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学习] ''''脑脓肿''''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建议收藏)~~~

 zskyteacher 2018-03-21

脑脓肿
病理与临床特点

  脑脓肿(cerebral abscess)是脑实质局限性化脓感染,常为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所致,少数由于真菌、寄生虫感染等。以血源性多见,其次为中耳及鼻窦炎,少数见于外伤、手术后。所谓隐源性感染中可能多为血源性感染。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动静脉瘘、细菌性心内膜炎、糖尿病等为其危险因素。病理学分为早期脑炎期(3~5天)、晚期脑炎期(4~10天)、早期脓肿壁形成期(10~14天)、晚期脓肿壁形成期(14天以后)。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为2:1。临床上最多见的症状为头痛,其次为发热(约50%),其他包括抽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血沉加快、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与形态:血源性者好发于幕上脑实质、灰白质交界区最常见。五官源性者见于邻近鼻窦及颞骨处。病变呈环形;

  ②CT检查:早期脑炎期呈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伴轻度占位效应,有或无轻度斑片状强化。晚期脑炎期病变中央密度减低更明显,增强扫描可见边缘不规则强化。早期脓肿壁形成期隐约可见稍低密度的脓肿壁,血管源性水肿及占位征明显,增强可见清楚的强化环,近皮质侧壁较厚,可能与血供有关。晚期脓肿壁形成期脓肿壁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环壁较厚,脓肿开始收缩,有时为多个脓腔互相连通。水肿及占位效应减轻;

  ③MR检查:早期脑炎期呈边缘模糊的T1等及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轻度斑片状强化。晚期脑炎期病变中央为T1低或等信号、T2/FLAIR高信号,边缘呈T1稍高信号、T2低信号,灶周水肿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早期脓肿壁形成期壁呈T,稍高信号及T2低信号(与胶原纤维增生、出血及顺磁性自由基有关),脓腔为T1低信号(但高于脑脊液)、T2/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环形强化。晚期脓肿壁形成期脓肿壁增厚、脓腔收缩,水肿及占位效应均明显减轻。脓肿壁呈典型三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炎症细胞反应层、胶原纤维层与胶质细胞增生层,T2WI上相应表现为稍高信号、低信号及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厚壁环状强化,近脑室侧较薄。DWI显示脑炎区域及脓腔扩散受限。MRS可见脓腔区域醋酸盐、乳酸、丙氨酸、琥珀酸及丙酮酸等波谱;

  ④内科治疗有效时脓腔缩小、脓肿壁皱缩,但强化环可持续数月。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脑脓肿倾向于呈小环状强化灶(可小于2cm),水肿可不明显;

  ⑤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脑脓肿可进展为室管膜炎及脑膜炎。

简要病史

A

B

C

D

例1,女,21岁。房间隔缺损病人,头痛、高热、呕吐、视物不清1周。


例2,男,54岁。中耳炎病人,头痛、呕吐、发热6天。

例3,男,48岁。脑出血术后剧烈头痛、发热、左侧肢体活动障碍8天。

CT与MRI所见

  例1,T1WI(图1A),左枕叶环形病变(箭),其周围大片低信号,局部脑沟变窄。T2WI(图1B),环壁为分层状稍低信号(箭),病变中心为高信号。DWI(图1C),病变中心为高信号(箭)。增强T1WI(图1D),病变呈厚壁环形强化(箭)。

  例2,冠状位增强T1WI(图2),左颞叶环形强化病变(箭头),内壁光整,邻近脑膜及鼓室强化(箭)。

  例3,增强CT(图3),右基底核-颞叶环形强化(箭)。


最后诊断

均为脑脓肿。


鉴别诊断

  ①脑肿瘤囊变或坏死,壁不规则、厚薄不均,囊变区无扩散受限;

  ②血肿吸收期,MRI显示各时期出血信号,SWI及T2*WI显示低信号;

  ③脱髓鞘疾病,强化环一般不完整,典型者呈马蹄状;

  ④亚急性期脑梗死,多突然发病,病变符合血管分布,MRA及CTA显示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


简要讨论

  典型的脑脓肿影像学上可见与病理演变相对应的4个阶段,其中脓肿壁、脓液的信号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疑难病例应结合功能成像如MRS、DWI等进行鉴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