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 书法技法:临帖的必要性(上)

 青木森森 2018-03-06


    方建勋,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艺术史方向博士后。于书法篆刻史、书法篆刻美学、书法教育等领域均有建树,著有《印境》《隶书技法四十五例》《字美在何处》等。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在《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书法大赛中获专业组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之一。现为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近期主要研究“临帖”问题,撰成《临帖九讲》一书,已由中信出版社于2017年9月出版。


一、“临帖”的概念

  经常会有人问:“写书法,为什么要临帖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先对“临帖”的概念略作梳理。

  临帖的“帖”,是何意思?清人梁章钜在《退庵随笔·学字》中说:“今人临摹古人书者,统曰‘临帖’。不知帖之名,起于晋而盛于宋,秦汉以前之钟鼎款识,及石鼓等,皆当谓之金石文字。李斯各篆刻,但当谓之摩崖。至两汉以后,树石书丹者,则谓之碑碣,而皆不可以帖名。帖者,始于绢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者,皆归之帖。宋以后阁帖,如钟、王、郗、谢诸书,皆帖非碑。”“帖”本来是指书写于帛、绢、纸上的墨迹,以及宋以来的刻帖。后来,我们所说“临帖”的“帖”,既包含了帖,也包含了碑,以及铭刻于青铜器等载体上的文字。“临帖”于是成为临帖与碑的泛指。即使是照着碑上的字写,也可说是“临帖”。

  临帖,就是照着范本字帖写。又因为范本往往是古人的碑帖,所以也叫“临古”。临帖也常被称作“临摹”。其实,“临”与“摹”是两个概念。“临摹”合用,成为“临”的指代,是后来的习惯。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中提到:“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临,是对照范本写;而摹则是用另一张纸覆盖在原帖上,先勾写字的轮廓,而后填墨。摹的方法有点类似今天的复印机(激光扫描),能准确把握范本的形体、点画位置。如唐太宗时期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图一为局部)、武则天称帝时(万岁通天二年)弘文馆摹《万岁通天帖》(图二为摹王徽之《新月帖》、图三为摹王献之《廿九日帖》),均达到了“下真迹一等”的逼真程度。

  对书法学习者来说,临与摹两种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南宋书家姜夔的《续书谱》中曾比较过两种方法的差别:“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容易得到古人的笔意、笔法;摹,容易得到字形之准确。不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笔法的重要性要胜于结体。初始阶段,在字形的精准方面,临书的方法固然比摹的方法欠缺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书法的提升,临的方法要强于摹。摹久了,容易依葫芦画瓢,成为不动脑子的“体力劳动”,也容易形成“描画”的习惯。尽管摹熟了以后,“描画”的痕迹也会相应地减少,但是书法的“书写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主体精神意趣很难施展,远不如临熟了以后那样有很大的自由性。有许多书法学习者,会摹不会临,所以到了书写创作阶段,就举步维艰;反之,以临为主事者,自己创作即能游刃有余。临之愈久,主体性之自由愈可更大地舒展,如王铎53岁时临王羲之《阔别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四为王羲之《阔别帖》、图五为王铎临王羲之《阔别帖》)

  因之,对于书法的学习,一般还是主张临,不主张摹。不过由于摹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握字形的准确度,因此在初学阶段,可以把摹作为临的辅助手段,以更好地体会和把握字的间架结构与位置。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