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想拿高分,从背会这140字开始】第57字“尝”+第58字“欲”(附练习题+文言小故事)

 小叮铛315 2018-03-04

 回复“芝麻开门”,每日送您一句暖心箴言

[每期一积]  文言文也可以很简单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积累文言字词,一般说来不要死记硬背,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


黄保余老师教研团队审读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史集、经集等经典篇目,从中确定出疑难字,历经六年、五次升级,最后得到了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这140字占了文言文考核点的90%以上。


我们每期学习两个字,坚持70期,相信你的文言文水平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57字“尝”

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1、品尝,引申为试探,同现代汉语。

不敢尝。——《论语》

译文:不敢品尝。


2、经历。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

译文:险阻艰难,全都经历过啊。


3、曾经。

陈涉少时,尝为人佣耕。——《陈涉世家》

译文:陈涉小的时候,曾经给人做过佣耕。


【快练练吧】(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答案在文章最后)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 (  )

2.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  )

第58字“欲”


本义:欲望,嗜欲。


1、欲望,贪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2、图谋,求。想要。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译文:想要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3、爱好,喜爱。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译文:人之常情是喜爱优厚而憎恶薄待。


4、将要。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

译文: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的时候。


【快练练吧】(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答案在文章最后)


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孙权劝学》(  )




同学们,只有多阅读思考,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文言诗文的感悟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的文学素养,我们一定要做到疏通文意,理解词语,同时也是我们写作很好的素材,学以致用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让我们每期积累一个文言文小故事,丰富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吧!


  文言文小故事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

1、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   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   3、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过:责备。   5、先王:指周之先王。   6、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成语积累」

 

既来之,则安之:语出《季氏将伐颛臾》。本指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答案


第57字: 3;1   第58字:3;2


每期学习完在文章最后“写留言”处写下你的学习期数或体验,让更多人见证你的进步!坚持打卡的同学,也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黄保余语文会不定期奖励打卡的同学哦!



坚持打卡第 29 

[每期一积]  文言文也可以很简单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

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END


文言140字+文言小故事】汇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