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班级“性格”的形成和塑造

 广东黄汉光 2018-03-17


“性格”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很难准确地把握,想要把握班级的“性格”,可以用几个词语来表示,比如勤奋、文明、严谨、积极、团结、诚实、整洁,还有懒散、冷漠、自私、浮躁、敏感、脆弱等等。这些词语是对班级的描述,就像一个团队,每个团队的带头人带出来的团队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甚至是灵活机智。本人觉得我带出来的班级也像一个团队一样,好的老师就是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可以影响班级拥有自己的性格,团结奋进的性格,吃苦耐劳的性格,坚持不懈的性格……

了解学生是形成良好班级性格的基础

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有差异的,也就造成了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性格,然而班级的性格又是由学生性格决定的,如果多数学生活泼热情,那这个班级性格表现得活泼热情,但如果大多数学生比较内向,那这个班级就表现得安静内敛,所以要培养好的班级性格首先要了解班级内所有的学生的性格。

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言论和教师严格地以身作则是形成班级性格的风向标

性格习惯的养成只是靠引导和培养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奏效,因为人的意识是很难转变的,然而急于求成多数会适得其反,矫枉过正。每个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是教育和生活环境,在刚刚入校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的不良习惯。

比如有些同学对朋友不够友善性格比较孤立;以前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个人猜忌严重缺乏包容心;父母宠溺从而带来的娇气易怒,歧视他人。一般而言拥有相似家庭环境的学生容易结伴而行,但总有个别学生只会挑别人的缺点甚至是痛点,以此来换取一些幸灾乐祸。

这些性格等方面的缺陷并不是表现在表面甚至会隐藏得很深,可能学生自己都不曾发现,所以要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最好的良药就是教师严格地以身作则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便是积极健康的班级言论。在班集体中建立起大家都认可的积极的价值观念,班级成员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性格,这样一些缺陷的性格才能逐渐被弥补甚至是替代。

首先是对真善美的大力弘扬,再加上不停的思想教育工作,最近加以严格制度化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固然咱们的任课教师也是我们的主力军,行为规范,培养习惯,抓典型,树立榜样,形成醇正的班级氛围,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优美的环境当中,辅导员要以激励表彰的方式来保证优秀性格的完整延续。

每个人形成的习惯、性格乃至思想品质绝非是几日能改变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最好的“药方”便是时间。尤其对辅导员来说,最需要的是耐心。良好的班级性格是需要辅导员有灵活的角色转换意识,在与班级学生的相处中,辅导员要有自己的尊严和威信,但也要与学生保持交流,与学生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一定要相信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一个班级的性格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性格,也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命运,在经过时间的打磨之后,会形成一个气质突出,性格独特的班级。

教师的言行示范是班级性格形成的关键

学生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辅导员,首先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模仿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渐渐地向辅导员的性格靠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导员的性格会影响到班级性格,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会是一味地放纵,是在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从而形成优秀的班级性格。

教师也是平常人,同样也有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但这些错误不止来自于教学的还有生活方面的。先是教学方面,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了解领域有限,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在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搪塞或者是蒙混过关,应该以身作则坦然面对,以本人的经验,你在学生面前越真诚就会越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再者是教师在生活方面受到了委屈挫折,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怨天尤人,萎靡不振。身正为师,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展示自己的愈挫愈勇,迎难而上的坚强品质,而这样两种表现更是会对学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的行为示范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圭表,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考试周刊》2017年第87期 彭艳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