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融运用麻黄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8-03-22



重要小贴士

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药大品种联盟将于2018年3月23-25日在济南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会议。该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与论文撰写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相关阅读:)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文 章 推荐

《三月底,山东见!》

《【满满干货】名医经验总结和论文发表三部曲》

《【重磅】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免费拿》

《如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发表一篇SCI论文?》



⊙作者:张秀妍

⊙编辑:一墨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根茎。其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现将导师马融教授运用麻黄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1
风寒感冒


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六气易从火化,感邪后易从热化,且小儿感受外邪后,易夹痰、夹滞、夹惊,故单纯的风寒表实证并不多见,而多表现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对于此类患儿,导师多选用大青龙汤化裁治疗,方中麻黄多生用,以加强其发汗解表的作用。


2
小儿咳嗽、肺炎喘嗽、哮喘


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为治疗肺气壅遏之咳喘常用药。导师在临床中对于咳嗽、肺炎、哮喘等疾病,常以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的有效化学成分麻黄碱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3
湿疹、荨麻疹


荨麻疹、湿疹均属于皮肤变态反应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脾胃湿热,外受风邪所致。导师在治疗中常以《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治疗。方中麻黄辛微苦,性温,能宣通毛窍,开泄腠理,驱邪外出。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麻黄所含麻黄碱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达到抗过敏作用。


4
遗尿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西医认为部分遗尿患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膀胱与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多见。导师马融教授在临床中,对于以遗尿为主症的患儿,根据患儿不同表现,多以补中益气汤或知柏地黄汤为主方,随证加用麻黄、石菖蒲、补骨脂、桑螵蛸、五味子等药物。对于癫痫或多动症等疾病伴随遗尿患儿,多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以上药物。导师在治疗遗尿的过程中,重视对于麻黄的应用。《素问·经脉别论》中认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见治疗小儿遗尿与调理肺与膀胱两脏功能密不可分。麻黄,辛温发散,入肺、膀胱两经,宣肺通阳化气,使肺气宣通,三焦气化正常,增强膀胱气化与固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神经,是睡眠深度减轻而易于觉醒,同时能增加膀胱括约肌的张力,从而治疗遗尿症。


5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可伴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般认为本病与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有关,治疗多从滋补肝肾或健脾柔肝、化痰宁心入手。导师马融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但其根本在肾。脑为髓海,而髓之生本于肾。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失养,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病理表现,认为本病病机为“肾精亏虚,阴阳失调,阳动有余,阴静不足,脏腑功能失常,致脑髓失养”。据此确立了“益肾填精,宁神益智”治疗大法,临床中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中孔圣枕中丹化裁治疗,配伍紫河车、麻黄、五味子等药物。孔圣枕中丹方中石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能开心孔而利九窍,祛湿除痰;配伍麻黄以宣发肺气,使清阳之气上注于清窍,能通九窍,助石菖蒲醒神开窍。且现代医学治疗儿童多动症,多选择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麻黄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能够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从而达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作用。现举导师病案如下。

 

管某,男,10岁,于2011年7月17日就诊。主诉:注意力不集中3a。现病史:患儿3a前入学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急躁易怒,就诊于“大连儿童医院”,诊断为“多动症”,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未见明显改善。


现症: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急躁易怒,与同学沟通欠佳,学习成绩佳,记忆力好,喜咬铅笔、手指等,寐中盗汗、多梦,大便干。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平。


诊断为:多动症,证属心肾不足。


处方熟地黄20g,山药10g,山茱萸15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15g,石菖蒲15g,生麻黄6g,紫河车10g,生龙齿15g,五味子10g,共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就诊于2011年8月1日,症见:注意力、多动较前改善,入睡困难,多梦、盗汗,纳可,便调。舌淡红,苔少,脉沉,继予上方加远志10g,生黄芪15g,共14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2011年8月15日,症见:注意力明显集中,小动作消失,偶咳,无痰,无鼻塞流涕,纳可,寐安,便调。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平。继予上方加黄连5g,苦杏仁10g,14剂。


后守前方随症加减共治疗2个月余,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等症状基本消失。随访至今,未见上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6
小结


麻黄为临床常用中药,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既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又可宣降肺气以平喘,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临床可用于治疗咳喘、湿疹、小儿遗尿等多种疾病,马融教授在临床运用中将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拓展了其临床运用范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第33卷5月第5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