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篆,为什么依然惹人们喜爱呢?

 袋袋熊 2018-03-17

龙 冲天一啸云动怒,腾云驾雾万里遥。俯冲只觅不平事,教尔灰飞烟亦消。

马 四蹄挥尘欲腾空,鬃须飘逸昂首嘶。回眸千寻仍为短,梦中万里任驱骑。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书同文”后规范化的文字,小篆的规范化仅仅是秦始皇的一厢情愿,短短的秦朝灭亡后,社会上隶书立即风行。所以,小篆亦如一件尊贵的摆饰,成为秦王朝的一种象征。在小篆的规范进程中,负责具体事务的是当时的丞相李斯,为当时成功的游说之士,以卓著的政见被秦国接纳并委以重任。

小篆毕竟是文字,其虽然并未在社会上真正作为文字大量、广泛地流通过,但其毕竟是秦国规范各国各体的结果,和各体有着千丝万缕的传承与沿袭关系。汉代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不仅是对篆书的更大规模、更广泛的规范整理,其辨正字音、诠释字义,更为后人研究篆书、金文及甲骨文提供了唯一的门径,也为后人了解先秦社会的政治经济及人文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秦以后的汉代,中国书法进入碑刻的全盛期,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大量碑刻的碑额都是以小篆或其变形来展示的。所以,小篆的象征意义一次又一次被转化到无数的碑额之中,无数的碑额借助于小篆的象征性树立起权威的象征性。小篆反而在秦以后获得新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不仅如此,小篆被广泛运用到无数的印信中,并由此发展成另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篆刻。

凤 平生只与龙为伍,挥翅舞尾洒彩霞。娇吟一声寸骨软,胜过雅乐唱春夏。

(大篆)

纵观小篆的发展史,小篆是先秦篆书的最终规范,是很成熟的古文字体系,其规范的根本点是对从甲骨文到金文以及战国时期各种装饰性诫文字所运用的曲线和结构对称性的提炼和净化,也是对整个先秦时代人们审美趋向的总结升华。以李斯为代表,经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的承袭,直至清代金石学背景之下小传得以空前发展。

鹰 苍穹万里任我行,鸟瞰峻峰白云间。燕雀寸目三里地,难量苍鹰心目宽。

小篆的特点有:一、线条匀称。二、将直线转化为曲线。三、将直线和曲线延长到最大限度。四、追求结构的对称性,结构中无法保持对称的,也力求局部对称;无法保持局部对称的,也力求结构的匀称和线条的整齐划一.

鹤 来自九天仙气绕,引吭高歌舞蓬蒿,寒来暑往云为伴,茫茫银河架飞桥。

一千多年以后,清代碑学运动兴起,邓石如、钱坫、赵之谦等书法大家将小篆书法推向历史的高峰,恢宏依旧的是小篆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其中,以邓石如为代表,以小篆时的角度来看,李斯与李阳冰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人称学篆必学二李。

邓石如

孙过庭书谱云:隶贵精而密,篆尚婉而通。

其意思就是说篆书崇尚婉转而通畅的线条。

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书的表现对象是文字,随着历史的演进,即书法线条不再受象形状物的制约,从“描摹具体物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根据文字形音义构造原理,充分展现线条的审美功能和美感因素,也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了书法美所特定的物化形态。

鹰 苍穹万里任我行,鸟瞰峻峰白云间。燕雀寸目三里地,难量苍鹰心目宽。

但作为物化形态的线条并不是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发展运动着的。从繁化到净化、从象形化到符号化、从实用发展到审美,就是这种发展运动的表现。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是殷商时期写在龟甲、兽骨、人骨上的文字,主要是用于占卜、祭祀等活动,可见甲骨文的实用大于审美、功利大于欣赏,但不可否认,在甲骨文的运笔、结构及章法中已孕育了书法美的因素.作为书法美的物化形态的线条,在甲骨文、金文、石鼓、小篆时期,是属于繁化的线条,程度不同地受着“依类象形”的限制。

书家的运笔、结体、造型及整个书法形象、创造意识,得之于客观世界,但又不是具象的对应性写照,取形取态,取势、取理、取意,在具体的书法行为中表现出来。

小篆字形呈纵势,笔画粗细划一,匀圆齐整,排列齐整。用笔圆润而略粗的叫做“玉箸篆”,用笔较细而圆劲挺直的叫做“铁线篆”。

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字形呈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邓石如的小篆也是横平竖直,粗细相同,只是比李斯的整体字形更细窄,整体秀美,笔法婉转流畅,上紧下松.

邓石如篆书欣赏《八闼册》无锡博物馆藏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