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乘月几人归:《春江花月夜》赏读

 袋袋熊 2018-03-18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被闻一多赞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至于这首诗能不能承受起如此高的赞誉,这篇文章暂不讨论。我解读诗歌,多从典故考证和文本细读这两方面入手,对于诗学理论的运用较少,因为读诗是要读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以及文辞运用的技巧,而不是用理论来夸夸其谈。故对于《春江花月夜》,我将从作者和诗歌本身入手,解读这首诗的精当之处和深邃意境。

一、作者介绍

关于《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的介绍可谓少之甚少,翻遍几乎整个唐代的史料仅有两条关于张若虚的记载:①《旧唐书·贺知章传》记载:“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②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可见,当时张若虚的名声于李杜等齐名,但最终无诗文集流传下来,就诗歌在《全唐诗》中也仅留有两首。除《春江花月夜》外,另一首是《代答闺梦还》,可惜这首诗表现平平,和《春江花月夜》差距甚远,若是张若虚仅留下《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他在后人的印象中地位可能更高。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豆瓣上,电影《霸王别姬》的一个短评:“如果拍完这部电影就死去,陈凯歌就不朽了。可惜他后来又拍了不少电影。”(此处应有笑声)

二、《春江花月夜》题解

前几日写了一篇关于《唐诗三百首》的文章,推送之后,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春江花月夜》这么有名的诗没有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里我就顺着这个问题来对《春江花月夜》进行一个题解。《春江花月夜》并不是张若虚首创的诗题,而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最早被收录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清商曲辞》中,《唐书·乐志》记载:“《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其中陈后主便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亡国之君陈叔宝,杜牧《泊秦淮》有著名的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在后世便成了亡国靡靡之音的代表。既然如此,同为李后主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也被视为亡国之音。这时候我们再看一下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的选取标准的第一条:取正不取变。儿童在学诗的时候,由于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诗歌发展史观念,所以在读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到李后主的《春江花月夜》,这种亡国之音和艳丽绮靡的诗风(李后主诗)是不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诗歌观的。故出于这种考虑,孙洙便没有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选入《唐诗三百首》。

三、《春江花月夜》的文本解读

先抛开诗作本身,就题目“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已经美的让人陶醉,仿佛人生间最美好的事物都聚集在了一起。所谓“春江花月夜”,“春”与“花”相关,“月”与“夜”相关,“江”则贯穿始终作为一条明线,“月”为情景融合的核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篇四句点题,其中“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生”极妙。“若用“升”字,仅仅表达明月升起这一线性的运动过程,表达平淡,但“生”字,既有“升起”之意,也融入了诗人的想象力,使之具有生命的活力,把原本寂静的场面给写“活”了。《太平御览·卷四》引《抱朴子》:“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潮淘大。我们现在知道潮汐是由于地月引力造成的,而古人认为潮汐是月之精华,故“潮生”象征着天人之间的交融和生命的活力。开篇四句便可看出作者张若虚对无尽宇宙的思考和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其中后一句用典。梁萧绎《春别应令》:“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这里的“昆明”不是现在的云南昆明,而是汉武帝在长安附近为了练兵而建的昆明池。“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四句从空中到地面,从江水到孤月,从大到小,诗人的目光逐渐移到了那一轮孤月之上,创造出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以上十句描写“江”与“月”的景,“夜”笼罩着“江”,“江”反射着“月”,“月”映照着“夜”,“江天一色无纤尘”一句便可概括,天地浑然一体,纯净无暇。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开始转入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显然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人生在茫茫宇宙发展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正是这种没有问题的疑问最容易感慨,由此也引出张若虚对于人生朴素哲学问题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进一步写出作者对于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思考,自文字与文学诞生以来,描写月亮的文辞数不胜数,千年以来的月永远都是一样,但描写月的人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样还有多少代人会无穷的循环下去呢?显然这种问题是想不出答案的,愈想只会愈加忧愁,于是作者将实现转移到了江水,“但见长江送流水”,希望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能随着江水的无尽流逝找到答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又转入作者对情感的描写。作者虚拟出“游子”和“思妇”这两个形象,在中国文学的意象构建中,“游子”和“思妇”是最易产生离愁感情的。“白云一片去悠悠”暗喻游子在外游荡,“青枫浦上不胜愁”暗喻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边送走爱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对应了上面两句的描写。之后四句从思妇的角度写作者的情感,“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无理而妙”,月光卷不走,拂不掉,把思念转为对月光的“恼”。这种“无理而妙”同样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样被运用的很广泛,最简单的例如“爱你一万年”,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生没有那么长,但是听来却感人至深,没有道理却动人心弦,故所谓“无理而妙”。这里用思妇对月光的“恼”表现出思妇对爱人回归的急切。“此时相望不相闻”四句由动作转向心理,既然听不到你的声音,那就把我的思念托付于月光照耀着您吧。这让我们想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前文作者将自己的思考寄托于无尽的流水,这里思妇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无尽的月光。都是有限的人生,却都寄托着无限的景物。古代讲“鱼雁传书”,一天一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一并运用,表达可思却不可见的情感。

最后六句感情开始逐渐平静,“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一动一静,春光流尽,月亮西落,思考和思念即将随着景物的消逝而结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两句,“碣石”是今河北,“潇湘”是今湖南,作者首用明确的地理方位来表现离人距离之远,思念之切。最后两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重回游子和思妇,照应全文,收束全诗。一切思考与想念都随着西落的月亮消逝不见了,春江花夜月不过是虚幻的梦境罢了。

四、《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与影响

《春江花月夜》一洗六朝宫体诗的浓脂腻粉,在诗歌意境上是一种极大的推动。作者在诗中融入了人生和哲理的探索,与宇宙合一的情思,并将二者融为了一体。诗中“月”为情景融合之物,是诗的核心。月经历了“生出”→“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五种状态,从小范围中代表了作者在这首诗歌中情感的起伏变化,从大范围说则是人间万物随着月的变化而变化。

《春江花月夜》的诗风兼有初唐的铺排赋化和盛唐的深邃阔远。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样,都展现了个体的有限和时空永恒之间的一种关系,从这种虚无、绝望的感情中翻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和自我的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