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孟子学说话

 我DeShuWu 2018-03-17

——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

用孟子自己的话说:“我知言。”说这句话的孟子是很自信的,他能找出过分言辞的偏差,能指出错误言辞的漏洞。通过对选修课本《孟子》一章中《民为贵》这一章节的学习,发现孟子所言不虚。

除了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主翻译外,我提出了三个方向供学生思考,孟子的“知言”(会说话)主要体现在善用譬喻、注重对象、循循善诱上,这三个方向又分别涉及孟子说话的方法、针对性和态度。请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三个特点的语句并做简单分析,如果能找到其他的方面,也请概括出来并做出分析。学生整理结果如下。

一.譬喻生动,取材广泛。

譬喻就是运用打比方、作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道理,孟子的譬喻信手拈来且取材广泛,放在说理中毫无违和感,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入了他的“套”,进而无力反驳。“民贵君亲”是孟子的核心思想,在论述这个道理的时候,孟子先后用了“水之就下,兽之走圹”(水往低处流,野兽在平原活动)来说明“民之归仁”(百姓归附仁君)的理所应当;用“獭为渊驱鱼,鹯为丛驱爵”(水獭追赶鱼类,把鱼类赶到了深水里,老鹰捕捉鸟类,把鸟类赶到了丛林)来说明“桀纣为汤武驱民”(以夏桀和商纣为代表的暴君奴役人民,把百姓赶到了以商汤和周武王为代表的仁君这里)的顺应天理;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来说明平时无所作为的昏君不施仁政,临时抱佛脚也于事无补的客观事实。这些譬喻生动形象又极具代表性,学生在讲解的时候对本体和喻体做了详细的分析,能体会譬喻这种手法的运用效果。

二.注重对象,定位精准。

选文中第二则和第四则分别是孟子和齐宣王、万章(孟子的学生)的对话,学生抓住两者的身份分析对话的内容,发现孟子对不同身份的对象谈话时,态度和内容都有差别。

齐宣王的问题敏感而尖锐,他就历史上朝代更替的问题进行发问,最终落实在“臣弑君,可乎”这个问题上,学生们感觉到,作为王侯,齐宣王提出这个问题别有深意,一则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争夺土地和人民,发动战争,都是为了争夺霸权,而周王室名存实亡,齐宣王或许也心存此念,但还有所顾忌,故有此问。二则齐宣王身为一国国君,也担心自己的臣下有不轨之心,故来发问。孟子面对这刁钻问题,回答得堪称完美,他回避了“君”与“臣”的概念,而把重点放在“仁”与“不仁”的区别上,劝说齐宣王要施行仁政,甚至还有一点劝谏和警告的语气,回避问题的锋芒又能把自己的理论无声的渗透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孟子的说话技巧可谓娴熟。而与万章的对话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耐心细致的老师形象,他侧重于对学生传授知识而非论辩,面对学生的追问,不急不慢,告诉学生答案的同时又给学生新的启发,学生思考得越积极,对问题的理解越深入。在理论讲解完毕之后,孔子仍旧运用了擅长的譬喻,举例“尧和舜”“舜和尧之子”说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道理。

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在对弟子万章的教导中,孟子的耐心、细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师生之间的五组对话整理梗概如下:

万章:天子与天下?——孟子:否。(观点)

万章:舜有天下,谁与?——孟子:天与之(观点)

万章:天谆谆然命乎?——孟子:天不言,以行事告。(观点)

万章:如何以行事告?——孟子:尧荐舜(举例)

万章:天受之民受之,何如?——孟子:舜避尧之子(举例)

在整理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孟子的教学艺术,在陈述观点的同事,引用譬喻帮助学生理解,回答学生的问题时详略有当,给学生“留白”,又让学生拥有思考的余地,层层推进,不断深入,最终落实到道理的阐发上。作为孟子学生的万章,在明道学礼的同时,或许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三个班的教学都遵照这种模式,教学时间一节课,处理作业一节课,效果良好。十班的王云飞同学又指出了“善用对比,增强效果”也可以作为孟子说话的技巧,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度阐发。在班级与班级的比较时,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提出问题时换一种表述方式,学生的反映天壤之别,细细想来,没有很快做出反应的班级并不是不会回答,而是没有理解我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个“揣摩命题人意图”过程,而对我们教学者来说,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对问题表述得越清晰,学生就越容易抓住提问的意图,也就更容易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