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雪3123 2018-03-20

  1.5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的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进行处理,分别用百分比、( )形式表示,并给予x?、t检验,如果P<0.05,表示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23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5.7%;参照组23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是73.9%,比较差异明显(x?=4.213,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3.4±1.0)d,结痂时间(6.0±1.5)d,皮损愈合时间(14.8±1.3)d,同参照组患者的(6.1±1.2)d、(9.2±1.9)d、(18.5±1.6)d进行比较,差异明显(t=8.290、6.340、8.607,P<0.05)。
  3.讨论
  一般而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病变,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损伤、皮肤损伤等,可导致出现神经炎性反应。有关研究[4]显示,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能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入侵神经致使神经纤维损伤相关。除此之外,病毒可对患者神经组织造成损伤,致使后根神经节退变、脱水,并致使外周神经细胞及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造成神经纤维轴突纤维化及减少,致使出现炎性病变。
  阿昔洛韦片具有较强的抗毒作用,可对病毒DNA多糖复制予以抑制,进而发挥抗毒作用。维生素B1可预防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乙酰氨基酚片具有镇痛、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甾体激素,可有效影响补体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生成,并抑制炎性反应,加强血管扩张,减轻组织损伤及局部组织充血,抑制体液外渗,从而促进皮损愈合,达到带状疱疹治疗的预期目标,还可以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若机体糖皮质激素水平过高,就会对机体正常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治疗效果。所以,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对使用剂量予以严格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临床研究[5]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
  总而言之,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代莹莹.糖皮质激素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8(16):265-265,266.
  [2] 陈海谊,陈焕高.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8(17):2587-2589.
  [3] 周动机,胡毅强.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7):889-891.
  [4] 李艳伟.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11(22):45-47.
  [5] 孟祥慧,张建波,陈丽丽等.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0):2040-20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