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学的名称,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可能属于真菌,也有可能属于放线菌门。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会聚成菌丝体。霉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黑霉菌、红霉菌或青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 一、 (一)、针对于外部环境霉菌易产生地方和原因: 1.生产车间墙壁潮湿,在潮湿部位容易生长霉菌。 霉菌一旦进入食品,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分、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对食品中霉菌分布及产毒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常使用活性炭,以保持家中干燥; ![]() 二、糕点生产环节中微生物的控制 月饼、蛋糕、酥饼等均属糕点,约有3000多种花式。但大多数糕点都是以现做现卖或前店后场的加工模式,微生物是其品质的最大拦路虎,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三项指标超标。对于消费者它是影响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生产厂家它是影响企业利润及品牌信誉的重要因素,在夏秋季节表现更为突出。由于糕点产品的保质期短,等政府在市场上抽检出微生物超标,产品基本卖完,即使追究企业责任可对消费者的伤害已不可挽回。所以说食品产业是道德工业,生产环节是食品微生物控制的重中之重。 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规定: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中熟制粮食制品(含焙烤类)的规定;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企业的生产指标最终都是根据此数据来制定,而出厂食品中微生物的指标取决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食品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品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消长情况。食品污染受制于内源污染,即原料本身所携带的微生物;外源污染,又称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指生产器具、生产环境、人员、包装材料等给产品造成的污染。 每个家庭、制造业、服务业、政府机关、学校…等使用的许多物品,长期吸收潮湿空气都会造成长霉、长水渍、氧化、丧失光泽、锈蚀、老化、劣化、接触不良、机件失灵(真)、死机、卡纸、卡机、变质、变形、变味、变调…很多很多您从未注意到的潮湿危害和霉菌危害问题,并造成维修、保养、整理、丢弃、 重购的不便、困扰与金钱损失,尤其是生活中的药食品受潮发霉,还会引"吃"的健康问题。 药食品:从居家的茶、咖啡、奶粉、干货、干燥食品、五谷杂粮、中西药材、营养食品;到餐饮业、药食品制造业的葯食材、烘培材料、添加剂… 这些物料都非常容易吸湿结块、变味、变色、变质、发霉甚至长出致癌的毒素,对生活上来说,影响吃的口感与健康,对业界而言,会影响其产品的品质。 ![]() 四、霉菌中毒 由于中毒是因为自然的因素,其症状需根据霉菌的种类、暴露于毒素的量及时间、年龄、健康情形、性别及其他协同的因子,包括遗传的、食物的状况及是否有其他毒物的损害。因此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可能还混合有维他命的缺乏、热紧迫及其他疾病感染的状况,霉菌毒素中毒可增加对微生物疾病的感受性,并使营养失调严重恶化。 預防控制方法: 1.要定期并彻底的检查饲料原料(花生及粗粉)及饲料成品,是否含有霉菌毒素,保持所有的饲料贮存在阴涼及干燥的场所。 五、控制措施 1、强制通风控制空气湿度:车间湿度长期全自动控湿在30~50%RH,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使用排风使空气循环。或者参考使用空气除湿机。 2、加强卫生管理:发现有类似情况,就进行清理,不要等到都长出菌丝了,再擦拭。就晚啦。 3、添加合适的防腐剂:从已生霉的干制鱼片中分离出曲霉菌,用4种防腐剂的不同浓度实验其对曲霉菌的抑制效果。 结果:在低于食品最大允许使用量下,0.5‰山梨酸钾、0.05‰尼泊金异丁酯、0.008‰噻唑苯咪唑表现出很强的抑菌作用,为解决烤鱼片贮藏过程中的霉变提供了基础数据。--《防腐剂抵制干制水产品霉菌实验》刘树青、江晓路 原青岛海洋大学食品工程系。 文章来源食品论坛网友爱在海洋分享,由食品微生物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涉及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