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躁的世界,请了解一下工匠精神

 肖毅冥海 2018-03-20

👆 👆 👆书荒时,别忘了来戳我哦~

▲ 第四届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第二阶段正在火热进行中,点击图片为你喜爱的作家打call吧!



这个世界越来越浮躁了,人心也是。



经济发展越快,高速增长持续的越久,浮躁的范围就越大!已经高速发展了40年的中国现在似乎已经深深的陷入了浮躁的漩涡,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瞬间打破“次元壁”持有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近期关于“区块链”的讨论也在不断升级,甚至有人表示,即使知道这是一个很大几率上的“庞氏骗局”,也要义无反顾的投身进去,成为第一批“割韭菜”的人。

 

快、快、快!这好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标志性特点,好像慢下来你就跟这个社会脱节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聊聊“笨办法”、“慢功夫”和“工匠精神”。



我们先来聊聊“笨办法”,我这里首先拆解一下什么是“笨办法”。笨办法首先是办法,所谓办法就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套路,为什么说是笨办法呢?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办法是笨办法的参照或者说指标只有一个就是叫效率,效率的概念可以有两种,一个与投入产出比有关,一个与时间有关。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如果有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办法,在这样的指标下,笨办法显然就是个坏办法。并且实际上从投入产出比的和经济学的双重目标来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笨办法”很快就会被替代或者淘汰,就如同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一定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流水线一样。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了。虽然大多数人似乎对于能够更快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青睐,但除了时间指标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评价指标需要考量。比如减肥的最好解决方案究竟是抽脂还是健身?可能有人会说这要取决于减肥对象的具体条件,这里我们不做抬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显然健身是更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比较慢,比较难以坚持,但任何人也不能否认,健身这个“笨办法”要比抽脂更容易接受。

 

随着时间被认可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重要性不断被加强,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其实从种子长成一棵树是需要时间的。而以时间作为资源投入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慢功夫。

 

慢功夫比的是耐心、是坚持、是熬。这个熬并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在一个选定的位置持续的做功,人生只关乎两件事,一是选择一是坚持,就算最初选错了,如果你能坚持的足够久,也会殊途同归。



这些又和工匠精神有什么联系呢?

 

是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细致、完美、专注,是将技术上升至艺术的精神。总有人说,机器人、流水线的效率比所谓工匠或者说匠人的效率要高得多,这个笔者并不否认,但是即使是机器人或者流水线,他的生产程序,流程标准也是由人来制定,如果缺乏工匠精神,即使是标准化的流水线和机器人最终产出的也不过是没有美感和品质的标准化产品。

 

并且毕竟这世界上还有太多工作是机械设备甚至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工作,我们不是要回归到手工操作的年代,而是在自动化、流水线和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用笨办法、慢功夫和工匠精神中蕴含的对品质艺术般的追求精神来要求自己,打磨出更精准的流程、更完美的品质和更严格的标准。




究竟如何能够培养工匠精神呢?

 

笔者认为,想要培养工匠精神,第一要务是你的企业要有一个成为长青企业的基本目标,如果你的公司只是想赚些块钱,坑几个投资人的钱来玩一把,或者是期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获取超额的金融收益,我建议还是别把工匠精神的概念硬安到自己企业身上吧。培养工匠精神的第一投入就是时间,如果你的企业无法存续足够久的时长,那么培养工匠精神什么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其次要建立培养工匠精神的企业内部环境,停止口号式的宣传,强化行动,不仅仅从精神层面,更多的从行动标准出发建立工匠精神的内部环境。

 

最后要与时俱进,工匠精神不是拒绝自动化、流水线和人工智能,也不是直接把各种技术提升至艺术的高度和标准,而是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超越领域的应用才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真谛,这就需要读者们自己学习把握了。


作者:(日)阿久津一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