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少林 | 八宝门铁肚桶子功(全套练法)

 格格的阿玛 2018-03-16

我们崇尚“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之精神,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 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人人强则中国强! 天下武术宗成,名侠剑客一流。 我武古今功夫,心怀家国兴亡


铁肚桶子功



肚桶子功又名铜皮桶子劲。它是诸功之母,人体内的“发电机”,练成此功之后,人体的腹部和腰部、软肋部的抗击打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就像在腰腹周围圈上了一个木桶,因此这种护体功夫又名为桶子功,武谚说“未学打人,先学挨打” 。所以,一般正规的武功门派都将抗击打的功夫作为初学者的入门必修课,中国各大门派少林、武当、峨嵋、青城等派的功夫系统中都有丹田排打的内容,乃至西洋的拳击等也有类似的抗击打训练。 习者必须认真修炼。

一、丹田功


(一)换气


每日子时和寅时到柏树多,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炼功。先活动头、四肢、腰、膝、踝等关节数分钟之后,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口眼微闭,下颏微收,两足横开与肩同宽,双脚平直,脚尖稍内扣,脚掌心含空,双手自然下垂于两大腿外侧(如图1)。



按上法将姿势摆好之后,从头面、颈项、肩关节、胸背、腰腹、髋关节、会阴,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及双脚掌由上至下地逐次放松三遍。待全身充分放松后即以口分别尽力呼出兰口体内浊气,然后按顺呼吸法呼吸,口呼鼻吸。吸气时舌尖轻舐上腭,小腹部稍凸起,意念气从头顶百会穴垂直下降至腹部丹田处,同时两手由大腿两侧向前缓慢地作弧形上,提到额部两侧上方(如图2),



上提时双手掌指伸直,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拇指斜朝上;随后便张口轻轻地呼气,呼气时舌尖放平,小腹内收,同时双手在额部两侧内旋翻转,双掌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胸腹前向下按压至双脚尖的地面上,上身亦同时向前俯,两腸绷直,不可弯曲(如图3)。



前俯时呼气,意念内气从丹田分作两股向下导引,经双大腿前内侧贯注入双足心的涌泉穴;然后慢慢直腰抬身,两手又外旋转掌缓慢地向上作弧形上提,同时吸气,意念内气从脚后外侧上升经外胯返同丹田。就这样起身时以鼻吸气,俯身时以口呼气,如此反复进行49次。


正常效应:在练功后一星期至一个月之内,双手掌心及双脚足心会出现发热、发麻、发凉、发胀感,腹部发热并有“雷鸣”(即肠鸣音)。此外,身体还可出现大、小、轻、重、光亮、痒、跳等感党。以上这些患触现象如在练功后出现其中之一,我们便称之为“得气感”。


(二)培元功


1、姿势


八宝门内功的锻炼可分为站、坐。卧、行走四种姿势来进行。因练功的功法不同,故所取的练功姿势亦异。下面就将这四种练功姿势的具体要求逐一介绍。


(1)站式


①立柱桩:身体正直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双足平行,两手自然下垂于两大腿外侧,百会上顶,下刻微收,口轻闭,舌尖轻舐上腭,双目平视正前方,含胸拔背,双膝微微弯曲(如图4)。



百会要与会阴在一条垂直线上,重心落在两脚足心涌泉穴连线之中点上。


②童子拜佛桩:姿势与立柱桩基本相同,唯两手上提,双掌拼拢合十于胸前,指尖略与下颌平齐(如图5)。



此柱又名朝天一炷香。


③伏虎桩:两脚左右分开略比肩宽(约为自己脚掌长之3倍)。双足平直,脚尖稍内扣,双膝屈曲半蹲并稍内收,大腿呈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膝盖不能超过脚尖),上体正直,下须微收,百会上顶,百会与会阴同在一条垂直线上,口微闭,双目平视正前方,挺胸、塌腰、收胯,两脚用暗劲向外撑,重心落在两足涌泉穴连线之中点上。双手曲肘,双掌置于腹前与肚脐平齐,手掌距肚脐约二拳许,双掌十指相对,掌心向下(如图6)。



采用顺呼吸法,鼻呼鼻吸。呼气时意急内气从丹田处下沉会阴并分作两股向下导引,经两大腿前内侧注入双足涌泉穴;吸气时意念内气从双腿后外侧上升返入丹田。呼吸要柔和自然,切忌憋气或大呼大吸。初时只可站1~5分钟,但随着练功时间的延持,逐惭增至每次站桩30~60分钟之久。此桃又名匀气桩。


④ 熊桩:两腿左、右分开,比肩略宽,双膝微曲,两脚平直,五趾稍抓地,百会穴、会阴穴以及两足涌泉穴连线之中点要在一垂直线上。双手下垂,双肘微用,,两手张开,虎口撑圆,十指朝前,掌心向下,虎口相照,双掌与两侧大腿的间距约两拳许(如图7)。



(2)坐式


①坐山式:即坐在凳子或椅子上。头身自然端正伸直,松肩含胸,腹部宜松,口眼微闭,头顶百会要与会阴部成一垂直线,鼻尖、脐和丹田应在这条直线上,膝关节屈曲90度,全脚掌着地,两足平行,两膝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两大腿上,掌指朝前,掌心向下(如图8)。



②双龙盘根式:在平地或床上坐下,上身姿势与坐山式相同。身体略向前倾,两小腿交叉盘起,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或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均可,以各人感觉自然、舒适为宜。双手在小腹前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或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拇指外展,掌心均向上(如图9),或两手分放于大腿上。



③五心朝天式:在平地或床上坐下,两腿相交互压,双足翻于大腿上,脚趾分向左右,足心向上。双于在小腹前相叠,手心朝天,拇指外展,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或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上身与“双龙盘根式”相同(如图10)。



④观音式:姿势与双龙盘根式略同,唯双于姿势与“朝天一炷香”相同(如图11)。



(3)卧式


①仰卧式:身体平卧于床上,面、腹朝天,头身正直,枕高低适宜,口眼微闭,四肢自然弯曲,两膝关节外撇,双足心相对,两手分别屈曲上提,以左右食指抵塞两耳孔窍(如图12),或双手相叠于腹部,掌心对向脐眼。



②侧卧式:侧身躺于床上,一般以右侧向下,腰部稍弯,身形略成弓状,头稍向前勾,口眼微闭,两腿向前屈膝,右腿着床,左腿稍向上提膝,放在右腿内侧上。右手置于枕上额前,手掌自然伸开,掌心向上,左手自然放在胯部(如图13)。



(4)行走式


取自然站立姿势,凝神意小丹田发热之后,缓慢行走,如同自由散步一样。吸气时,出左脚,意念百会之气下沉丹田。然后再迈出右脚,以意导引丹田之气下降至右脚足心涌泉穴,同时呼气,右脚趾用暗劲抓地。如此反复行走练习至右脚涌泉穴发热之后,再换左脚依法习之。


2、功法


(1)蓄精培元法


练功时任选上述站、坐、卧三种姿势之一种,但是以坐式功效最伟。行走式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初习者最好不要采用。


练功时,思想集中,神形安静,全身肌肉放松(要特别注意放松会阴部),双目垂帘,舌尖轻舐上腭。鼻呼鼻吸,呼吸柔和自然。意念轻微地集中在头顶百会穴和丹田处,意守3~5分钟之后,采用顺呼吸祛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鼻呼鼻吸、先呼后吸。吸气时想象天上日、月、星辰之精华随着自己的吸气动作从头顶正中百会穴垂直下行经随中穴,过鸠尾穴至丹田处,并意想这些精华之气慢慢地充润整个下腹部。在吸气的同时,柔和地收提睾丸、收缩肛门;呼气时意想体内之浊气从心窝里向体外呼出,并同时松肛门和松睾丸。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


每次练功半小时至!小时以后,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重叠,以左手心劳官穴按压在肚脐上,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脐眼为中心,先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女子则相反),从上至下,由内向外,速度均匀地轻轮揉转18~36圈(图14)。



然后又换为逆时针方向,自右至左,从外向内,速度均匀地轻轻揉转18~36圈。再以双手掌互相搓擦至热后,轻擦颜面部18次,放松全身肌肉,缓行十数步后功毕。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杜仲、黄柏、车前子、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未婚青年服之,应酌减量。


练功要领:全身松舒,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仰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90%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时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睡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吸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睾丸和肛门;呼气时柔和地收提睾丸和收缩肛门,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皋丸和肛门,呼气时放松皋丸和收缩肛门。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川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官穴、双足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云冉冉向上升飘。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三)缠桶功(又称“罡气缠桶法”)


本功法必须是在练好培元功的基础上再加练习。练功前务必先将功法要领掌握好之后再悉心揣练,不可故行莽撞,贸然操练,以免出现意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内行的气功师在旁指教练习。


练功时,按观音式坐好,行顺呼吸法,鼻呼鼻吸,呼吸柔和自然,意念集中在丹田处。意守丹田至腹部发热之后,即以肚脐为圆心,用意将丹田内气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从上至下,由内向外,速度均匀地作圆形旋转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如上法反转回旋18圈,收入肚脐神阙穴。如此反复旋转,每日勤练不辍,待可以将丹田内气随意运转时,再把旋转的次数逐渐增加至24圈、36圈、72圜和81圈。


在转圈时,圈数少的圈距应大,圈数多的圈距应小些。总之,运动旋转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肋弓缘,下不逾越耻骨和左、右髂骨上脊为宜。


初练习时,内气难以随意旋转,但是,只要能坚持勤练一个月后,内气旋转自能如意,同时能感觉到内气逐渐收聚成团。以后随着功力的不断增强,于每次行功运转时,这团内气均可随着意念的导引而在腹内反复旋转。


练好上述功夫后,仍采用顺呼吸法,吸气时意念内气自丹田降至会阴,同时放松肛门和睾丸;呼气时以意引气上行过命门至丹田,同时配合收缩肛门和皋丸。如此反复进行,随岩气机的运转,可使丹田、会阴,命门这三者连成一个圆形环状(此方法称为“小小周天”,亦名“小法论”),然后在腹内丹田、会阴、命门之间操八卦(方法与后一节“操八封”相同)。


然后,再用意念将内气按顺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自左至右,从外向内进行有规律的圆形运动,吸气时气经腹侧,呼气时气过腰侧(即通带脉)。持意到气到,意随气转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从右往左,由内向外反行旋转至气随意转时,又将气沿着腹劈内侧,由龙至右地从小腹部由上.作螺旋状的圆形旋转,转至上腹的心窝部(即剑突下凹)后,再从上往下作爆旋状的圆形反转。一上一下为一次,共作72次。


在旋转内气时,必须是有规律的圆形运动,运动时必须意到气到,气随意转,运用自如。运转的速度初时不宜太快,即使是纯熟之后也只能稍加快些,转速的快慢必须与呼吸和意念紧密配合。当内气不能随意念行走时,千万不要强行运转,也不要忽左忽右地乱作旋转,以免气机逆转,出现偏差,导致练功失败。在内气运转的整个过程中,均采用顺呼吸法,呼吸要柔和自然。每次练功毕后,必须意领内气回归丹用。


练功要领:以意领气,气随意转,法式自然,水到渠威。

正常效应:丹田充实,会阴跳动,百会、涌泉,劳宫、命门发热更甚,全身气力有用之不竭的感觉。如有头痛者,内视涌泉则可消除。


二、添火功


练功时取站、坐、卧三种姿势均可。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轻舐上腭。以左于掌心紧贴在神阙穴上,右手掌搭在左手掌上,掌心均朝向肚脐。意念集中在左手掌心下的神阙穴上,意守1~3分钟后,双手按嚷时针方向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由轻至重,速度均匀地揉摩腹部,手法勿轻勿重,勿疾亦勿徐,以手掌与腹部皮肤既不相对磨撼,又不要因为手掌按压过重而感到腹部疼痛为宜。揉按时,呼吸和意念应与手掌的揉动紧密结合。手掌向左、向下揉动时呼气;向右,向上揉动时吸气。揉按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两侧的肋弓缘,下不逾越耻骨和左,右髂骨的髂前上脊为度。揉按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只能稍快,不可太快)的原则来进行。每日练习2次,每次练习30~60分钟。


按上法揉摩一段时间后,脐周部会逐渐膨起,随着揉摩时间的增加和手法的加重,膨起的范围日渐扩大,膨起,待至整个腹部充分膨起之后,大腹内的热团更甚,有如火球在腹中滚动一般,但又不似烈火那般燥热滚烫。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凝威一团,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正常效应:丹田更为充实,腹部饱湍。在练功当中,往往有阳物勃举,似将走泄之现象。如遇阳旺欲泄,应闭目内视尾闾并以意将精气导引到沉丸穴,意守泥丸穴片刻,则阳精即不会外泄,且有益肾补脑之特效,脑力者仿之大益。


三、扎桶口


练扎桶口之前,须选择好扎桶口用的重物(最好是举重用的石担),重物的重最一般以练功者勉强能提起而稍加一点就难以提起为宜。


练功时,两腿横开与肩同宽,直身站立于重物之前,凝神调息将丹田内气聚足之后,两腿屈膝下蹲,双膝略内扣,挺胸塌腰,臀部内敛,两手臂仲直,双掌握持重物,采用逆式呼吸,以鼻猛吸入一口气后,将气憋住,舌尖紧舐上腭,谷道紧缩,十趾抓地如树生根,十指攢紧,全身用劲将重物缓慢提起,直至双腿站立伸直时,即将重物缓慢放下至原位,同时以鼻将气慢慢呼出(注意不要呼气过猛过快)。如此将重物一提一降为一次,每日寅、卯二时起练,每日练至精疲力尽为止(一般不能少于36次)。共练习18天,不可间断,断则气散,应重头再练。


正常效应:扎桶口一个星期内,可出现全身发胀,肌肉酸痛,盛乏无力,双眼球巩膜充血发红,食欲下降的现象。练到第二个星期之后,上述现象逐渐减轻,全身气力大增,举手投足均感到力量十分充沛,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注意事项:


1.练功前不能进食。

2.除了久忍的大小便需要排除外,一般练功前不能解大小便。

3.炸桶子(即俗称“闪腰”)是练习扎桶口中比较常见而又是最为严重的“偏差”现象。故此,练功时除了扎紧护腰用的腰带之外,特别要注意在提起重物时必须集中精神,双腿扎好马步,臀部一定要内收,上身要尽量挺直,腰部要稳实地下塌,切忌掀臀曲腰和上身过于前俯。

4,练功期间绝对禁止性生活,以防元阳走泄,影响功效。


四、敲桶子(又称“丹田排打功”)


(一)揉摩


在练习排打腹部之前,先用手掌揉按腹部一星期后再行排打。揉按祛与“添火功”方法相同。


(二)罗汉抱肚


身正直,双脚横开与肩同宽,双手抱举于两侧腰际,拳心向上;舌头紧舐上腭,两眼怒视前方。采用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用嘴尽量呼出一大口气,然后以鼻吸气,收腹,提睾,气力上顶百会,在吸气的同时,两手猛然上提至双侧耳旁,拳心向后,拳眼分向左右,双足尖踮起,然后身体迅速蹲成骑马桩,双拳变掌,以掌侧向下撞击小腹丹田处,同时“嘿”地发喊一声,紧缩肛门,气从神阙进发而出,并鼓腹抵抗双掌的击打。先从丹田开始排打,然后再向四周外展排打至全腹,继之以掌侧换为拳面排打,最后易为举轮排打,直至以拳猛力击打腹部的任何部位均无疼痛惑时,则改为用木棍排打。


(三)大圣挥棒


一般以一手持木棍由轻至重,从慢到快(仅稍快些,不可太快)地击打腹部,击打方法与罗汉抱肚一势相同。按《易筋经》中的说法,排打的木棍以“降真香木为最佳,文楠紫檀木次之,花梨木又次之。杆长六寸,中径五分,头圆尾尖即为合适”。在用木棍以50公斤左右的力量击打腹部的任何部位而不觉疼痛时,即用一手抓红砖一块,用力击打丹田,直至将红砖敲碎而不觉腹痛时,则最后易为铁砂袋(缝制成长条形状)及铁棍敲打亦不觉疼痛时,再按上述方法排打两侧胁部及胸部、腰部、背部。排打腰背部的时候,则需要请教老师及有经验的武术气功师耕助排打方可。直至将整个躯干部(胸、背、腰、腹)锤炼得不畏拳棍击打,硬如铜浇铁铸般坚实,至此,铁肚桶子功大功告成。


拳本无法, 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武术没有门派,没有界限。练武是思考,是自我反省,以武入哲。武者,并非以何为战,而是为何而战?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