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之漆语 | 战国楚漆器——具有神秘色彩的丧葬用器

 来来永胜 2018-03-10



战国时期楚漆器——丧葬用器


文 | 皮道坚


从使用功能看,战国楚漆器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以实用为主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器,如饮食用器耳杯、盒、卮、樽、俎、盘、豆、勺等,居室用品(相当于今之家具)床、几、案、俎、架、禁等;其二。强调观赏性的各种漆工艺品,如木雕座屏、彩绘漆鹿等,在这一类中也包括一些造型别致、彩绘精美的乐舞器具,如虎座凤架鼓、鹿座鼓、彩绘漆盾等;其三,具有神秘意味和浓厚巫术神话色彩的丧葬用器如虎座立凤、“镇墓兽”、木雕辟邪、漆棺、笭床等。



彩绘蟠蛇卮  战国早期

灵活运用了旋、斫、挖、雕多种手法,共雕出20条蟠蛇,木胎的造型出人意表,对比因素丰富,形式感强,雕刻及装饰技艺均令人惊叹。


强调观赏性的各类楚漆器工艺品,以及那些具有神秘意味和浓厚巫术神话色彩的丧葬用漆器制品,它们的造型往往表现出我们只有在现代艺术中才常可见到的抽象构成意识。在造型手法上它们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将幻象与真象交织,抽象手法与具象手法并用。这些作品常常将现实的世界打散,将具体的对象分解之后重新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这种手法所造成的形象、空间和氛围,规模气度往往出人意表,不同凡响。许多楚漆器工艺品因此而具有小中见大的特质,它们的精神气度通常不是以体量的巨大来获得的,像古埃及美术中矗立在无垠瀚海里的那些金字塔、法老像,以其超常巨大的体积来震慑渺小个体的心灵那样。这些楚文化中的漆器艺术品所呈现的艺术形象,多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咸于密”的无形大象,或可说是老子“大象无形”说的视觉方式体现。

 

可以把这两类战国楚漆器的造型手法称之为超越模拟的视觉形象构成法,它基本上又可归纳为两个类型。


镇墓兽

兽首、鹿角和方形底构成的镇墓兽,只出现在春秋末到战国末的较高级别的楚墓里。


一类是整体上呈抽象形式,或具有浓厚的抽象意味,而局部则参照具体对象的视觉表象加工制作。不过即使是这些用具象写实手法制作的局部形象,也非自然对象的如实模拟,它们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形式化了。

 

属于这一类的首先是各种形态的“镇墓兽”。

 

“镇墓兽”的基本形态构成包括三个部分:兽形首、真鹿角和方形底座。值得介绍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工匠艺术家对大自然所提供的现成材料的富于想象力的运用他们巧妙地利用各种权桠张扬的鹿角所具有的向上伸展、向四周扩散和辐射的抽象形式意味,及其扑朔迷离、灵动多变的视觉印象来染神秘的氛围,以加强“镇基兽”这一神怪的超自然力量,从而创造出了许多极为奇特的令人激动的艺术形象。出土的战国“镇墓兽”主要集中在战国中期,属于战国早期的较少,战国晚期则未见发现。战国中期的“镇基兽”,虽然大致都有一个稳固的方形底座,上立口吐长舌的兽头,头顶上有两个方孔,通常插入一对长而高大的鹿角,但将它们集中比较时,就会发现它们形象各不相同,似乎这些神秘的怪兽也各有各的个性,其中最为壮观的是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一件双头“镇墓兽”(如下图),它高达170厘米,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颈下端合而为一,插入覆斗状的方形底座正中。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伸至颈部。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四只鹿角杈桠横生,枝节盘错,转侧变幻,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通体程黑漆后,又以红、黄、金三色绘兽面纹、夔纹、勾连云纹,方座浮雕出一些几何形方块并绘菱形纹、云纹、兽面纹。不难看出这件作品整体上的抽象形式意味极其浓厚,虬曲盘错的巨大鹿角,对称的方柱形兽体和稳重厚实的方形底座造成相当神秘的氛围。鹿角的飞扬、兽体的灵动与方形基座沉实的体量感相互生发,显示出强大的动感和力度,让你真实地感受到这个虚构神怪的魔幻力量!



双头“镇墓兽”  战国中期

双头曲颈相连,鹿角枝节盘错、转侧变幻、意象奇异,抽象形式意味极其浓厚。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镇基兽”形象,与江陵等地所出不同种被称为“彩绘双鹿角器”的,也采用整体抽象的造型手法,下设方形底座,上插方柱呈一方墩,顶部则同样插有一对鹿角。造型较简单,象征意味却也依然神秘莫测。另一种无方形底座,造型手法较为具象,当属楚漆器中另一类型超越模拟的视觉形象构成,留待下面再作介绍。



根雕辟邪  高40.5cm 长69.5cm

用树根抽象的形态表现辟邪游走的神态,又以写实的手法雕刻四条腿上的小动物,奇特怪异的组合,给人难以言状的审美惊奇。


强调抽象形式意味的楚漆器艺术品,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分别出土于江陵马山1号墓、枣阳九连坡1号基的木雕辟邪,以及出土于望山1号墓的木雕座屏。

 

江陵马山1号墓的木雕辟邪(如上图)全件用一树根雕成,抽象感极强。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来表现兽类动物游走的神态,可谓出神入化。出人意表的是,这件辟邪除头部雕割成具象明确的虎头外,四条长腿被雕刻成竹节状,加强了超现实的意味。妙在四条竹节状的腿上又分别雕刻出六个生动具体写实的小动物形象,包括一条蜿蜒爬行的蛇,一条吞噬青蛙的蛇,一只捕食小雀的蜥蜴和一只蝉。如此奇特异的组合,它所引起的审美惊奇难以言状。而能以如此简洁的方式,将一个万类相竞、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生动地再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位古代楚国的工匠艺术家,则不能不说是一位旷世奇才。


异形镇墓兽  战国中期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镇墓兽,形象虽也诡谲,但整体造型具象明确,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只用在局部的造型上。


战国楚漆器中另一类超越模拟的视觉形象构成方法刚好以上作品相反,即整体造型通常具象明确,形态真切,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则被用来制作局部。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两件“镇墓兽”(如上图),即与上述雨台山、天星观等地所出“镇墓兽”迥异,它的形象虽也谲诡,但它那生着一对大圆眼睛的头颅,长满利齿的大嘴,垂胸的长舌,乃至后肢跪坐、前肢双双执蛇含于口中的姿态,很明显是对一些兽类动物的模拟,只不过在局部的造型上使用了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而已。


虎座凤架鼓(复原件)  战国

▲虎座立凤(复原件) 战国中期 

楚艺术展示的是辽阔深邃空间里的运动和力量的美,体现出一种富有想象、充满生命激情、强烈向往自由的文化精神。


战国楚漆器中兼取以上两类造型手法的则有虎座凤架鼓和虎座立凤等楚文化色彩极浓的作品。

 

虎座立凤是仅见于湖北地区楚墓的木雕漆器,以江陵楚墓所出最多。江陵雨台山166号楚墓出土的虎座立凤(如上图)通高86.4厘米,昂首展翅,背插一对杈桠张扬的鹿角,神气活现地踏在虎背上,轻松地占领着它四周的空间,并赋予这空间以浓厚的审美气氛。文化史学者认为这只“集壮、美、奇于一身,令观者神旺”的凤鸟是楚文化达到鼎盛期的象征。与“镇墓兽”一样,虎座立凤也出自楚人墓室的头箱,是有特殊象征含义的丧葬用品。考古学者认为凤背上的鹿角为龙的象征,表明它是龙凤共身的神物。楚墓中随葬这类器物,正是楚人借凤以引导所招之魂,借龙以飞升上天,龙凤共身、足下踩虎以引魂升天、除恶辟邪的全部含义的形象化。也有人认为它是古代神话中风伯飞廉的形象,楚墓随葬虎座立凤,意在招致风伯,让他接引死者登天。以上两种关于虎座立凤象征含义的推测,都基于战国楚人所创造的这一视觉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轻灵升腾感。这一感觉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古代楚国的工匠艺术家对于现成材料鹿角的抽象形式意味的巧妙发挥。虎座立凤形象的构成,与虎座凤架鼓基本相同,也是一只翘首张喙、体态呈流线型的凤鸟双足并立于一只伏虎的背上,侧面看去正是虎座凤架鼓的半边鼓架。所不同的是,虎座立凤凤身的双翅做成展开的形状,背上又多插了一对鹿角。实际上凤身的双翅很不起眼,但那插在凤背上的一对鹿角,在产生轻灵的升腾感的同时,显然也为欣赏者创造了一个无限辽阔的意象空间。就艺术形态而言,这件作品的意象神韵,应该说最能体现楚美术的特殊审美观照方式——“周流乎天”的“流观方式及其“大象无形”的字宙苍穹意识。













图文来源:皮道坚著《楚艺术史:一个被湮没2000余年的艺术传统》,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141-14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