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汗证的临床辨证思路

 跟我一起来学习 2018-03-17
汗的形成与相关脏腑关于汗证,古之论述甚详。《素问》云:“阳加之于阴为之汗”,简明概括地阐述了汗出的机制。汗液属于津的范畴,《血证论》说:“汗者,气分之水也。”经又云:“汗出涔涔,是谓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医宗必读》言:“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
一、汗的形成与相关脏腑
关于汗证,古之论述甚详。《素问》云:“阳加之于阴为之汗”,简明概括地阐述了汗出的机制。汗液属于津的范畴,《血证论》说:“汗者,气分之水也。”经又云:“汗出涔涔,是谓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医宗必读》言:“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由古之论述得知:汗液是津液在阳气的蒸化作用下,由玄府而出,分布于全身体表,起到濡润皮肤,调和营卫,调节体温的作用,且与五脏相关,于心和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二、汗的生理与病理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故平人于体力劳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汗出,属于正常汗出。夕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亦属于正常的范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当汗出不汗出,不当汗出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均属病汗,病汗的有无,多与外邪的侵袭和正气的亏虚关系密切。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冷庐医话》论述到自汗不第属于阳虚,盗汗不第属于阴虚。《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三、汗证的辨证方法及应用
汗出的形式多种多样,辨证方法也较为丰富,包括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脏腑辨证等。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适用于所有的汗证辨证。但其辨证的方法较为普遍,不具有特殊性。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的辨证方法,很多人认为适用于伤寒的辨证。如林佩琴《类证治裁》中言到:“水结胸无大热,汗出于头额。少阳挟热,可为盗汗,或腋汗,胁汗。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胃腑热蒸,手足有汗。或热入血室,亦为头汗。”
温病汗出,多以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主。
气血辨证的实用性很强,但多需要结合脏腑辨证辨证起来才会更加精准。如自汗者,很多属于表阳虚的,属于心气,肺气虚,脾气虚,以哪一个为主,还需要细辨。盗汗者,属于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也需要分清,如此,治疗起来更加对症,准确。
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多紧密结合,但有时又可分开而论。《内经》言:“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此是五脏汗出,可以脏腑辨证指导治疗。
四、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汗出以及治疗大法
一、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辨证分型及治疗如下:
、营卫不和自汗:临床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周身酸楚等。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腠理开泄而汗出。以桂枝汤治之。
、风热自汗:临床见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额有小汗,咽红而干,干咳无痰等症状。多属温邪袭表,卫气郁阻,腠理开合失常,故无汗或少汗不畅。以银翘散治之。
、风湿自汗 临床见汗出身重,恶风发热,身肿酸虚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有时亦可见汗出沾衣,色如黄柏等症状,其为风湿化热,此类均为风湿自汗。风为阳邪使腠理开泄而汗出,湿为阴邪滞着而阻碍气血运行,风湿相合侵袭人体,可致周身关节肿胀酸痛。若临床见自汗,恶风,声音重浊,身重体倦,口淡无味,腰酸腿软无力,无恶寒发热,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缓或沉濡等症状是伤湿自汗,是湿邪阻遏,阻于三焦,脾胃受湿所致。以术附汤或防己黄芪汤治之。如风湿热者,属黄汗者,可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
、湿温自汗 临床表现为阵阵热汗外出,出汗以头面为多,身热不扬,身体困重,口腻作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多由湿蒸热郁不解导致。湿热蕴郁,无处宣泄,故阵阵热汗外出,初期湿热在上焦,故出汗以头面为多。以三仁汤加减治之。
、暑热暑湿自汗 暑季见遍体汗出,身热,心烦口渴,头晕胀痛等症状,是因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最易致汗出而伤津耗气;暑多夹湿,湿浊中阻,暑热郁伏于内,热蒸湿动。热郁于内,暑热上蒸而遍体汗出。可以新加香薷饮加减治之。
、内热自汗 临床见汗出而蒸蒸发热,面赤烘热;或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症状,为胃肠有热,里热蒸腾,迫津外泄。《伤寒论》的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可见自汗出;阳明经证大汗出,阳明腑证手足戢然汗出。如《伤寒论》的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若见汗出,面赤,心烦,口干,便秘,是由于内热熏蒸、阳盛阴虚、营阴不守、卫外不固,引起的阳盛阴虚自汗。若阵阵汗出,多见于头面、胸前或上身,汗出后自觉烦热,多因肝经郁热夹湿引起。若自汗出,心烦,失眠,为心经有火,内火熏蒸而致。以白虎汤治之。
、瘀热自汗 临床见汗出,局部发热,或午后或夜间发热,肌肤甲错,舌有瘀点或瘀斑等症状,是因瘀血内阻、郁而化热导致。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瘀阻自汗 临床症见自汗,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等症状,为痰阻自汗,是因痰浊内阻、阳气不通而致。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之。
、汗出大汗不止者,属于绝汗者,亦可归于自汗的范畴。可以参附汤加减治疗。
、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劳则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苔可淡,脉细弱。以玉屏风散治之。
、心血不足自汗 临床可见自汗,心悸少寐,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治以归脾汤。
 二、盗汗是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辨证分型及治疗如下:
、心血虚证:临床可见盗汗,心悸,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红,脉细弱。以人参养营汤治之。
、阴虚火旺证:临床症见夜寐盗汗,五心烦热,两颧色红,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
、气阴亏虚证:临床症见盗汗,潮热,五心烦热,肢体倦怠,气短口渴,舌红瘦小,少苔,脉微弱。治疗以生脉散加减治疗。
、淤血盗汗证:临床上可症见盗汗,发热,或午后或夜间发热,肌肤甲错,舌有瘀点或瘀斑等症状,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