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外给清朝辫子起一外号,只有3个字,却羞于提及

 人众众人 2018-03-21

一提起清朝,很多人都会想到“辫子”。清朝人喜欢绑辫子,还互相攀比谁的辫子好看。可当老外来到中国时,却给清朝辫子起了一个羞于提及的外号——“猪尾巴”(英语写作pigtail)。

清朝猪尾辫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中国就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强调“孝”,专门讲解“孝”的《孝经》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正是因为儒家认为损毁身体发肤等同于不孝,但凡是汉人建立的王朝都不会让百姓剃头。

相应的,非汉人的民族,因为儒家不是主导文化,所以不在乎剃发与否。相反契丹、蒙古、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还特别喜欢剃头。比如契丹人就喜欢一种类似于秃顶的发型,还有一种绑两个大辫子的发型。女真人就喜欢把头剃得几乎精光,然后在后脑勺留两根小辫子,名曰“金钱鼠尾”。

三种辫子的示意图

公元1644年,满清八旗入关。多尔衮为了强化满人的统治,在占领区内颁布了“剃发令”。剃发令就是让平民老百姓把头发剃成满人那般模样,后脑袋留两根如同老鼠尾巴的小辫子。汉人哪里喜欢这种奇怪的发型,况且剃发违背儒家思想,因此剃发令受到汉人的强烈抵抗。为了让汉人服服贴贴,清廷打出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抵抗,渐渐适应了留辫子。不光不反对绑辫子,还比教谁的辫子更好看。有些人为了好看,就将金钱鼠尾的两根辫子,改成了一根粗一点的辫子。这根辫子还不是我们熟知的清朝辫子,而是一个过渡型的辫子,因其外形如同猪尾巴,人们称之为“猪尾”。

剃头匠

巧的是,清朝年间,不少洋人来到通商口岸做生意。这些老外一见到清朝人的辫子,一个个都傻眼了:“中国男人竟然留个细辫子!还这么想猪尾巴!”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一些老外开始试探性地询问当地人“为啥这辫子这么像猪尾巴?”结果当地人一听,立马点头称赞道:“洋大人你说的对啊!这就是猪尾!你咋这么聪明呢?”

老外一听中国人自己都叫自己的辫子为猪尾巴,所以都不再掩饰内心的尴尬,直接称呼清朝人的辫子为“猪尾巴”,借此讽刺调侃清朝人的奇葩发型。“猪尾巴”也变成了一种侮辱性的外号,成了中国人永远羞于提及的国耻!后来不光西方,所有国家都管清朝的辫子叫“猪尾巴”,日本人甚至称呼清朝人为“豚尾奴”。(豚在古汉语里就是猪)

晚清的时候,清朝辫子变成了“牛尾”,也就是众人熟知的清朝发型。当清朝人听说外国人管他们的辫子叫“猪尾巴”时,不仅不会生气,而且还会解释道:“这不是猪尾辫,而是牛尾辫,你们这些洋人怎得如此无知?”清朝灭亡后,这些人还对辫子恋恋不舍,哭着说道:“这辫子是祖宗留下来的!”实在让人无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