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丨知道古人怎么说你家蛙儿子的不?

 卜君心 2018-03-08

古人是怎样说


文//呱呱






年前一只小动物刷爆了朋友圈。

这个神秘兮兮的小东西,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蛙/青蛙。据统计,中国境内的无尾目两栖动物多达282种,颜色形态大小不一。古时人们目力所及,或许没有这么多种,动物区分也没这么细致,但也不至于只有一种称呼。

那么,当古人说蛙的时候,古人在说什么?古人是怎么形容蛙鸣的?跟着呱呱同学一块儿探索吧!




我们现在使用的“青蛙”的叫法产生得比较晚,在古书中的使用并不多。古籍库中最早出现在晋郭璞注《尔雅·释鱼》:“黾(měng),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不过之后这个词在典籍中的使用并不多见,直到宋明时期才多起来。

 

上古时一般称“鼃”(wā),也写作“蛙”“䵷”《说文·黾部》作“鼃”,郑玄注《周礼·秋官司寇》:“玄谓蝈今御所食蛙也”作“蛙”,《汉书·东方朔传》:“水多䵷鱼”作“䵷”。从虫与从黾之字相通,三字无本质上区别。


蛙善鸣,它的得名大概也是因为叫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蛙》:“鼃好鸣,其声自呼。”在古人的概念里,蛙是很喜欢叫的动物,古人写诗词也经常写蛙声,比如辛弃疾词“听取蛙声一片”。大概是蛙的叫声比较响亮,成片的叫声更是聒耳,惹人恼,所以古人还专门去捕捉蛙。《周礼·月令》:“掌去鼃黾。”洪迈《夷坚志》:“夏夜且睡,为蛙声所聒,命小童捕之。”又据古人的描述,蛙一般居住在水边。《庄子·秋水》井蛙对东海鼈(biē)说:”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xiàn)井之乐,此亦至矣。”《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䵷鱼。”《急就篇》“水虫科斗鼃蝦蟆”,颜师古注:“鼃,一名蝼蝈,色青,小形而长股。”后人改称青蛙,大概是因为常见的蛙皮肤颜色多为青色吧。


居住在水边且善鸣基于这两点,可以大致推断,古人所说的蛙大概比较接近现在生物学上所说的无尾目蛙科,水生、皮肤光滑且善鸣。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叫声比较响亮。




大家都知道,青蛙的叫声是“呱呱”,不少《旅行青蛙的玩家还亲切地将自家的蛙称为“呱娃子”。但实际上蛙的叫声有很多种,一只蛙受到惊吓的叫声与正常的叫声也有区别。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在网上搜索视频或音频。


古人似乎很早就发现了这点,也偏好根据叫声的不同来命名不同的蛙类。“黾”(měng)——一种叫声像鸭的蛙。《说文·黾部》:“黾,鼃黾也。从它象形,黾头与它头同。臣铉等曰象其腹也。”《甲骨文字典》此字下有字形作,“象巨首、大腹、四足之鼃形”,也是很形象了。《尔雅·释鱼》“在水者黾”,郭璞疏:“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可见这种“黾”与蛙相比较,体型略大而叫声似鸭。


清代有这么一位好学的人,不仅观察自家院子里的蛙的叫声,又查找文献中关于蛙的资料,总结归纳了好几种不同的蛙鸣:


“耿黾者,耿与蝈声相转。……今验人家庭院止水中有小鼃,惨黄色,腹下赤,大如指头,其鸣如曰‘孤格孤格’,即蝈之合声,群聒人耳,形尤可憎,《秋官》所去,疑指此物,郑似失之。盖鼃即青鼃,与耿黾别种,非一物也。陶注《别录》‘鼃’云:‘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又一种黑色,南人名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种小形,善鸣,唤者名鼃子,此则是也。’今按,陶注以土鸭与蛤子为二物,亦非也。鼃似蝦蟆,背青绿色,喙尖腹细,其鸣哇哇者是也。黾似青鼃大,腹背有黑文一道,其鸣蛤蛤者是也,鸣声似鸭,故名土鸭。” (清·郝懿行《尔雅》疏)


P.S.除了“孤格孤格”“哇哇”“蛤蛤”等,古人对于蛙鸣的形容,还有”或“阁阁”。陆游诗:“遥怜萍青青,厌听蛙”。李觏:“蝦蟆尔何为,阁阁搅人耳。”


别问我这都是啥,小库也分不清Orz




这里的“蝈”(guō),可不是咱们小时候玩耍的蝈蝈儿,而是一种体型较小而色青的蛙。《急救篇》“水虫科斗鼃蝦蟆”,颜师古注:“鼃,一名蝼蝈,色青,小形而长股。”它在古书中出现的时间很早,甚至在汉代时还是皇家食用的品种。


《周礼·秋官·叙官》:“蝈氏,下士一人,徒一人。”郑玄注:“郑司农云:‘蝈读为蜮,蜮,蝦蟆也。《月令》曰:蝼蝈鸣。故曰:掌去鼃黾。鼃黾,蝦蟆属。书或为:掌去蝦蟆。’玄谓:蝈,今御所食蛙也。”而且就像上文中郝懿行提到的那样,蝈可能是因为叫声如此,所以这种鼃就叫蝈。


作为昆虫的蝈蝈儿也是以叫声命名。两者的叫声却有差别。蝈属蛙科,叫声通过声囊的共振发声;蝈蝈是昆虫,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叫声更为急促,所以用叠音词表示。




国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上到空中飞的,下到水里游的,都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而古人吃蛙早在汉代就有记录了。


前面说了,皇家吃的蛙叫“蝈”。汉代祭祀宗庙,蛙也占有一席之地。《汉书·霍光传》“丞相擅减宗庙羔、菟(tù)、鼃,可以此罪也。”老百姓吃不饱饭了,也可以蛙为食,填饱肚子。《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䵷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患。”颜师古注:“䵷即蛙字也。似蝦蟆而小,长脚,盖人亦取食之。”又因为蛙肉鲜美似鸡,于是食用的蛙有一个美称叫“田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蛙》:“鼃好鸣,其声自呼,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说文解字注》:“今南人所谓水鸡,亦曰田鸡。”


田鸡的吃法也是很多样。明人朱舜水可算是吃蛙的行家了:“田鸡,青蛙也,亦作鼃。中食,或蒸,或为羹,或腊,或蘸面,煎饨如饼,俱可。”(《朱舜水集·问答四》)


不过蛙肉虽美,并不是合乎所有人的口味的。也有人认为吃蛙是一种蛮夷人的习惯。韩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诗》:“居然当鼎味,岂不不辱钓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今之蛤蟆,古之蝦蟇、蝦蟆。古籍库中用“蛤蟆”并不常见。古籍库中选择高级检索,输入文章内容“蛤蟆”,取消勾选“关联字检索”,可以实现精确检索


检索结果有24个。查看检索结果时,选择隐藏注释,只显示正文,符合要求的只有两条:《张籍集系年校注》引张籍诗:“蝦蟆占浴池”,注:或作“蛤蟆”。明·冯梦龙《山歌·私情·送郎》:“蛇盘蛤蚆落洋沟”。若是考虑异文可能为后人转写所致;“蛤蚆”一词又不排除口语或方言的因素。可以说,库中古籍几乎很少用“蛤蟆”的。古籍中多用“蝦蟆”或是“蝦蟇”。


蝦蟆既可以指蛙,也可以指蟾蜍。例如古人认为蟾蜍是月中蛤蟆。许慎《说文》:“詹诸,月中蝦蟆,食月。”《淮南子》:“月照天下,食于詹诸。”《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蝦蟆。”可见若不细致区分,古人是可以把蟾蜍当做蝦蟆来说的;本来是用蛙的地方,也可通用作蝦蟆。例如在古籍库中可以搜到“蝦蟆声”“蝦蟆叫”“蝦蟆鸣”;“井底之鼃”,也叫“井底蝦蟆”。


但蟾蜍与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蛙多临水而居、皮肤光滑,蟾蜍多在陆地活动、皮肤粗糙。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蟾蜍与蛙的生存环境上的不同。《尔雅·释鱼》:“鼁(qùcú)、蟾诸,在水者黾。”郭璞注:“鼁蟾诸,似蝦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黾,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蟾蜍皮肤有毒,不可食用;皮肤腺的分泌物为蟾酥,是名贵的中药材;一般没有声囊,其叫声比较低沉。文献中多见描写蝦蟆声、蛙声,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文献中很少看到两类混用的,蛙不称蟾蜍,蟾蜍也不称为蛙。可见古人是严格区分这两类的


蝦蟆究竟和蛙、蟾蜍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文献中似乎没有明确的描述。《汉书·武帝纪》:“秋,鼃、蝦蟆斗。”颜师古注:“鼃,黾也,似蝦蟆而长脚,其色青。” 《急就篇》:“水虫,科斗、䵷、蝦蟇。”颜师古注:“蝦蟇一名蟼(jǐng)。大腹而短脚。”蝦蟆似乎与鼃形近,大腹而短脚。郭璞注《尔雅·释鱼》:“鼁、蟾诸,似蝦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蝦蟆又似与蟾蜍形近,而居陆地。蛙与蟾蜍既为截然的两类,蝦蟆如何既与蛙相似又与蟾诸相似呢?他们说的蝦蟆是不是同一种?大体的形似包不包括皮肤的光滑这一项?显然从古人的这几项描述,蝦蟆究竟接近哪一类很难得出确切的判断。但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去看,虽然蛙科与蟾蜍科区别甚为分明,但自然界也确实存在跨类的无尾目两栖纲动物。古人的概念里既然觉得蛙的居住地多在有水的地方,那出现在陆地的蛙或者水中的蟾蜍,会不会就是最早出现的那个“蝦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