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啊!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朋友小慧发信息过来,说自己正在面临情感危机,分手大敌近在眼前。小慧说的情感危机,主要是说她的男朋友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一些障碍,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基本不说我爱你,我想你等这类谈恋爱该说的话;我生病了他不但不关心我,还责备我怎么不吃药;让他来个拥抱好像要杀了他一样”。

小惠认为,不能说对方不爱自己,但是也真的感觉不到对方很爱自己,这种矛盾的状态,让小慧很煎熬,所以她在想着是否要分手。

我觉得他/她不够关心我,我也不知道如何对别人表达自己的关心,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这种感觉。

明明爱着父母,却要冷面相向;对待喜欢的人,也无所适从;想要对别人好,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渴望关心别人,也想要被人关心,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有人爱你,却总是说不出口


日剧《百元之恋》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像小慧男朋友这样的人:

他们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少说些很感性的情话;

他们的表达方式,始终都很理性并且富有逻辑;

他们给人的感觉,好像有点冰冷隔离的感觉,不太容易链接;

他们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少看到他们抓狂的状态;

……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见了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可能碰见了或者成为了“表达情感障碍患者”。

表达情感障碍患者,指的是一个人无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描述情绪和感受。

在日剧《百元之恋》中女主角一子和男主角狩野之前的感情状况,就遭遇了“表达情感障碍”的局面。

女主角一子从小就没什么成功的体验,一直到32岁还窝在家里和几岁大的小外甥打游戏,没工作、没社交、没有男朋友,甚至也没什么兴趣爱好,给母亲的料理店当帮手。

离婚回家后的妹妹二三子看不惯一子的表现,两姐妹大打出手后,一子提出搬离家独居生活。一子找了便利店收银员的工作,在工作中,她无意认识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狩野。

狩野经常去便利店买香蕉,然后总是忘记把香蕉拿走,一子便总是送过去给他。一日,狩野说:“过两天,你和我出去吧”,没有一句铺陈,二人的感情线就开始了。

后来,狩野和一个买豆腐的姑娘好了,从一子家里离开的时候,也只是淡漠地说一句“我出去一趟”,然后没回来过。

影片在最后迎来了两个人的牵手,但即便如此,狩野的脸上从未露出过一丝的微笑,整部影片过程中,狩野也从未正面表达过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难堪了,他就跑;生气了,他就揍;心情不错的时候,他就默默不说话……

如果从表情上做判断,没有人能够体察到狩野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典型的“表达情感障碍”。

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的情感区域处于空白状态,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横平竖直的网格状。

  • 他们能够轻松计算出从A到B该走哪一条路耗时最短,但是却不知道看到男/女朋友难过的时候,该说什么话才算是“体贴”;

  • 他们能够习得的关心方式,也只是从理性出发地问上一句“怎么不吃药,怎么不喝水”。

跟这类人相处久了,你会觉得“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或者“怎么有点别扭”,你甚至会发狂,因为你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亲密感,你在关系中会时常体验到自己的孤独。

你不是“情商低”,只是不敢表达

电影《模仿游戏》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表达情感障碍呢?

真正的答案,和你想的“情商低”恐怕还不太一样。述情障碍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主要是由生理成因环境成因两个部分构成。

从生理方面而言,述情障碍可能是神经系统中发生了变化。在人类大脑的中央神经系统中,有一些部位是负责情绪调节的,比如边缘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位叫做“杏仁核”,它负责处理情绪有关的刺激,以及识别人的面部表情。

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与杏仁核活动的减少有关联,它会影响人们辨别及描述情绪。

除了生理基础,有些人的情感表达障碍,也和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验家庭环境对于情感表达的影响,下面我邀请大家和我做一个如下的情境体验:

假如你是一个小男孩儿,穿越到了自己五六岁的幼年时期。有一天,你从外面玩得特别开心,然后跑着冲回了家里,可是你在跑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家里桌子上的一个花瓶,那是你父亲珍藏了很多年的宝贝。

你的父亲,本身是一个特别严苛的父亲,平日里很少有笑容,而且经常指责打骂你,比如你鞋子没放好、筷子没拿好、在家里吵闹了一些等等,你可能都会遭遇父亲的责骂甚至暴力,关键的是,你的父亲在打你的时候,从来不允许你哭喊,一旦你哭喊,父亲打你打的更严重。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弄倒花瓶的现场,想想看,这个五六岁的孩子,此时此刻会是什么感受呢?

恐惧、害怕、心慌,对吗?

一个正常的孩子,伴随这些感受,他的行为表现应该是哭,或者求饶,但是这个孩子不行,他为了躲避更严重的挨打,只能要紧牙关,不哭不闹,任凭自己的父亲抽打自己的屁股。

至此,这个孩子就再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悲伤与恐惧了,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痛楚感,他甚至会从心底为父亲的行为进行合理化:“我的确做错了,父亲打我是应该的”,他就这样,用“理性思考”的方式隔离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感受是相同的,恐惧和悲伤的反面,是接纳与疼爱,所以当这个孩子隔离了自己的恐惧悲伤,他也同样隔离了自己爱的感受。

他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的,爱的表达方式是指责或者打骂,而这种关于爱的表达,在他成年后就延展到他的亲密关系里。

所以,当另一半展现出悲伤难过或者患病的时候,他就会像父亲对他一样,用指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爱,具体的演变形式,就是“你怎么不知道吃药!你怎么不知道喝水!”

也就是说,那个在你面前不会表达情感、甚至显得有点笨拙、讨人厌的人,其实在小的时候,他的感受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他也从未被允许过表达自己的情绪,长大之后,他对情感表达也只能是“开不了口”。

那些没有被看到的情绪,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成为说不出口的“爱”。

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关心?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清楚,那个在你面前总是很别扭的人,可能并不是对你不满;那个只会让你“多喝热水”的男人,可能并不是不爱你……

只是他们内在自我对情感的需求,从来没有被满足过,所以他也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他人链接。

如果你生活中遇见了这样一个人,该怎么办呢?

除了觉得有点苦闷之外,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你可以帮助他识别自己的情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