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芪保元汤慢性心力衰竭

 柴桂苓 2017-05-14
黄芪30g,红参15g,桂枝1g,瓜蒌15g,法夏15g,薤白15g,葶苈子10g,泽泻15g



参芪保元汤是在保元汤的基础上辩方而来。保元汤源自明代魏桂岩的《博爱心鉴》,具有温阳补气的功能,全方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四药组成。药理研究显示,在不引起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同时,保元汤对每搏和每分冠状动脉灌流量有着极其稳定的提高作用。
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可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峰充盈率,使左心室构型改善陶‘。人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抗缺血能力。参芪保元汤改肉桂为桂枝,肉桂辛甘大热,长于温里寒,常用治里寒证;并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原。相比肉桂,桂枝可充其阳,可上通心肺,下达水道膀胱,即可载阳于上,又可引水趋下,充心之不足,卸心之负担。一味桂枝上通下达,带动全身之阳。阳气一充,血脉得通,经络畅行,且桂枝辛温之性较小,心 衰患者本心阳虚衰,不宜发散太过。方中桂枝均为辛热之品,根据四时变化,适当调整剂量。心衰患者常水湿、瘀血于肺,肺气不降,呼吸短促,瓜蒌润肺化痰,利气宽胸。法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薤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①《本经》:” 主金疮疮败。” ②《别录》:” 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瓜蒌、薤白合用可振奋胸阳,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葶苈子性苦,辛,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为泄肺平喘,利水消肿。《名医别录》有“ 下膀胱水,伏流热气,皮问邪水上出,面目浮肿。” 记载。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功效为消水利肿,渗湿,泄热。《药性论》中日“ 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宜通水。” 以黄芪、人参益气温阳治其本;桂枝辛温通络,温阳化气;瓜蒌、法夏、薤白温中化痰,化饮平喘治其标;甘草调和诸药。葶苈子、泽泻为佐药,本方合用,补脾肾之气,阳脾肾之阴,利水消肿强心,标本兼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