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购物不受消法保护?

 水面桃李 2018-03-11










现在,在微信里购物、尤其是私人交易时,大多是顾客先给卖家打钱,卖家再安排发货,至于是不是按时发货、质量怎么样,只能全凭信任了。


这样的购物方式,引发越来越多的纠纷,这些纠纷如何在法律上定性备受关注。甘肃省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魏义铭解读说,对于微信上的多种买卖形式要区分看待。他表示,通过朋友圈以私信的方式进行交易,不适用消法来调整和规范。第二,通过公众号的方式在微信中推销产品或者进行交易的营销行为应当属于消法调整的范围。第三,取得合法资格的市场主体通过微信进行交易应当属于消法调整的范围。第四,在取得合法资格的微店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应当属于消法调整的范围。


如果按这样的解读,天津某高校的大学生小菲恐怕要犯愁了。


不久前,小菲从一个微信卖家那里买了手机流量,20块500mb,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付钱后,对方先是没有回应,后来干脆将小菲拉黑了,流量自然没了着落。更难办的是,由于没有保存聊天记录,小菲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姓名,无法维权。


对此,甘肃正鼎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秉明表示,类似小菲这样的遭遇,还可以诉诸民法、合同法、甚至刑法。


高秉明表示,消法不调整不代表别的法律不调整,更不代表没有人管,这个概念一定是要区分的。工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也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行政,国家是否能够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在立法方面注意时效性。在立法的过程里在技术上具有前瞻性或者预见性,对这种新兴的业态提前做出一种规范。




不过,有地方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也提醒,微信购物维权的确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平台,缺乏对经营商家的各项审核,一旦消费者发生了消费纠纷有可能会面临投诉无人的尴尬。


工作人员说,一旦消费者出现问题之后,很难维权,往往不知道站在微信背后的人他在什么地方,所以维权的难度很大。


消费权益保护律师张秀红建议,消费者要注意预防、留好证据。她表示,在网络平台上,一定要擦亮眼睛,明确商家的资质,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活动,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此外,建议消费者,在微信购物时尽量保留证据,比如消费凭证等,以免出现纠纷时,难以维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无独有偶,近期还有一些新兴的微信“拼团”因价格低廉广受欢迎,比如凑满10个人就可以以很低的价格购买苹果等等,这其中,又蕴含什么风险呢?


很多微团商家没有注明退货渠道,一旦拼团成功,就很难再联系上卖家。消费者谢女士说,之前拼单买过一次化妆品,收到货之后发现,跟想要的牌子完全不一样。感觉上当受骗了。下一次再也不买了。


消费者陈先生说,之前在微信上拼单买过几次水果,等收到货之后发现有的都烂掉了,根本不新鲜,和商家描述的完全不一样。




曾经开过微店的业内人士胡明方透露,这其中还暗藏信息泄露的风险。他说,现在的一些微团网站,是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劣质产品,或者推广自己的平台,让大家进行拼单,能不能收到快递那可不一定,到最后即使商家把货款退给你了,但是一些个人信息,比如说家庭住址,姓名,电话等这方面的信息已经泄露出去。


对此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微信商家只是通过营销手段吸粉,或者是获取消费者信息,最多也只是商家的不诚信行为。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商家将获得的消费者信息进行出售牟利,那么商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