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申申如也x4y0io 2018-03-21

了解了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再来看田野考古中发掘出土的玉器,不禁豁然开朗!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反山M20局部

以良渚玉器为例,许多良渚文化墓葬的随葬品都如上图所示的那样,大量的玉璧、玉琮、玉钺、玉管等相互叠压。原先每一件玉器的摆放是否都相互独立,不得而知。但地下埋藏环境的复杂和变化,出土时位置关系错综复杂,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承载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浸泡于潮湿的埋藏环境,经过几千年互相挤压,发生形变实属理所当然。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余杭瑶山遗址曾出土一枚玉琮(见上图),咋一看整体不甚规整,会以为是古人“随形就料”所致。但掌握形变的概念后,从多个角度仔细观瞧,即可发现明显的挤压痕迹。其现象与“褶曲”标本相似度极高。

无独有偶,此遗址出土的另一枚玉琮(见下图),整体往一方倾斜,乃至造成玉琮表面纹饰的压缩。这两件玉琮的形变,都属于整体挤压所导致。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除了从整体造型上把握形变,细部形变的痕迹更为普遍,可大致分成以下几类:

1、片状挤压痕迹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3号墓曾出土一枚春秋晚期的蟠虺纹管状玉玦(见上图),其上部边缘处可以明显看到一块被挤压的痕迹。巧的是,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出土的一枚良渚时期的玉镯形器(见下图),其上缘处亦有一块挤压痕迹,与前者如出一辙。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这两处痕迹均属于片状挤压,推测可能是被表面略带弧形的管状或圆柱体之类的物体,长期压迫所致。

地质学中有关形变的知识:以良渚玉器为形变案例

放大视线,出土古玉中的片状挤压痕迹十分普遍。瑶山遗址还出土过一枚六节琮式玉管(见上图),自上而下的第二节凹下去的地方,也属于这种情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