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归棹图册》-清代山水花鸟十二开书画册高清图赏析

 百了无恨 2018-03-04
 
《归棹图册》,清代/1695年,石涛,纸本淡设色,册页,12开册,每开纵21厘米,横31.4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石涛《归棹图册》_清代山水花鸟十二开书画册高清图赏析
1695年,石涛客居真州,当时他正处于彷徨苦闷的时期,风光绮丽的真州却给他精神莫大的安慰,他在这里读书、写作、作画、会友,且参与友人多处园林的营建,是其创造力勃发的时期。这期间,他作有一套《归棹》册页,活泼地传达出他快乐而又轻松的心情。这套册页共有24页,12对开,纸本,每开书画并页,右为画幅,左为书法对题。每幅约为16.5cm10.5cm。未系年。从整体上看,册页有相当的统一性,为同一时期完成,书法和绘画风格也可判断为晚期作品。

石涛《归棹图册》跋文页一
石涛《归棹图册》跋文页一

石涛《归棹图册》跋文页二
石涛《归棹图册》跋文页二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一开《归棹》,画依稀溪岸,一影小桥,小舟从远方淡然归来。云天空渺,落叶萧疏,是秋日景色。而岸边的山崖上,隐约有一小亭,当为归去之所。右侧中下钤“石涛”、“原济”二白文印。 书法对题云:“落叶随风下,残烟荡水归。小亭倚碧涧,寒衬白云肥。”款“石涛”,钤“释元济印”白文印。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一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一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一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一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二开画萧疏梅竹,梅之枯枝以渴笔勾出,竹以浓墨画就,梅与竹显出层次。右上钤“释元济印”。 书法部分以云林书风题:“初试一朵两朵,渐看十田五田。落日霞明远映,与余笔墨争先。”款“石道人”,在款上覆“苦瓜和尚济画法”朱文印。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二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二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二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二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三开画数峰挺立,唯几棵枯树点缀,显得古拙苍莽,也以渴笔干墨画成。上钤“原济”、“石涛”连珠印。 书法部分题诗一联:“山高秀色寒,白云飞不白。”款“清湘道人济”。钤“释元济印”白文印。书风雄而厚。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三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三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三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三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四开画兰,以工笔淡墨画兰叶、兰花,以稍浓之墨勾勒,具有透明感。笔法柔韧而富有弹性,风度清雅,层次清晰。是晚年石涛工笔兰作之范例。钤“原济”、“石涛”连珠印。 书法对题:“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如兰之意,其合永欢,子宜佩之,保护春寒。春风寒兮,谁谓乎安。”款“苦瓜老人济”。钤“前有龙眠济”白文印。书法依钟繇之法又有变通,参差错落、稚拙可爱。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四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四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四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四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五开,方闻依题诗第一句定名为《潦倒清湘客》,此作几乎是画家自画像。以米家法画蒙眬山影,近景入手处从旁侧伸出萧疏的芦苇,中间大片地带置空而不着一笔,当是云天空阔之水体。一老叟坐于小舟上垂钓,前倾的身子,表明其全神贯注,身心都忘,四天皆空。钤“原济”、“石涛”连珠印。 书法页以浓墨书写就:“潦倒清湘客,因寻故旧过。买山无力住,就枕索拳宁。放眼江天外,赊心寸草亭。扁舟偕子顾,而且不箪丁。'停'书之'过',登舟故尔。白沙江村留别,枝下人写。”钤“释元济印”白文印。这里有一个注释,第二句“因寻故旧过”,应为“因寻故旧停”,为什么写错,那是“登舟故尔”,同行人(或船家)正催着登舟去江上游玩。他的解释,“漏”出了当时快乐的气氛。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五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五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五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五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六开画采莲舟中之景,是一幅减笔画,采用白描法,唯几笔勾勒,展开的荷叶,妖冶的莲蓬,才露尖角的新荷,一一得其所。书法与画采用一样的笔法,控笔而行,墨淡,落笔轻,有飘飘欲仙之韵。题云:“花叶田田水满沟,香风时系采莲舟。一声歌韵一声桨,惊起白云几片浮。白沙江村采莲,舟中写意。瞎尊者写。”画与书都钤“原济”、“石涛”连珠印。此处书法初工稳,稍放纵,内在节奏颇值把玩。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六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六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六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六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七开画荒亭之景,一亭掩映于深山中。画面上重而小轻,山体厚重,在清泉荡漾中现出。钤“原济”、“石涛”连珠印。书法部分题诗云:“荒亭岑寂荒山里,老树无花傍水矶,饭后寻幽偶到此,十分寒苦惨斜晖。”款“石涛济”,钤“头白依然不识字”白文印。书体仿山谷体,笔势稍颤,结体上紧下松,东倒西斜,极富韵味。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七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七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七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七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八开画菊花,画上钤“头白依然不识字”白文印。书法页题:“九月寒香露太真,东篱晚节可为邻。从来天地无私运,梅菊同开一样春。九月梅花二首之一。瞎尊者原济。”钤“苦瓜和尚济画法”长方印。书法以钟繇变体写成。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八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八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八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八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九开画山间暮春景象,气氛阴冷,枯枝方露出新芽,一人徘徊树下。老树空山,更显阒寂。钤“石涛”白文、“原济”白文二印。书法部分题:“新长龙丝过屋檐,晓云深处露峰尖。山中四月如十月,衣帽凭逆冷翠绘。清湘小乘客济。”钤“石涛”白文小印。书法只占叶面不到一半,大半空白,有奇特的画面效果。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九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九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九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九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十开画枯木丛篠。书法部分题:“此帧拟李营丘,而有别意,美人素质,澹妆流丽,漫尔效颦,不免气缩。济。”钤“释元济印”白文印。画上有“原济”、“石涛”连珠印。画法的确有淡妆流丽的特别,在轻秀中显超逸之感。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一开画秋山景。用枯笔皴擦,苍莽豪放突出秋山的高远清旷。淡着色。钤“原济”、“石涛”连珠印。书法部分以隶书题诗:“山色苍苍树色秋,黄云欲碎背溪流。苦瓜客舍消闲笔,画法应愧老贯休。”款“瞎尊者原济”。有“苦瓜和尚”白文印。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一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一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一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一开局部图
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二开以白描加以淡淡晕染的方法画出水仙,显得清丽出尘,又有浮空掠影的感觉。钤“原济”、“石涛”连珠印。书法对题:“君与梅花同赏,岁寒时许争夸,暖日睛窗拈笔,儿回清思无涯。小乘客济。”钤“头白依然不识字”白文印。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二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二开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二开局部图
清代石涛《归棹图册》第十二开局部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