,起初他们会什么都看不见,当他向他的同伴叙述他所见到的世界时,对仍在束缚中的囚徒来说显得过于荒诞,哲学家与洞穴中人的“不同”又会惹怒洞穴世界中的领袖和大众,此时重新回到洞穴中的哲学家就会有生命危险了。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映射出的正是苏格拉底本人在雅典城邦中的遭遇。

因此回到洞穴是不符合哲学家利益的,但他们又必须回去。因为按照柏拉图所构造的理想国的原则——以城邦全体的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某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已经上升到知识世界的哲学家必须下降回到洞穴世界,这正是他们的责任所在。展开全部

312 赞 踩 13评论

分享

举报

心智玩家 01-26 17:10 关注

要认识柏拉图《山洞隐喻》的真正内涵,不能直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理解角度一般人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柏拉图在讲什么?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跨越中西方文明「大视角」来审视……

如果建立跨越中西方文明的「大视角」就会看到: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共同完成一个历史目标,并在这个历史目标指引下,承担者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

这个历史目标就是让人类理解「重叠结构世界」原理。

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就是守护、传承这种原理,跨越历史长河一直到今天。「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在中华先贤造字的时代,就被刻入了甲骨中,甲骨文「天」字就是「重叠结构世界」的象形。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

「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时、同地重叠存在,其中一个是显性世界,这个世界人是能感觉得到的,还有一个是隐性世界,这个世界人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完整世界的主体却在隐性世界中。

中华文明不仅保存了「重叠结构世界」原理,还保存了一整套的应用,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中医,都是基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的应用。

这是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那么,西方文明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为了人类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搭建一定的知识背景。

「重叠结构世界」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一般人根本就没法理解。

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在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中发展了过来,西方哲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从哲学的一开始就产生了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用来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

我们现在把柏拉图的《山洞隐喻》当做是一种哲学隐喻来认识,其实,不是的。

《山洞隐喻》是在当时条件下,人类对「重叠结构世界」最完美的描述。

整个山洞内空间与山洞外空间都是「隐性世界」,山洞里的人也是「隐性人体」。在山洞里的人是感觉不到「山洞里的空间」以及「在山洞里的自己」,山洞里的人只能感觉到「被火把照亮的山洞洞壁」。

洞壁就是显性世界,山洞里的人在洞壁上的影子就是显性人体。

山洞里的人感觉不到自己以及山洞里的空间,就把山洞洞壁当做了现实世界,把洞壁上自己的影子当做了“自己”。

柏拉图的《山洞隐喻》到今天也没有几个人能看明白,在古代,就更加没人能懂了。

……

之后,西方哲学的分支:自然哲学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科学,到了1899年甲骨文重新被发现,1900年科学也发展出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让人类第一次有了「认识多世界宇宙」的知识背景。

之后,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虚拟现实技术(VR):体验「重叠结构世界」最完美的技术手段。

我们现在基本上只要是视力没问题,都能体验到「重叠结构世界」的感受。

想象一下,「游戏玩家」在玩一个「极度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都被虚拟现实游戏中「游戏角色」的感觉所覆盖,「游戏玩家」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也感觉不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游戏玩家」能感觉到的“自己”就是游戏中的「游戏角色」,「游戏玩家」能感觉到的“世界”就是游戏中的环境。

大家想象一下这种感觉,不就是柏拉图《山洞隐喻》中「山洞里的人」的感觉吗?

西方文明从哲学产生到柏拉图,再到量子力学,最后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都在做一件事:让人类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

更多关于「重叠结构世界」的内容,请大家到心智玩家的头条号阅读相关的文章。

欢迎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哲语 06-18 17:09 关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冒昧来回答一下。

我假定题主对洞穴喻有了基础性的认知,且有自己的感想,是想找人交流。这是回答的语境和前提。

我以为柏拉图在洞穴喻中主要传达的是“痛苦”。一是脱离桎梏的痛苦,二是面对真理的痛苦,三是返回洞穴的痛苦。后两者柏拉图有明确交代,前者则无。

脱离桎梏时的痛苦来自肉体和迷茫。我们常有一种生活经验,伏案久坐后起身、回首,肉体是不适应的,脱离桎梏之人肉体的痛苦也来自于此。迷茫则是长久以来的认知(被禁锢)的动摇(能活动)而产生的,这是心灵上的痛苦。

面对真理的痛苦主要来自肉体和自卑。刺眼的阳光是肉体之痛,面对真理的自卑和自我否定则是心灵之痛。

返回洞穴的痛苦则纯粹是灵魂的痛苦。柏拉图明确说过,哲学家不想为王(真理的生活价值更好),但不得不为王。这种根植在人性中的矛盾是灵魂之苦。(我以为不受民众理解对于哲人而言并不是苦)

可以看到,这三种痛苦的性质不一样。在洞穴中,痛苦主要是肉体的(且是来自自己的)、浅层的;到了地面,痛苦主要来自真理,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也是深层的;回到洞穴,痛苦则来自人性自身,是人的内在规定性,无处可逃。

最后,在这三种痛苦之外,柏拉图暗示了“勇气”和“智慧”:勇于面对现实和追求真理,客服痛苦的勇气;追求完美的智慧和返回洞穴之后保存自身、引领民众的智慧。至于所谓对知识的理解或对真理的认识,我想那应是线段喻和太阳喻的内容,并非洞穴喻的核心。

楚楚夫 科学问答达人 06-18 01:07 关注

柏拉图是在两千多年前写出的这篇文章,非常清晰的指出了客观存在-感官途径-产生意识之间逻辑关系,这是非常的了不起。

柏拉图是假设一个人被限制在洞穴中,无法亲自出来观看世界,只能通过洞穴内的影子来认识外界,因此在其它人看来这个洞穴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错误的、变形的,但洞穴人则自认是正确的,因为他没有其它途径认识世界,没有比对,所以自认是正确的。但后来洞穴人逐步的走出洞穴,在此过程中,洞穴人看到的影子在变化,因此对世界的认知也在逐步变化中,开始不再认为此前的认知是正确的,直到他完全走出洞穴,彻底的认知这个世界,才知道此前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但依旧待在洞穴里面人还是固执的认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点才是对的。

柏拉图的这个假设的思想实验,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 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完全依赖于他的感知方式与路径,他看到什么现象就产生什么样的观点,没有可以超脱这个途径的所谓绝对真理。

柏拉图的这个思想实验彻底的表明: 我们的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观点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的一个反应而已,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与客观真理,所以才有人择主义者认为,实际上这个世界可能就是有了人的意识之后,才产生客观世界以及客观真理,如果没有人的存在,这一切所谓的客观世界根本就没有意义,所以笛卡尔才会说“我思故我在”。

40 赞 踩 14评论

分享

举报

林海 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后 专栏作家 09-26 07:03 关注

这个比喻是出现在《理想国》一书中的。这本书的德文书名是“Staat” ,即“城邦、国家”之意。我们可能可以从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的角度,理解洞穴比喻。

这个比喻的投向,就是改革家,更具体说,是哲学王。那些因爱智慧而离开洞穴的人,不会热衷洞穴中的奖赏,而将得以欢飨大光明带来的安慰。但在最后一卷里,他终究还是不肯放弃人与神给予正义者的奖励(比如最终得以治理国家和死后灵魂的天国之旅),终究还是会回到城邦,帮助同胞们建立善的政治体制。

当然,更常见的是误解,比如苏格拉底自己,最终也难逃“众人指责或赞许的洪流”,死在雅典人的审判中。但是,他仍然想回来。因为哲学王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该成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成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因而在《理想国》中,城邦的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完全不是对立的,相反,“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一个有机体”。在他的行动蓝图里,江湖之远与庙堂之高都可以找到知识分子的德性。哲学王通过走出洞穴,心中建立起理想城邦的原型,再回到洞穴中,“把在彼岸看到的原型实际施加到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的人性素质上去,塑造他们”,这是他们的使命。

哲学王参照某种神圣原型改造城邦——这蓝图自然是在洞穴外所见的:“……他们将拿起城邦和人的素质就象拿起一块画板一样……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大概会不时地向两个方向看望,向一个方向看绝对正义、美、节制等等,向另一方向看他们努力在人类中描画出来的它们的摩本,用各种方法加上人的肤色,使它象人……他们大概还要擦擦再画画,直至尽可能地把人的特性画成神所喜爱的样子。”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是教你们不要太上心,身边之物如影如幻,不要太放在心上。然而对于有志建构完美世界的哲学王来说,锻造理想国度是他们自己人生的意义。对于像柏拉图、苏格拉底这样的“读圣贤书之人”,出洞穴之外,是为了回洞穴(城邦)去改进政制——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立法。即便最终死于不理解的人们之手,也是改革者的宿命。

胡宝钢 06-18 13:29 关注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其实就用中国一个字就可以完全表达出来:“巫”!

其中,上下“二”,代表分别代表“天”(火把和外面的太阳)、“地(洞穴和人坐在的地面),“工”代表坐着的人(一竖)将天与地链接在了一起,而两个“人”(人人)分别被中间的一竖丨(坐着的人)隔开,代表了坐着的人只知“虚影(虚人)而不知后人(实人)的虚实场景!

“洞穴理论”有很多种解释,但都是就西方哲学谈西方神学,而没有将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事实上,东西方文化本身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顾此失彼!而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将中国文化与西方哲学结合起来!所以我才认为:柏拉图是用当时人类的现状,揭示了未来全球世界人类的改变规律和世界变化的趋势。

--其实,“洞穴理论”就是中国人眼中,一方面是一个“梦”。大家知道庄周梦蝶吧?庄周用一个梦,解释了人与蝴蝶以及虚与实之间关系,应该说,比柏拉图的洞穴理论高出一个维度,他将虚实置于一个系统之中,表现出中国人的大智慧。

另外的一个是“局”,即对巫的场景解读,中国文化中的“巫术”(注意:我们决不能将巫术简单的看作是妖术或骗术呀!)。

巫教,为中国原始的宗教,流传广,后来配之于五行阴阳,渗进了佛、道等成份,影响深远。从古七世成箴公始,他创出了以龟壳作卜,用竹段一劈为二成卦,将草蓍作笺为筮,深化了巫文化。秦汉前,各朝统治者以巫教为官教,不少帝王本身是巫师,以巫言以表天神意旨,以筮卜而定行止,直达民间盛行于世。

这个变化其实就是预知了今天的互联网!互联网链接线上线下,沟通虚实之间,只是不知道虚的是谁,实的是谁?(也许你网络的另一头就是一个狗)。如此证明,互联网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同时预知了巫与佛、佛与禅之间的量子纠缠,从而揭示了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方法和生存方式的智慧本质!

如果大家还不是很理解,请关注我,并在以后的交流中细谈!

建章看世界 历史问答达人 08-16 14:49 关注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记录了一段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为学生格劳孔所讲述的一段非常深刻的比喻,后人将其简称为“洞穴之喻”。

苏格拉底认为感官是未必可靠的,仅凭感官人类其实是无法认知真相的,如果没有先知先觉者的教育与启发,人们是一定会自我蒙蔽的。

为了证明这个道理,他设想了一个情形,在这里简述如下:

假设有一群人,从出生起便被一直捆绑在一个地下的阴暗的洞穴里不能有自由活动,并且他们必须一直面对山洞尽头远处的墙壁,由于他们背后有火堆(但他们不能转头看到),火光会将他们的形象投影在那墙壁上。这样,由于见识有限的缘故,他们会错认墙壁上的影像是真实的事物,不知道其实只是他们自己在那墙壁上的投影。这种见解,就成了这些人的共同的知识。

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因为某种缘故被解放了,能自由活动了,他于是很快就发现了墙壁上的影像其实只是些影子,并不是真实的事物;他甚至能走出山洞,能看见太阳以及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时候,他深深地发觉,之前他被束缚在山洞时的认识有多么地错误;而他不忍心自己独自发现真相,便又回到山洞里头去告诉他从前的伙伴们,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告诉他们,墙壁上其实并没有真实事物只有一些投影而已。这时候,他发现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他们都执著于他们所看到的墙壁上的投影是真实事物,也不相信有什么火堆乃至太阳等等,他们都以为他发疯了。

苏格拉底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我们人类执著感官世界所面对的现象为真实,就好比那些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执著对面墙壁上的投影为真实事物而不相信有火光有太阳等事物的存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此指出在现象世界的背后,其实是存在着一个更本质更真实的抽象的“理念世界”的存在,但我们因为迷惑于感官现象,通常都会加以否认。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物理学的相对性原理在哲学上的一种最早的经典表述。它其实指出了现象呈现的相对性,依赖于参考系,不是根本可靠的。

西方近代哲学乃至物理学是深受这种思想脉络影响的。比如笛卡尔对现象世界采取了普遍怀疑的态度,得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指出认识活动的本身是需要再被确证的;再比如康德提出了“物自体”观念,指出了本质世界与现象世界的不同,并且他认为本质其实是不可知的;又比如深刻影响爱因斯坦的马赫提出了“物是感觉要素的集合”,对现象本身的实在性予以否定。

像苏格拉底引发的这样的思考不仅在西方世界存在,在东方社会里也是有传统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源自于佛经的成语故事“盲人摸象”,就是为了说明同样一种情形。佛陀所讲的盲人,可以对应苏格拉底所讲的洞穴中的囚徒;佛陀所讲的大象,譬喻的就是实际的真相。盲人摸象后对大象的片面认识,就如同洞穴囚徒执著于墙壁投影真实性的片面认识。这些圣哲讲述这些譬喻与故事,就是为了启发我们不要执著于感官现象本身的绝对真实。没有对这种现象的绝对性的破除,乃至对时间、空间绝对性的怀疑,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不会出现了。

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启迪。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好多譬喻,就无情地嘲讽那些执著于自己所见的现象就是真实的人,指出了在不同生命的视角中所呈现的现象其实都是不同的。我们中国古人才会想象有所谓“南柯一梦”,相信有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相对论性时间效应。

我们不妨再举现代科学的例子。譬如色盲者、猫狗等动物以及我们一般人对同一事物的色彩感知其实都是不同的,这其中其实并没有谁是处于绝对中心位置的。在物理学与数学里,一个参考系中的一条直线在其他参考系中可能是一条抛物线或其他类型的曲线,这意味着其实不存在着绝对的直。

正是在对感官的现象世界的绝对真实性产生怀疑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一步一步摆脱类似地球中心论的狭隘思想,发现宇宙运行的基本奥秘。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所见所听所意识到的,不一定就意味着真实。正因如此,我们对待真实更应谨慎,要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一定要大胆怀疑但必须小心求证。展开全部

雕刻历史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在读 02-21 23:08 关注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这样的: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便把洞壁上由火光造成的雕像投影影像当作真实的事物。然而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然后分清了雕像和影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影像是火造成的投影。后来他被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他先看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本身,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观察太阳,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包含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意义。

首先,洞穴理论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洞穴比喻中洞内洞外分别比喻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洞内的影像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可感领域的影像和自然物,洞内的火相当于可感世界的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理念世界的善。可感世界的事物和理念世界的存在构成我们两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对象。

其次,洞穴理论说明我们认识可感事物和理念的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被锁住的囚徒的观看是幻想,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它们都需要借助火光。洞外的自由人的观看是知识,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映象”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这一过程需要依靠太阳。这些说明,我们对可感事物的认识,需要借助太阳发出的光,由肉眼视觉来进行的;我们对理念的认识则是在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下实现的。

最后,洞穴理论表达了认识转向的观点。从囚徒到自由人,从洞内到洞外,不仅认识对象发生了变化,认识的方式以及认识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变。柏拉图就是以此要求我们的认识应当从可感的事物转向理念世界,追求理念这一真实的、永恒的存在,以获得真实的、普遍的知识。

依凡论道 文化问答达人 06-21 12:28 关注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认为认为人类一直生存在一种无知之域里面。

而柏拉图则认为人类生存在一种知识洞穴里面,我们生活在自己的认知洞穴里面,如同井底之蛙,我们无法想象也很难接受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原有的认知和观念会形成一种遮蔽,很多人都是盲目无知的知识暴君,我们只接受固有的知识、经验、观念和信仰对我们认知王国的统治,我们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因此人类历史上就上演了一幕幕无知者对有知者的荼毒和残害。任何人对我们的固有观念和信仰造成冲击,我们就会有如芒刺在背,很难容纳对方的,甚至于旋转毁灭掉对方,因此很多新技术、新理论和新事物出现时,世人往往对其进行无情的嘲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扼杀。这其中除了哥白尼和伽利略这样的事例,其实每一次新的知识进步都遭遇过这样的待遇。

西方还有一位对科学主义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培根,他就提出过人类存在四种假象,分别是:

一是“种族假相”:即由于人的本性而产生的错误看法。培根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从主观出发,把个人的“意志和感情灌输”在对事物的认识中,并把 它们强加于客观世界,从而歪曲了事物的真象。这种主观意识往往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所以培根才把它和种族联系起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局限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狭隘立场来看问题,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如果不摘下这个“有色眼镜”,就根本无法认识到事物的真相。

二是“洞穴假相”:即因为个人偏见而形成的片面看法。培根认为,不同的人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会产生各不同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为每个人都坐在他所特有的“洞穴”之中,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因为受到狭窄天地的限制,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

三是“市场假相”:即由语言滥用而引起的认识和思想混乱。培根指出,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语义(概念)含混不清,从而导致认识错误。他认为这种认识错误有两种:一是本来有些东西明明不存在,人们偏偏造出一些词汇(名称)来虚构其存在,使人的认识发生错觉和混乱,如“神”“上帝”等;另一种是人们交往中使用的有些语词,意义不明确、模棱两可,从而导致人们认识的偏差。

四是“剧场假相”:即因为盲目迷信权威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培根认为,由于人们盲目迷信权威和教条,以及盲目崇拜历史上和现存的种种“哲学体系”,因而常常使思想受到束缚,认识出现僵化。这种因“逢场作戏”而形成的教条主义认识和思想就叫“剧场假相”。

培根的四种假象学说与后面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提出的遮蔽现象非常类似,我我是生活在语言、文化、信念和知识信仰等等各种洞穴之中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