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奇正书·麻黄本是汤中物,一遇水火便化龙(下)

 雯英的图书馆 2018-03-23

楼主

上回说了大青龙汤,你给我说一下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大青龙汤?

萌新

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湿邪闭表也一样

总之就是不汗出而烦躁

楼主

很对,前一种情况可以概括为“外寒里火”,我问你,如果是“外寒里水”该肿么办?

萌新

额,外寒用麻黄汤。

里水。。。里水。。。

应该加一些温化水饮的药!

楼主

你说说哪些药能温化水饮?

萌新

细辛!干姜!

楼主

老规矩,背一下它们的功效!

萌新

西江月变奏曲·通窍四神药

(白芷,细辛,

苍耳子,辛夷)


鼻渊鼻鼽四神控,

燥湿止带白芷功。

苍耳风湿去,

辛夷鼻窍通。

细辛温肺化饮,

白芷消肿排脓。

祛风止痛三者共,

解表散寒尽相同。

《本草贯珠集·解表药第一》

萌新

散寒温中央,

通脉回阳罡。

化饮温肺脏,

守土赖干姜。

《本草贯珠集·温里药第七》

楼主

很好。

萌新

额,不过,我有个疑问啊,寒邪闭表生郁热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寒邪闭表会出现里有水饮?

楼主

问得好,这正是关键所在。

来,把大对话框拿过来。

这必然是有个前提的,

这个前提就是病人体内

原本就有水饮。

在未受外邪侵袭时,

体内的气血(正气)正在想方设法把水饮降下去,

大家都知道这是肺在通调水道,

最终会把水引向膀胱,

所以肺的肃降作用在此尤为重要。

然而患者大都都是素体已虚,

气血已不足,

肺不能把素饮及时排出。

也就是说身体在尽力降水饮,

然而水饮还没降下去,

外邪却来了。

“边疆告急,哪顾内贼”!

这也证明了“攘外必先安内”是一句屁话

所以气血重新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体表。

降水饮用的气血(正气)少了,

水饮也并非什么等闲之辈,

心下部暂时虚啦,

怎能不乘虚而入,

这就是水寒射肺,

大肆摧残肺的宣降功能,

所以就造成了

“外寒里水”

萌新

搜嘎!

楼主

道理给你解释清楚了,现在我问你,你知道水饮邪气是变动不居的,因为水是流的,所以体内一旦有水邪,就会随着人体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就会随处为患。

额,水邪为患差不多就是这个速度。。。现在我要考验一下你能不能跟上水邪为患的速度

楼主

如果水邪犯胃会出现什么症状?

萌新

水邪犯胃,胃气上逆,会干呕。

楼主

很对,那要是水邪犯肺呢?

萌新

水邪犯肺,肺失宣降,会咳喘。

楼主

内是水邪,外是寒邪,合起来就是水寒,水寒射肺的标志就是白色泡沫痰。

楼主

我继续问。水饮内停,津液不化,不能把水液正常的代谢为津液,所以就津液不足,津液不足会有什么感觉?

萌新

口渴。

楼主

没错,那要是水寒邪气浸渍肠道会咋样?

萌新

下利。

楼主

对,水寒邪气阻滞胸中气机呢?

萌新

额。。。噎得慌。。。

楼主

对,很形象。水邪下流膀胱呢?

萌新

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少腹满。

楼主

答得很好,回到一开始的那个方子,麻黄汤加细辛干姜……

萌新

等等,

这又是麻黄汤又是细辛又是干姜,我光看着它就有种喉咙冒烟的感觉,这能吃吗?

楼主

你这个思路很对啊,哎?不对啊,你今天咋这么聪明?

萌新

因为我关注了“天枢本草”啊!

楼主

怪不得!值得鼓励啊!

咱继续说你这个思路,思路很对,这个方子要是只有这么几个辛温发散东西确实是太火大了,所以要加一些收敛的药进去,比如五味子和白芍,敛肺护营,五味子和白芍的功效我就不难为你了,知道他们是收敛的就行。

萌新

呼,逃过一劫。。。

楼主

但你得清楚一点,虽然用了芍药、五味子可以敛肺、护营,但是这个方子,不能够常吃,因为它毕竟辛温燥烈有余,吃多了容易伤阴动血,记得中病即止,不要赶尽杀绝,最后把自己也绝了。症状缓解后应当用苓桂剂善后,以后再说。

楼主

最后咱看一下这个方子里都有写啥玩意:麻黄9g,芍药9g,干姜3g,五味子3g,甘草6g,桂枝6g,半夏9g,细辛3g。

楼主

与大青龙汤不同,大青龙汤主治外寒里火,而现在这个方子主治外寒里水,所以叫小青龙汤。

系统提示

张仲景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欲去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萌新

额,祖师,第40条说“渴”,第41条说“不渴”,喝了汤又“渴”,到底渴不渴?

张仲景

你懂个啥,把大对话框拿来我给你说说这个理儿。

前一条是因为水饮内停,

津液不化,

不能把水液正常的代谢为津液,

津液不足,

就会口渴。


后一条是因为寒饮内盛,

阳气不运,

不能消水,

口就不会渴。


吃了小青龙汤以后,

“服汤已,口渴”是怎么回事呢,

是由于寒饮得以温化,

津液一时不足,

因为用了阳热药,

阳热药本身有伤津耗液的副作用,

所以有口渴的感觉,

但是这种情况正提示了寒饮将去,

邪气将解。

萌新

妙哉,666。

楼主

好,总结一下小青龙汤,

七个字:

伤寒心下有水气。

楼主

这样一来,伤寒兼证就全部说完了,下回咱谈一谈,额,谈啥呢?下回再说吧。


 

天枢本草


本草贯珠集

天枢伏兔诀

伤寒奇正书

天权养生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