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胶正解:萃鹿皮之精华,护人类之健康

 九修堂 2018-03-05


说起来阿胶,大家都知道是用驴皮熬制而成。那么鹿胶是怎么制成呢?鹿胶是选取优质梅花鹿、马鹿之皮精炼熬制而成的。


鹿胶历史,源远流长

《周礼·考工记·弓人》中有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郑玄注:“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早在周代,人们对动物皮制胶就有了比较精细的研究与分类,而且在当时,驴皮并没有作为首选原料,鹿皮反而备受青睐。


在古代,作为鹿胶原料的梅花鹿和马鹿皮非常稀缺,因为当时的梅花鹿和马鹿都是野生,并没有专门的养殖,难以为鹿胶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料,因而稀有的鹿胶就成了皇家专用的高级滋补品,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相反,作为畜力的黑驴在古代就已经普遍使用,驴皮胶也因此得到了比较好的推广。


有关学者考证:唐代杨贵妃就是鹿皮胶的青睐者,其兄杨国忠寻来鹿皮熬制成的胶块,杨玉环服用后不日顿感精神焕发、容颜如沐仙水,终得唐玄宗喜爱,才有了后来“羞花美女”的美名。

 

另据清史载:女真族人将鹿皮去毛熬制成膏状食用,后清太祖努尔哈赤又曾在今辽宁新宾县设立狩鹿围猎场,1626年皇太极继位,便令当地住民进贡鹿胶送与皇宫,食用过鹿皮胶的妃嫔气色绝佳、身体日渐清润、气爽神清。皇太极大喜,御赐鹿皮胶为“大清贡胶”并拟诏曰:“此胶块可为食、可做饮、可入药,仅为皇家御用!”

 

鹿胶制作,工艺考究

鹿胶的生产过程中,要经过百余道繁复的工艺,讲究“适季、适温、适日、七洗、七泡、七提”的原则,晒皮不能在太高的温度,不能经水。温度过高会导致皮脂晒得过干,胶质受到损坏。温度不够则水分不能完全蒸发,胶块稀软。晒皮不光讲究温度,时间同样重要。晒足七七四十九天,使鹿胶的营养完全沉淀凝炼在胶质中,营养丰厚。   


鹿皮要进行七次洗涤,将皮质表面的小绒毛和杂质完全除去,同时去除皮毛中可能存在的小虫和寄生物,保证皮子干净,无残留物。鹿皮洗净后,要经过七个池子逐一浸泡,将皮子中的腥气泡去,软化鹿皮,准备进行熬煮。鹿皮泡软后,在圆形蒸炉中进行熬制,再经过反复七次提纯,彻底滤出杂质,保证制成的鹿胶颜色通透,口感醇厚。

  

鹿胶之效,原料先行

鹿皮性温,味咸,具解毒、补气、生血、涩精之功效。鹿胶,古又称白胶,《本草汇言》云:“鹿胶,无毒,入肝、肾二经。状元阳、补气血、生精髓、暖筋骨之圣药也。”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及人体所需的17中氨基酸,以及21种微量元素,久服益气延年、强筋健骨、补益气血、生骨血、固肾元、美容养颜。


 据记载,用鹿皮熬炼成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曰:鹿胶,作之以皮,味甘平,补中益气,妇女血闭无子,安胎。鹿补右肾精气,糜补左肾血液,其功效为君。同时,《神农本草经》将鹿胶与龙骨、麝香、牛黄、熊脂、阿胶同列为上品六兽,并强调其功效:“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而鹿茸则被该书列为中品,其功效:“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赢者”。


李时珍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明朝《药鉴》称鹿胶:“生精血,秘精髓,止血崩,补虚劳绝之剂,血家之圣药也。久服诸病不染,极能黑须发,美颜色,壮精神,填骨髓,固肾元”。

鹿胶食用,多样配伍

鹿胶原粉可搭配不同的食材,服用后效果各有不同之效:

1、鹿胶原粉+热牛奶:安心神,促进睡眠,养颜补钙。

2、鹿胶原粉+咖啡:适合年轻人,抗疲劳,提高精力,补充营养,强身健体。

3、鹿胶原粉+蜂蜜+牛奶:口感好,适合各类人群,排体毒,润肠通便,焕肤生肌。

4、鹿胶原粉+红糖+大枣+枸杞+黄酒:补气血,排体毒,祛风除湿,久服延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