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经济迅猛发展这么多年,按说现在已经达到每天都能吃上年夜饭的水平了,可是每年依旧有不少朋友在过年期间大吃大喝吃出了毛病,家人急急忙忙给送到急诊抢救,过年期间就会遇到不少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患者,关于胰腺,大家了解多少呢? 闪闪发光的就是胰腺! 胰腺,那可是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第一是肝脏),位于胃的后方,处于腹腔的深部,分为头体尾三个部分。为什么说它是第二大消化腺呢?因为能耐大,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内分泌所说的就是胰腺实质内有胰岛细胞,分泌调节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有糖尿病的朋友都知道,很多人每天都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且节日时很多人饮食不当常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后慢慢再讲)。 Oddi括约肌就是奥迪括约肌 外分泌部分是咱们今天的重点,也就是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出来消化酶和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的水和无机物(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组成胰液,通过胰导管在肝胰壶腹(非常重要的解剖学标志,是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后形成的共同通道,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处,外周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即Oddi括约肌包绕,这个通道就是胰液和胆汁进入小肠中参与消化的入口,一旦堵塞就会出现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乃至引发全身的并发症)排入小肠中,在小肠内将食物充分消化以利于吸收。 正常胰腺的解剖结构 说说胰液,它有什么功能呢,单从理化性质说,就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而且97%是水,pH7.8-8.4(注意,可不是强酸强碱啊,没有那么强的腐蚀性),成年人每天大约分泌1-2L(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说你今天吃的是啥,油腻还是清淡,好不好消化?)。 您可能要问了,胰液不就是一斤弱碱水吗,有那么重要吗?好,咱们下面接着说,人体生命结构的构造极其精密,完美程度的超过任何一台现有的机器。而且生命科学的威力在生物化学层面上超越理化水平何止千万倍。刚才说到胰液是弱碱性液体,主要是因为其中有 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 这些负性离子,它们中和同时进入十二指肠中胃酸,保护肠粘膜受到强酸的腐蚀(多么体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这些消化酶类(主要是胰酶)在小肠内发挥作用提供最合适的pH环境(生物体内的酶在参与催化反应时发挥最高效能需要处于最适温度、最适pH),相对于理化反应,这是相当高效节能的物质转换。 胰酶由腺泡细胞分泌,由导管送至小肠,这样一个外分泌腺过程 重要的人物开始上场,各位胰酶,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还有同类的糜蛋白酶、羧基肽酶)。我们每天吃下大量的食物,甭管您吃的是什么,这三类酶都能给它水解了,因为我们每天饮食摄入的也就是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简单点说就是把大分子都给切成小分子薄片,然后再把有用的营养物质给吸收了。 一般的酶类,平时状态下或者刚出场的时候都是酶原,是不具有活性的,只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酶原被激活,就是外界环境中的因素把酶原水解开几个肽键给激活一下,这才大显身手,就好像平时安分守己绝不惹事,但是该我出手也绝不退缩,一定把事情给做对了。在生物体中定点爆破是很必要的,要不然这消化酶没到消化道直接就激活开干了,那就把这一路脏器就都给消化一遍了。 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胰淀粉酶,挺直接的一酶,不需要激活,到了小肠就开始工作,不管你是淀粉、糖原还是其他碳水化合物,直接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这么说吧,只要淀粉类(我们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普遍形式)和胰液一接触,用不了10分钟,全给你水解了,那叫一个快。 蛋白质分子量一般比较大,不是太好对付,所以胰蛋白酶一般带着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一起来水解,它们在胰液中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一来到小肠,小肠液里的肠激酶很快把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然后胰蛋白酶再自身激活胰蛋白酶原(正反馈作用)、糜蛋白酶原和羧基肽酶原,胰、糜二酶共同协作把蛋白质分解成䏡和胨,羧基肽酶再进一步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胰脂肪酶,它的发挥需要辅脂酶(听名字就知道作用了)的帮助,辅脂酶凭借自身和胆盐的亲和力,把胰脂肪酶、辅脂酶和胆盐形成复合物,说白了就是把脂肪摁住了别跑,让胰脂肪酶可劲儿消化脂肪,直到给消化成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才算罢休。 刚才说了这些是胰腺的基本生理、生化作用机制,那么怎么会出现胰腺炎呢?胰腺炎又会给人带来什么后果呢?咱们下回再说。 |
|
来自: 枫叶snk2dw83sx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